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楊平教授,您好,你的空間導向基因研究非常受歡迎,大家一直認為這是劃時代的成果,它將改變醫學,改變世界,它第一次將人體器官成功離體局部克隆成功,毫不誇張地說,它將迎來器官獨立克隆時代,以後人類器官衰竭的治療將變得廉價而輕而易舉,換器官就像機器換零件一樣正常,而且不存在排斥反應,曾經在一個我的私人沙龍上,幾位諾貝爾醫學與生物獎獲得者提出,他們想跟著我一起去中國參加您的婚禮,他們想見見您這位偉大的醫生,並與之成為朋友。另外,我們這裡有一個難題外心人的病例,他是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布萊恩先生的孫女,可憐的小女孩至今沒有找到合適的主刀醫生,因為沒人敢做這種手術,我沒有經過您的同意,冒昧地向他推薦您,請原諒,附件中有這個病例的資料。”
曼因斯坦教授的朋友,一位諾貝爾醫學與生物獎獲得者,他的孫女已經六歲,是一位外心人患者,她的心臟畸形手術非常複雜,所以直到目前為止,他還沒有為孫女找到合適的醫生,他曾經去美國找過醫生,美國醫生主刀過類似的手術很多,但是看到他的孫女後隻能搖頭,難度比想象的大。
心臟正常的位置應該在胸腔裡,受到以胸廓為支撐的胸腔的保護,但是外心人的心臟卻不在胸腔裡,而在胸腔外,整個心臟與外界隻隔著一層薄薄的皮膚,這與裸露已經沒有區彆,從外麵可以看到心臟的輪廓,甚至心臟表麵的血管輪廓也清晰可見。
這種裸露的心臟,如果發生任何的意外撞擊都是致命的,布萊恩先生一直在努力尋找能夠給孫女主刀手術的醫生,但是一直沒有結果,直到曼因斯坦給他推薦來自中國的楊教授。
附件中是曼因斯坦教授傳來一段視頻,視頻中是外心人小朋友切爾西,她戴著一個碳纖維的硬質胸部護罩,以免在日常生活中露在體外的心臟遭受碰撞,當取下這個護罩之後,掀起衣服,可以清晰地看到隆起搏動心臟,近距離的視頻顯示,心臟與外界隻隔著一層菲薄的皮膚。
楊平從自己的辦公室,站在醫生辦公室門口:“大家沒下班的都過來我這邊來。”
大家不知道什麼事情,全部聚集到主任辦公室,楊平的電腦屏幕上反複播放視頻,大家盯著屏幕希望可以看到每一個細節,夏書是心臟專業的博士,他對這個病例更加有興趣。
“這個是歐洲的一個病例,病例很罕見,手術的難度非常高,而且術後的維護對技術的要求也非常高,大家接觸一下這種病例,這幾天有空查查資料,抽空討論討論。”
楊平跟大家說。
“這是一種心臟畸形,學名是trell五聯征,這種病有五種畸形並存胸骨裂胸骨下段缺損,膈肌前部半月形缺損,心包壁層缺如與腹腔交通,臍上腹壁缺損臍疝,正是這五種畸形的並存才導致心臟隔著皮膚裸露在外麵,手術的難度非常高,手術不僅要矯正畸形,而且要將心臟放回胸腔,而心臟放回胸腔需要考慮懸掛的問題,與之連接的大血管的理順等等問題,如果要一次手術解決問題更難。”
“這是幾型的trell五聯征?”
“一型!五種畸形全部具備。”
“除此之外,伴隨的畸形還有右旋心、右室雙出口、室間隔缺損、房間隔缺損和肺動脈瓣狹窄,治療的難點在於如何矯正心臟的畸形並將心臟複位。”
“我們沒有做過這病例的先例,而且如此複雜的外心人。”
“知道我們的科室為什麼叫做外科研究所嗎?因為所做手術有一部分是研究性的,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我們研究與臨床結合的科室。”
“國內目前開展不多,以前阜外與安貞加起來大概有十多例吧,這麼複雜的我還沒見過,全世界的手術例數也就兩百來例。”
大家對這個病例立刻展開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