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2章 中年人的體檢表(1 / 2)

外科教父 海與夏 6487 字 7個月前

華僑樓跟普通病房的醫療環境完全不是一個檔次,所有病房都是套間,裝修非常考究,既要考慮環保,又要體現豪華。病房餐也是營養與口感兼得,專業的廚師與營養師合作推出精致的病房餐。

這裡的患者,不管是治療還是檢查都優先,隨便做個什麼檢查都有護士一對一陪同,治療方案由醫院最優秀的團隊製定,有時候還可以利用院外會診集合全國的頂尖醫療資源,最最最重要的一點是在這裡可以儘快得到楊平的主刀。

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華僑樓也不是一日建成的,華僑樓今天的規模是在夏院長主導下一擴再擴才有今日的規模。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隨著三博醫院的名氣提升,病人越來越多,華僑的病人樓自然也是越來越多。

華僑樓現在內科、外科、婦產科、骨科幾大病區已經住得滿滿的,其中很多病人來自國外,當然,能夠住這裡的患者,不管是來自國內還是國外,肯定非富即貴,他們跟普通老百姓不一樣,他們在治病的時候從來不會考慮錢的事情。

夏院長很是精通經營,他大力擴充華僑樓,尤其是提高國際友人的就醫比例,然後用華僑樓的收入補貼那些不賺錢的科室,這樣醫院的發展才能保持平衡。

比如兒科,工作量大,收入極低,很多醫院的兒科醫生被迫辭職改行,有的寧願去賣保險也不願意再乾兒科,沒錢,還天天受氣,甚至挨罵挨打。

為了改善兒科這種人才流失的現象,夏院長很早就製定了補貼政策,拿其它科室的錢去補貼兒科,現在有了華僑樓,直接拿華僑樓的錢補貼兒科,兒科醫生護士的收入立刻變得非常友好,這樣從根本上穩住了兒科的人心,然後再推行公平公正的醫患關係處理政策,決不隻要出現糾紛就把錯誤扣在醫生頭上。

華僑樓這邊的私家病房定價很高,高得離譜,當時定價的時候,一個手術動不動就是幾百萬,整個治療費用少則幾百萬,多則幾千萬,大家認為這種定價太荒唐,沒有人會來這裡看病,夏院長是頂著巨大的壓力推行這種“荒唐”的價格。

事實證明夏院長沒有錯,他的價格一點也不荒唐,隻不過將醫療價格與國際接軌而已,即使這種高昂的價格,國內外的富豪毫不在乎,趨之若鶩,即使一個小小的手術,他們也願意支付高昂的費用來三博醫院動刀子。

現在華僑樓又不夠用,夏院長開始琢磨著再次擴大規模,在夏院長眼裡,華僑樓成了三博醫院的最大的經濟來源,所謂開源節流,這可是最大的源頭。

楊平來到華僑樓,小蘇正在產科病區的運動室的跑步機上慢跑,旁邊圍著一大堆人,有醫生、護士、產婦運動指導師等等,有人監測心率等生命體征,有人評估運動的強度和時間,還有人應付隨時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這幾天是預產期,小蘇的肚子已經開始疼痛,但是就不見動靜,醫生說要多動一動,有利於生產。

三博醫院的人事處不僅給小蘇安排在華僑樓待產,而且精挑細選組建一個月嫂團隊協助小蘇,對於這些高規格的待遇,楊平沒有拒絕,能夠為老婆孩子提供好的條件,而且是合法合理的,他是欣然接受。

陪產團的人數遠不至於此,待產的這段時間,各科的護士長是輪番過來看小蘇,給小蘇加油打氣,有的以過來人的身份傳授經驗,讓小蘇不用緊張,本來不緊張,這麼多人關心,搞得心裡還真有點緊張。

蔡護士長乾脆把工作交給科室自己的得力助手,和小蘇媽媽一起來陪小蘇待產,不過這也是人事處的意思,希望蔡護士長可以全程陪同。

安寧集團的董事長寧琪因為經常來外科研究所,所以和是小蘇很熟悉,已經成為好姐妹,她也是抽空過來全程陪同,參與陪產團的還有黃佳才的妹妹黃佳慧,小蘇的閨蜜邱諾,唐菲,張林和小五老婆也執意要來,病房實在不能同時呆這麼多人,再說生孩子勞師動眾,小蘇心裡怪不好意思的。

此時,蘇太太也陪在旁邊,她是護士出身,有她陪伴,楊平心裡也放心,小蘇知道楊平忙:“你就不用擔心我,該忙你的就去忙,下班過來陪陪我就行。”

“那不行,有時間我就過來陪陪你,我還想請產假呢,現在男人不是也有產假嗎?生孩子都是大事。”楊平笑著說。

小蘇不以為然地說:“大多數女人都要生孩子的,這是尋常事,以尋常心對待,不要搞得很隆重似的,現在還沒動靜呢,你該乾嗎去乾嗎。”

楊平要來小蘇的病曆,一個字一個字地看,不管是病程記錄、護理記錄還是各種檢查結果,認認真真地看,看完後才放心。

負責小蘇孕產的是婦產科的陳小喬主任,她在旁邊壓力山大,不僅是她,整個團隊壓力山大,小蘇是楊平的老婆,大家生怕哪裡沒做好,覺得每一步就像擺在放大鏡下。

“楊教授,蘇護士長痛了兩天,要是明天還不生,看能不能人工破膜?”

陳主任問道,陳主任心裡挺為難,誰叫楊平是一個全能大牛呢,在三博醫院,現在除了婦產科楊平沒有去指導手術,其它科室都去過,陳主任不確定這個半神是不是精通婦產科,所以還是問問比較妥當,免得班門弄斧。

助產士站在陳主任旁邊,臉上滿是緊張和焦急,仿佛小蘇的娃娃現在沒有出來,責任全在她身上。

''是呀,明天再不出來,能不能人工破膜?”助產士也小聲地附和。

作為全能的大神,怎麼可能不精通產科呢,即使不精通產科,在小蘇懷孕這段時間,楊平也會努力學習,讓自己成為產科專家。

“這樣吧,我跟我兒子溝通一下,讓他彆折騰媽,早點出來。”

楊平一本真經地說,然後打個手勢,意思小蘇將肚子靠過來,自己要跟兒子商量商量。

旁邊的人一臉的懵逼,真的假的?

楊平用耳朵貼著小蘇的肚子:“兒子呀,你這樣鬨,你媽很辛苦,能不能早點出來?”

“明早九點?九點不行,你要講道理,咱們各退一步,六點,六點出來行不行?行,那就六點。”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