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2章 助手(2 / 2)

外科教父 海與夏 7916 字 10個月前

再加一個人負責編製肌腱足夠,平時他們手術也就兩三個人。

今天他們上這麼多,尤其張林小五,純粹找存在感,不上台能叫飛刀。

他們走開,台上就剩下楊平和吳主任了。

“麻煩幫忙牽引一下肢體!”

楊平看著屏幕說。

吳主任一看周圍,楊平身旁就自己了,唯一的助手。

牽引?隻有自己幫忙牽引了。

“哦!”

吳主任看著楊平,楊平的目光已經專注屏幕,根本沒再理會他,吳主任隻好去牽引肢體。

沙灘椅位做肩關節鏡手術,好處就是肢體可以活動,特彆適合這種複雜的重建手術。

缺點就是無法使用牽引架進行牽引,需要一個助手進行徒手牽引,幫助打開關節間隙,這個助手非常辛苦,苦力活。

“吳主任呀,你在這,要全力配合好楊老師,我出去一下。”

謝院長接完電話回來,打個招呼,暫時離場。

鏡子在關節間隙如遊龍一般,探針就像手指的延伸,整個肩關節的內部結構被細致地探查一遍。

手術有一種美的享受,這家夥,水平真是高呀。

吳主任一邊牽引,一邊看楊平的手術。

在人民醫院時,楊平就扶過幾次鏡子,連簡單的關節鏡檢查都沒讓他做過,他怎麼手術這麼熟練。

蘇南晨不是誇他,這真是全國一流水平呀。

吳主任好歹也是主任醫師,工作二三十年,又進修過幾次,臨床經驗還是豐富的,隻不過比上嚴重不足,比下還是略有富餘的。

這小子,短短半年時間,居然水平升到這種地步,三博的韓建功真是厲害。

黃佳慧盯著手術的進程,以準備隨時上耗材。

她現在對產品十分熟悉,比如這一根線,什麼材質,分子式是什麼,幾股編製成的,直徑多少,長度多少,能夠承受多少牛頓的拉力,比說明書上還清楚。

跟這種台,東西開多了,占用器械台的空間,開少了,跟不上節奏。

所以,她要踩著楊平的節奏,一個一個開在台上。

包裝盒等垃圾,會裝進她的環保袋,手術結束全部帶走,她不會在手術室留下一片自己產生的垃圾。

如何開無菌包裝耗材,她也經過嚴格訓練,薄膜從那個部位開撕,盒子怎麼打開,打開後如何做到絕對的安全,保證不被汙染,又能快速地放到器械台上。

檢查完,先肩峰下成形,以解決肩峰撞擊的問題。

不用說話,手一伸,磨鑽到了手裡。

蘇南晨在一旁看,難怪在附一做手術,給了兩個護士還跟不上節奏。

妹妹跟他這種配合的默契,簡直渾然一體。

楊平從上台開始,全程沒有開口要器械,也沒有看器械台。

每次伸手,根本不用說器械的名字,也不用說自己要乾什麼,這邊手打算伸,那邊器械也開始遞了,永遠不會早,也不會晚。

主刀和器械護士的手幾乎同時運動,距離手術台同樣的高度,手和器械如期而遇,點到點,毫厘不差,就像這台手術兩人演練了無數遍。

蘇南晨納悶,小蘇不是在手術室嗎?三博綜合骨科不是獨立的手術室嗎?今天她怎麼也來了。

這兩個人手術配合怎麼會這麼熟練?楊平出來飛刀怎麼會帶她?

很多疑問,隻是沒有開口問,畢竟現在也算是工作的時候。

兩人這種配合,要是放到附一,讓爸爸媽媽看到,會目瞪口呆。

連磨鑽頭的尺寸都不用問,就這麼做下去,每一次不會送錯器械,連尺碼都不會錯,到了極為特殊的步驟,器械也不會出錯。

蘇南晨對這個妹妹真是看不透了,難道兩人天生就——

“拉好一點,不要晃動!”楊平語氣極為嚴肅,不容置疑。

這種主刀的強大氣勢和威嚴,隻有大教授才有。

吳主任再加點力,早餐那點東西快消耗完了。

這活特辛苦,要持續用力,抬胳膊抬腿隻抬那麼幾分鐘,這牽引,主刀沒說停,你就不能鬆手。

“你的肘部放低一點,不要乾擾我的動作。”

吳主任沒領會意思,鬆了一下手,肢體位置立刻改變,屏幕視野移動了一點。

啪!清脆的一聲,探針打了一下手背。

掌骨骨膜密集的痛覺神經立刻起反應,火辣辣的刺痛,一陣一陣,連綿不絕。

“楊老師做手術很認真,我們經常被他打手,我手背都打起繭了。”

宋子墨過來安慰吳主任。

“是嘛!”

吳主任嘴角一抽,僵硬地擠出一絲笑容。

“老吳,你看,肩峰成形的度把握很重要,多了容易造成肩峰骨折,少了不徹底,症狀不能消除。”楊平親切地說,跟剛才打手時判若兩人。

這小子,真的做手術太投入,說打手就打手,這表情真不知道剛才打了自己?

無論怎麼的,這台手術都要堅持完,蔣百成是清醒的呢。

隻是這打手,不僅鑽心的痛,還丟麵子呀。

手術繼續,高難度手術才剛剛開始。

吳主任體力已經有點支撐不住。,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