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卷宗全貌(1 / 2)

下午三點四十分,車輛駛進江城市局,停在了樓前階梯旁邊。

已經有不少人在提前等待了,大部分都是江城刑偵支隊的人,趙啟明就在其中。

站在最前麵的,是葛全山。

省廳派來專案組調查大案,放在古代雖然不至於和欽差差不多,但也必須重視,至少要出來迎接。

更何況方鬆平明確表示,陳益可調動江城一切警務資源,權利還是很大的。

也就是說在本案案結之前,隻要和本案相關的調查工作,全江城都得配合專案組,不得有任何理由拒絕。

陳益等人下車。

“陳組長,歡迎來到江城,一切都已經準備好,隨時可以展開調查工作。”

葛全山上前和陳益握了握手。

陳益客氣道:“葛局您好,初來乍到,希望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可以儘快偵破這個案子。”

“請問哪位是趙隊?”

聞言,趙啟明連忙上前:“陳組長你好,我是趙啟明。”

說話的同時,他忍不住仔細打量陳益,對方看起來比他想象中還要年輕不少,果真如傳言般,陽城出了一個年輕的破案奇才啊,省廳也非常看重。

這麼大的案子交給對方處理,足見信任。

陳益微微一笑:“趙隊,都是自己人,我們就不必客套了,直接看卷宗吧。”

見狀,眾人相互對視一眼,這位年輕的副支隊長,倒真的是雷厲風行。

趙啟明點頭:“沒問題,昨天我們都已經整理好了,沒有任何遺漏。”

“去會議室,還是辦案大廳?”

陳益:“會議室吧,參案人員有缺的嗎?”

趙啟明:“有,死者身份已經確定,我安排偵查人員去走訪了,隨時電話反饋,需要叫回來嗎?”

陳益:“這倒不必,那走吧。”

趙啟明:“好。”

此時葛全山開口:“陳組長,午飯沒有吃吧?我讓餐廳那邊做一點,送到會議室吧。”

“身體是查案本錢,你們可以邊吃邊聊。”

陳益沒有拒絕,點頭道:“行,那就麻煩葛局了。”

葛全山笑道:“既然是自己人,那還客氣什麼。”

簡單聊了兩句後,幾人進了市局,直接來到會議室。

不多時,這裡已經坐滿了警員,每個人手拿小本子,準備記錄會議內容和下一步的偵查工作安排。

“陳組長,卷宗都在這了,你先看看。”

趙啟明抱來一摞文件,放在了陳益麵前。

“好,請各位稍等。”

陳益將卷宗各自分發給何時新他們,彼此交換著開始仔細研讀。

會議室安靜下來,趙啟明他們也不著急,靜靜等待,這個過程需要很久。

期間,餐廳那邊送來了簡單的飯菜,陳益四人邊吃邊看。

隨著時間的推移,陳益對十幾年前的這起連環殺人案,總算是有了一個非常直觀的了解。

作案時間,作案地點,作案方式,受害者職業,人際關係等等。

他沒有第一時間去看最近發生的這起案子,而是從頭開始,從十五年前的第一起命案開始往後梳理。

這麼做可防止先入為主,也有利於直覺上的判斷。

警察辦案不能靠直覺,但卻有著一定的參考性,尤其是對經驗極其豐富的刑警來說。

陳益,有著這樣的經驗,而且大部分情況下,他相信自己的直覺。

直覺不是瞎猜,而是經驗和下意識推斷帶來的結果。

第一名死者,死於十五年前。

姓名孫健力,年齡三十七歲,農民。

第二名死者,死於十四年前。

姓名田有為,四十一歲,職業中學曆史老師。

第三名死者,死於十三年前。

姓名梁武,四十二歲,職業散打培訓教練。

第四名死者,死於十二年前。

姓名黃寶旭,四十三歲,職業診所醫生。

第五名死者,死於十一年前。

姓名姚京,三十八歲,職業某工廠化驗員。

死亡時間倒不是標準的一年,有的間隔三個月,有的間隔六個月以上,平均是一年。

最後,就是十年後的最新受害人,姓名曹宇寧,三十六歲,職業是大學心理學教授。

一共六名死者,死亡方式一樣,職業卻五花八門。

目前所知唯一的共同點,就是性彆相同,年齡勉強相近。

根據調查,十幾年前死的這五個,彼此不存在親戚和朋友關係,甚至連共同好友的都找不到,可以說沒有任何的關聯。

卷宗很長,一個多小時後,陳益合上了文件,習慣性掏出煙盒。

點燃了一根香煙,他轉頭看向趙啟明。

“趙隊長當年……參與了這起案件的調查工作?”

