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最新的紅外線監視設備,領先市場最新的產品至少一代,東京大學附屬醫院與東芝公司合作設計的,目前還在試驗階段,市場上沒有產品。”韓主任解釋。
一個高清的屏幕掛在高橋的麵前,就像楊平平時做關節鏡一樣,麵前掛著一塊屏幕。屏幕上,一個三維數字人體圖形,可以旋轉到任意角度。
圖像上,血管的走向清清楚楚,損傷的部位也一目了然,出血的部位,出血的速度,已經出了多少血,顯示得清清楚楚。
而且,高橋的手術器械在屏幕上也有顯示,高橋根本不用看病人,看著圖像,直接就找到了最優先處理的血管,成功止血。
“這個紅外線監視設備,簡直就是創傷急救的神器,他們已經掌握了很多種紅外線造影劑,你看,這是圖像上的血管顯象,使用了一種獨特的造影劑,這種造影劑可以親血紅蛋白,他們給病人注射這種造影劑,紅外線監視屏幕上,血液的走向清清楚楚,看清楚了,他們的這個影像是實時的、動態的、功能的,不僅反映解剖,還反映功能,你看連流速、出血量、病人的各臟器缺血缺氧程度都有監視,人體生命能夠支撐的時間,他們有一個運算模型,可以依據監視的數據進行運算,做出判斷,指導醫生搶救。”
高橋對這些設備使用非常熟悉,幾乎做到了人機合一,他可以在設備的監視下,幾秒鐘處理一根血管。
創傷外科,如果能夠處理出血的問題,幾乎就已經可以搶救一半的病人了,其它的,肺、心臟、顱腦等生命器官的損傷所致的死亡,隻占另一半。
從視頻判斷,這個病人全身多處大出血,其中鎖骨下動脈斷裂,血管回縮,高橋在監視下,直接把血管鉗伸進傷口,夾住了血管,止住了血。
就這樣,幾秒鐘處理一個出血點,先把出血控製住,然後對這些血管,該吻合的吻合,該結紮的結紮,條理清晰,節奏分明,一台看起來無法搶救的創傷,在他手裡輕而易舉。
看來,對手比想象的要強大,高素質的醫生,加上先進的設備,溝壑似乎無法填平。
“大家也不要有太大壓力,做好我們該做的,這次的直播,差距肯定有的,短時間內不可能拉平,人家是世界一流水平,我們要端正心態,抱著學習的態度,展示出自己的實力。”
在座的,沒有人不同意韓主任的意見,說這話也是無奈。就像你看種一套房子,價值千萬,但你手裡隻有幾萬塊,你隻能說:“努力,以後買下來!”
除此之外,彆無它法,難道高喊:“我一定可以買下它!”地產商就大發慈悲,折後一萬塊賣給你?
事實就是事實,訓練有素的醫生、領先的設備、超前的理念,這不是搞個培訓就可以超越的,但是培訓必須搞,就算有差距,這差距也要差的有尊嚴。
高橋幾秒鐘找到一個大的出血點,楊平都不敢說有這麼快,畢竟,影像學與實際有一定差距,影像學是靜態的,病人的傷情是動態的。
楊平可以利用影像學檢查,在大腦建立一個圖像,指導自己去手術,但是還是有偏差,不可能像他們這樣實時監測。
三博的紅外線導航,操作繁瑣,根本不能對血管進行清晰的造影,更加不可能像他們那樣得出三維的數字人體圖形,全身哪裡受傷,情況怎麼樣,解剖和功能,顯示得清清楚楚。
像高橋這些醫生,在紅外線監視下手術,這種手腦設備三者的配合,已經跟楊平做關節鏡沒有什麼差彆了,可以做到隨心所欲。
看高橋找鎖骨下動脈,直接看著屏幕,大彎鉗就伸進去,夾住了血管斷端,拉出來,另一個斷端也這樣拉出來,然後實行血管吻合,前後不過一兩分鐘。
將全身的出血控製後,人家立刻開始修補損傷的組織和器官,感覺這台手術做得十拿九穩,胸腔和腹腔還是用腔鏡做的。
胸腔鏡和腹腔鏡,雖然和關節鏡同屬腔鏡,但是還是有很大的不同,沒有幾千台的手術經驗,高橋不可能這麼熟練。
楊平對於胸腔鏡和腹腔鏡,目前還沒有接觸過,韓主任心裡明白。
除了高橋文哉,還有一個佐佐木次郎,據說,天賦比高橋更高。,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