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田主任的敬業精神,苗主任很感動,不便多說,帶大家到科室去。
石坡縣人民醫院沒法跟大城市醫院比,但在這一帶絕對遙遙領先。
新住院樓小有氣派,舊樓也裝修改造,煥然一新。院區病人很多,來來往往。
坐電梯到骨科辦公室,很多醫生還沒下班。
有和病人談話的,有正寫病曆的,還有圍著電腦看X片的。
聽說請的教授到了,都想一睹風采,所以特意推遲吃午飯。
“大家都在呀,這三位是從G市三博醫院請來的教授,田教授、宋醫生、楊醫生。”
大家起立,鼓掌歡迎。
苗主任剛介紹時想說宋教授、楊教授的,但看實在太年輕了,所以用醫生稱呼。
“這是我們的醫生辦公室,有點寒酸。”苗主任做出請的姿勢。
田主任象征性地環顧四周,說:“苗主任呀,你們醫院一年一個樣,不僅樓房環境漂亮,醫生也個個生龍活虎,難怪三省的病人都往你們這跑,一看就給人踏實感。”
有資曆老的醫生,以前見過田主任的,過來握手寒暄。
這些醫生暗自打量他們,平時偶爾有請教授過來飛刀,但都沒有這幾個氣場大。
田主任風度翩翩,談吐儒雅,一派讀書人氣質,給人成熟穩重的感覺。
宋子墨高大帥氣,英姿勃發,身上斜背一個單肩包,手裡還幫田主任提著公文包,有點波浪的濃密頭發,帶有點中西合璧的獨特氣質。
楊平也屬於比較養眼耐看的類型,眼神充滿自信,無形中自帶一種氣場。
大醫院的就是不一樣,這些醫生感歎。
“要不到我辦公室坐坐?”苗主任提議。
“沒事,就在這裡,我們先看看片子。”田主任說。
雖然這些片子已經看了無數片,但是過場要走的,這樣人家放心,不然一來就開刀,總有點敷衍的意味。
“小陶,把片子掛上。”田主任叫管床的醫生。
小陶其實不小,看起來比田主任還年齡大,他立刻回話:“主任,已經掛好了。”
閱片燈上已經掛好了幾張片子在等。
田主任走到閱片燈前,苗主任陪著,楊平宋子墨站在左右,其他人圍著。
田主任扶了扶金絲眼鏡說:“嗯,髖臼前柱前壁後柱後壁都骨折了,移位明顯,後方坐骨神經肯定受到擠壓或牽拉,有神經症狀沒有?”
“有,受傷這一側下肢肌力三級。”陶醫生說。
陶醫生,也三十多歲了,頭頂的頭發很稀疏,很快見底。
他看起來比田主任老很多,心裡有點自慚形穢。人家三十幾歲大醫院教授,到處飛刀了,我這還剛晉主治,天天倒晚夜班,想著就心裡五味雜陳。
“髂骨翼和骶骨也骨折了,骶髂關節明顯分離。走,看看病人。”
田主任簡單幾句話,把病情精準概括,不飆英語單詞,不炫高專詞彙,既體現高超水平,又不讓人覺得居高臨下。
陶醫生帶路,苗主任引導,大家一起到病房看病人。
到了病房,聽說教授到了,家屬激動萬分。
病人男性,三十五歲,車禍傷,躺在床上,右下肢打了股骨髁上骨牽引。
床旁幾個家屬,手裡拿公文包的,應該是做主的,年齡比病人稍微大點,黑色襯衣如絲綢般光滑閃亮,看長相應該是病人的兄弟。
拿公文包的男子立刻起身,苗主任介紹:“這是我們請來的田教授,剛到就要看看病人,田教授很忙,費了好大勁才請來的呀。”
男子和田教授握手:“辛苦了,田教授,萬分感激!”
病人自己沒說什麼,左看看,右看看。
“我現在要給你做檢查,如果痛就隨時告訴我。”田主任說話很和氣。
得到病人的同意,田主任將病人衣服拉到胸部以上,暴露腹部胸部,開始查體,非常認真。
之前隻看過片子,這時才見到病人。
這個時候往往可以發現新的信息,片子不能反映的,或者與預判不一致的。
嚴格按照視觸動量的骨科查體順序,從健側到患側,從局部到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