951章 無恥之徒(2 / 2)

外科教父 海與夏 7524 字 9個月前

“我明白,可是從我同學的口裡了解到的情況來看,他話裡話外說這事複雜,容易惹麻煩,不要去攬,而且塵肺不是我們分內的事情。”

孫院長一向比較穩重保守,他極力阻止楊平攬這個麻煩,不管是對醫院還是對楊平個人都不好。

平時夏院長脾氣是霸道,但是他從不搞一言堂,反而非常民主,所以不管是孫院長還是其它的院領導都敢說話,有不同的意見也敢發表。

“我知道,這事肯定少不了麻煩,麻煩就麻煩吧,我來承擔吧。”

夏院長態度堅決。

孫院長無奈地說:“好吧,我們在程序上一定要做足功夫,這事以後少不了追責,我們還是召開一個院委會,到時候真的要追責,我們一起來擔責,怎麼能夠讓一個人承擔呢。”

“也好,我們明天早上就召開院委會商量一下,手術往後推一天。”

夏院長當即決定。

這事就這麼確定下來,楊平送走兩位院長,主管醫生小吳急匆匆地進來彙報:

“溫連峰剛剛喘氣厲害,床旁的胸片顯示氣胸,我剛剛給他做了胸腔閉式引流。”

這是肺部局部有破裂漏氣形成氣胸,在門診的時候,楊平看歐連峰的狀態就不是很好,很可能會出現氣胸,沒想到剛剛入院就發生氣胸,既然已經做胸腔閉式引流,暫時不會有危險,楊平決定到時手術的時候將他的肺破裂的部位進行修複。

楊平看了看電腦上的x片,再去床旁看看歐連峰,目前情況穩定,不影響手術計劃。

小吳一邊處理歐連峰的氣胸,一邊開始開始給歐連峰進行術前檢查,手術的方式是優先使用胸腔鏡,必要時使用開胸,所以這也是一台正兒八經的大手術,但凡有一點其它的辦法,醫生和患者都不會選擇這種極端的方式。

可是目前看來,除此之外,沒有其它任何辦法來給患者證明這就是塵肺,當地的職業病防治所認為必須要工廠的證明才給診斷,而工廠的意思也很明顯,沒有職業病防治的診斷,他不會給賠償,所以患者陷入一個死局。

曹教授抽空也過來看看歐連峰,了解他的病情和楊平計劃什麼時候手術,當得知夏院長堅決表示支持的時候,曹教授心裡也是十分激動,這個患者奔波這麼久,總算可以獲得一個客觀的診斷。

對於歐連峰來說,他現在也是毫無辦法,這是唯一的出路,他看過這麼多醫院,包括最權威的醫院,專家都說考慮塵肺,但是職業病防治所就是不給診斷,他現在已經無路可走,也是抱著孤注一擲、碰碰運氣的想法來到三博醫院,沒想到三博醫院立刻答應收他住院開胸驗肺,這讓他看到了一絲希望。

如果不驗肺,如果不得到塵肺的診斷,他就得不到一分錢的賠償,沒有賠償,他的家庭怎麼過下去,他以前是家裡的頂梁柱,現在因為這個病,能夠活多久都是未知數,至於換肺,他想也不敢想。

歐連峰因為胸口連著閉式引流的管道不是很方便,無法生活自理,鑒於他的特殊情況,護士長給他安排一個護工幫助他。

到了吃晚飯的時候,研究生小吳小吳知道歐連峰經濟困難,他掏錢買了盒飯送過來。

歐連峰十分感激,這個世界上還是好人多,比如那些告訴他這是塵肺的專家,他們隻是沒有資質沒有權限給出診斷,但是從來沒有隱瞞他,有些還給他支招,幫他想辦法。

夏院長跟楊平聊完歐連峰的事情沒多久又打個電話給楊平,告訴楊平一個好消息,省裡準備在郊區批一塊地給三博醫院做動物實驗室,這可是寸土寸金的南都省城,居然省裡答應給地。

其實夏院長根本沒有正式申請,因為他知道這是不可能的,所以乾脆不給省裡的領導添亂,隻是和領導聊天時提了一嘴,沒想到領導居然記著這事,讓夏院長打個正式報告,走正規的審批流程。

至於能不能審批下來,領導也不敢保證,但是領導說,原則上大力支持三博醫院創新性的發展,動物實驗室對醫生,尤其年輕醫生的動手能力提升很有幫助,而且對科研實驗幫助很大,秉著科教興國的戰略,省裡理應提供支持。

夏院長覺得,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三博醫院辦事順水順風,簡直就是心想事成,要是以前這事根本不可能的,現在這種發展形勢,哪還有這麼大一塊地給三博醫院,想都不要想。

歐連峰打電話給妻子報平安,聽妻子說,好幾個工友因為幫助歐連峰被工廠解雇,歐連峰挺內疚的,連累這麼多人,其實這幾個工友也不是幫彆的忙,而是為歐連峰鳴不平,他們跑到廠長辦公室去說理,憑什麼不給歐連峰開證明,廠長一怒之下,把這幾個出頭的工友全部解雇。

其實這幾個工友或多或少也已經染上塵肺,工廠的防護措施根本不達標,可以說根本沒有什麼防護措施,平時工作環境彌漫著大量的粉塵,但是工人所有防護措施隻有一個薄薄的簡易口罩,連n95都不是,因為這樣可以省錢,節約成本。

等到拿到診斷證明,歐連峰覺得還是去找媒體,希望能夠得到媒體的幫助討回一個公道,依靠自己的力量實在太單薄,上次去原來上班的工廠,保安直接不讓進,說不認識他,甚至說他根本沒有在工廠上過班,隻是想訛詐錢財,據說他在工上班的所有記錄已經銷毀。

辛辛苦苦在工廠上班幾年,最後得了塵肺,居然被工廠說不是他們的員工,隻是一個訛詐錢財的潑皮無賴,這口氣歐連峰咽不下去。

研究生小吳跑來看看歐連峰胸腔閉式引流管是否通常,然後陪歐連峰聊幾句,他們這些年輕醫生幾乎全年24小時呆在醫院。

小吳是歐連峰的主管醫生,外科研究所的年輕醫生都是輪流去門診陪老專家坐診,這樣可以跟著老專家學知識,而且可以協助老專家看診,比如幫忙敲敲電腦,打打字,不是每個老專家都能像張宗順教授那樣,把五筆打字打得十分順溜,一分鐘七八十字毫無壓力,什麼王者、吃雞等手遊玩得跟年輕人沒差彆。

有些老專家打字就是一指禪,要是完全靠自己一天看不了多少病人,有了年輕醫生做助手,將時間專注於坐診,不用為電腦煩惱,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所以小吳也是每周輪一天給門診老專家做助手,其餘時間都是在外科研究所的病房上班,歐連峰是他跟診的時候收的,所以歸他管。

剛畢業的醫生都是一腔熱血,同情心爆表,看到什麼都會感觸很大,這是年輕人的共性,對於歐連峰的遭遇,小吳是非常同情,而對於他以前工作的工廠和當地職業病防治所的處理這事的態度,他是義憤填膺。

這個世界怎麼還有這樣的無恥之徒,可以做出這樣的事,良心不痛嗎?

“你這是在寫病曆?”

張林看著電腦上小吳敲出來的一連串無恥之徒問道。

小吳立刻回過神,刪掉打錯的字,可能剛才胡思亂想導致手不聽使喚,良心?有些人根本沒有。,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