他沒有在卷宗上看到趙啟明的名字,需要問一問。

趙啟明點頭:“是的陳組長,參與了,跟著孔隊調查,這一查就是五六年。”

陳益:“我看卷宗上提到,凶手使用的麻醉劑是醫用麻醉劑,所以孔隊長在調查陷入僵局後,集合所有能集合的警力,對麻醉劑的渠道展開了全麵性排查。”

“除了江城,周邊城市也沒有放過,連陽城也查了,軌跡遍布整個東洲,最終沒有收獲。”

趙啟明:“是的,當時連續幾個月,我們都在外麵跑。”

“麻醉劑受國家嚴格管製,不可能賣給個人,所以孔隊一直想搞清楚凶手到底是怎麼弄到的,就算是偷也應該有記錄。”

“能夠殺害五人的劑量,不小啊。”

陳益沉默了一會,道:“辭職之前,孔隊長的最後懷疑是什麼?”

趙啟明:“醫生。”

“注射器,麻醉劑,都找不到來源,最容易做到這一點的,醫生的可能性極大。”

“陳組長覺得呢?”

陳益視線放在麵前的卷宗上,開口道:“看完卷宗後,我的判斷和孔隊長一致,確實有可能是醫生。”

“但是黃寶旭的人際關係中,所有和醫學相關的朋友,全部排除了嫌疑,對嗎?”

黃寶旭是診所的醫生,這是疑似的突破口,孔漢勇當年並沒有放過,真可以說是能查的都查了。

趙啟明點頭:“對,沒有找到具備作案條件和作案時間的人。”

陳益抽了一口煙,說道:“這次的案子呢,我看天氣預報案發時有小雨,對現場勘查影響大嗎?”

此案剛剛發生,很多東西還沒有整理,他需要直接問。

趙啟明回答:“很小的毛毛雨,連死者臉上的血跡都洗不乾淨,對現場勘查影響不是很大。”

陳益:“凶手怎麼去的案發現場?”

趙啟明道:“案發現場周圍沒有居民區,肯定是開車去的,但在現場隻有腳印沒有發現車轍印,我判斷凶手是把車停在了瀝青路,然後徒步把受害者利用背、扛或者抱的方式,運到了殺人地點。”

“這一點,從現場腳印來回深淺不一,可以作為判斷依據。”

陳益點了點頭:“明白了。”

“看來凶手考慮到了輪胎印可能會暴露車輛信息,很聰明的一個人,然而卻不在意腳印。”

“曹宇寧體重有一百六十斤,瀝青路距離案發現場有一百多米,人力運過去難度不小啊。”

趙啟明開口:“是的,所以我們判斷凶手應該是男性,現場遺留的腳印也是佐證,因為案發現場周圍泥土比較鬆軟,碼數隻能說大概四十三吧。”

陳益:“十幾年前凶手也留下了腳印,碼數四十二,而鬆軟的泥土會讓腳印數據有增大的誤差,所以……這是一個人?”

這個問題讓趙啟明遲疑:“從腳印看是這樣的,但無法百分之百確定,不過凶手的作案手法和十幾年前高度一致,可以認為凶手是一個人的可能性極大。”

“陳組長的意思是,直接並案嗎?”

陳益沒有馬上回答,現在沒有人敢說,這是同一個凶手乾的。

上午在省廳開會的時候,方鬆平也隻表示凶手很有可能是同一個人,但無法確定,唯一能確定的就是兩個案子之間一定有聯係。

模仿作案,也是聯係之一。

派專案組過來,就是要查清這裡麵的聯係,如果是兩個凶手乾的,說不定都能抓到。

此時,還在瀏覽卷宗的何時新看了過來,說道:“六名死者,六麵鏡子,每一個鏡子款式大小都不同,說明關鍵點不在鏡子上,隻要是鏡子就可以。”

“凶手的目的,就是要讓受害者看清楚自己被殺的全過程,這是一種什麼心理呢?”

“說實話,我在其中聞到了憤怒的味道。”

“凶手很生氣吧?有沒有可能是仇殺?不過跟這麼多人有仇,又感覺不太合理,而且中間還隔了十年。”

“十年前的曹宇寧,也就二十幾歲而已。”

陳益:“我同意何副支的話,我也感覺到了。”

“連環殺人案的作案對象都是中年男性,這的確是相當少見,不排除有仇的可能,但孔隊長當年並沒有找到聯係。”

“和這麼多人有仇,怎麼會一點也查不到呢?彼此之間的交集就沒有交叉點的嗎?”

“或者說,凶手和一類人有仇,作案動機來自於心理替代的發泄。”

“如此的話,憤怒的點會是什麼呢?”

“去年我在陽城辦過一起案子,凶手憤怒的點來自於前女友帶來的心理陰影,轉嫁到了受害者身上。”

“這件事,分析受害者的共同點可以得到答案。”

“不過我現在從六名死者身上,暫時看不到任何有效的共同點,若是中年男性的話,範圍可就太大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