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山,進村,送醫送藥,體檢看病。”田主任說。
“多久?”
“一天時間,一共十個村,都是少數民族聚居地,到時會有鄉村醫生和村乾部全程帶路。”田主任說。
“這個不錯,應該多搞幾天,搞一周。”張林很高興。
田主任白他一眼說:“你是來支邊的,還是度假的?”
“詩和苟且都要,田院長!這叫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張林拿筆在紙上開始勾勾畫畫。
梁胖子問道:“我也去?我去送麻藥?”
“掉腦袋的事就不用你乾了,你去量血壓可以吧,你不是減肥嗎?來回走山路,包你掉五斤肉,行李全包,十斤也不是不可能。”田主任悠閒地說。
待田主任有空閒,楊平找田主任說:“田主任,我這邊有個事向你彙報。”
慢性骨髓炎的病人,楊平之前也簡單彙報過,現在需要詳細彙報,說到硫酸鈣和外固定架,楊平說曾主任想找供應商解決,但是肯定有困難。
田主任想了想說:“他們用得少,人家怎麼會讚助他,虧本是為了以後賺更多,這個我來解決,硫酸鈣大概要多少?”
“起碼得三十克。”楊平預估。
田主任立刻拿起電話:“小林呀,我是田園,我在南橋縣人民醫院有台慈善手術,需要三十克硫酸鈣,我把地址發給你,寄過來,要儘快,急用,晚上就快遞?那就最好。”
掛斷電話,他又撥通一個電話把外固定支架也解決了。
“今晚他們發貨,明天或後天就到,不影響手術吧,不行我讓他們派專車送。”田主任很熱心。
“那不用了,這手術肯定幾天後做。”楊平說。
本來他隻是先彙報,東西不用這麼急,手術做不做還不確定,結果田主任幾分鐘,兩個電話就解決了。
耗材的事情解決,剩下就是確診了,病人的病情是否跟自己的推測一樣,結果沒有出來之前,誰也沒有絕對把握。
解決這個問題,楊平晚上美美的睡了一覺。
又過去一天,上班第三天。
剛剛交完班,還沒有查房,曾主任就接到了檢驗科主任的電話。
“甲狀腺激素,T3,T4,FT3,FT4都增高了,尤其T3和FT3增加較多!甲狀腺功能真亢進!”
曾主任放下電話,語氣興奮,好像他就盼著病人甲狀腺亢進一樣。
如果說影像學檢查是第一個證據。
那麼,第二個證據已經支持自己的判斷。
現在就等第三個證據--細菌培養!這是最重要的證據,如果所取的標本都培養出細菌,前麵的兩個證據自動靠邊站。
細菌培養一般到三到五天才出結果,要有耐心才行。
這個病人不像嚴老師,很快可以診斷清楚,一刀下去,立竿見影,這個單單診斷就是一件麻煩事。
嚴老師現在很好,除了手術切口有輕微疼痛,右下肢以前的麻痛完全消失了,沒有出現擔心的反彈。
查房的時候,他在打電話:“太小了,大一點,還要大一點--”
他兒子去買早餐了,床旁放了一副拐杖,屁股有傷口,不方便坐,反而走更方便。
看楊平進來,立刻喜笑顏開:“昨晚睡了一個好覺,輕鬆呀,太輕鬆了,以前幾片安定跟吃豆子一樣,不管用,昨晚我特意不吃安定,嗨,不知不覺就睡著了,醒來就快八點了,這才是人過的日子。”
中午吃完飯,到醫院的會議室,田主任和盤院長召集大家開了一個小會,就是明天下鄉送健康的活動。
挑了十個村,全是比較偏遠的,少數民族居住地,一個村派兩到三個人,帶著一個醫藥箱,給村民體檢、看病。三博分派到中醫院和婦幼保健院的醫生不用參加。
衛生局會派車將人送到村口,每一個小組有村乾部或鄉乾部全程陪同。
下午大家不要上班,回宿舍準備。
楊平整理背包,看了看手機的天氣預報,這幾天都是晴天,確實比較適合下鄉。
這邊的鄉村是真正的鄉村,水泥馬路隻通到村口,所謂村口,隻是概念上的村口,不是地理上的。
因為他們住戶分布非常分散,進山的路有些完全是懸崖上過去,根本沒辦法修公路進去。
“這大晴天的,你帶雨衣乾什麼?”張林看楊平收拾雨衣。
楊平覺得,天氣預報這東西不是百分之百的,還是帶一件放心。
“未雨綢繆!”
楊平將兩件雨衣折疊好。,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