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主,你們張家世代都是詩書傳家,舉人進士也出不過不少,是不是你們先帶個頭。”周守池看向一個模樣富態的半百老者。
張家是洪武年間搬到的崞縣,家中出不過少進士和舉人,從一個外來戶,慢慢成為崞縣最大的士紳。
在崞縣,張家的話很多時候要比崞縣縣令的話更管用。
“張家願意出錢出糧,甚至還可以協助官府招募青壯守城。”張家家主開口說道,“可最近年時不好,地裡收成不儘人意,族中人口又多,開銷也大,以至於這幾年族中沒什麼收入,如今縣尊張口就要那麼多,張家實在是拿不出呀!”
在座的其他幾個家主紛紛點頭。
仿佛是在告訴周守池,地主家也沒有餘糧。
周守池撩起眼皮看了眼前這些人一眼。
對於張家家主的話他一個字也不信。
再難過的災年,這些大戶家中也不會缺少糧食吃,反而還會借著災年吃的滿嘴流油。
“縣尊拳拳愛民之心,相信不會逼迫我等良善人家。”張家家主看著周守池說。
巡檢趙興這時候已經不敢說話。
麵對張家這樣的崞縣大族,他這個巡檢可沒有周守池的底氣,對方是一縣之尊,身份地位與他這個不入流的巡檢有著天壤之彆。
若非守城還需要他這個巡檢,恐怕都沒有資格和這些崞縣的大人物同坐一堂。
“張家主打算出多少?”周守池放下手裡的蓋碗。
“銀錢五百兩,糧食三十石。”
張家家主先用手比劃了一個巴掌,又豎起三根手指晃了晃。
“你們呢?”周守池又看向在座的其他幾家。
“一百兩,十石糧食。”
“二百兩,二十石糧食。”
“二百兩,十五石糧食。”
幾個人先後報出了自己願意拿出來用在守城上的錢糧。
“可以。”周守池點頭同意。
而他的話一說完,反倒令在座的幾個人都是一愣,全都沒想到他答應的這麼痛快。
“縣尊若是沒有意見,那我等這就回去準備,早些讓人把錢糧都送來,再怎麼也不能耽誤了守城。”張家家主試探的說。
周守池點點頭,道:“各位回去準備吧!”
在座的這些大戶之間互相對視了一眼,最後還是張家家主率先站起身,說道:“縣尊不反對,我等這便回去抓緊讓人把東西送來。”
“我等也是。”
其他的崞縣大戶也都紛紛起身。
周守池端起了蓋碗,兩個手指夾起了上麵的杯蓋,吹了吹蓋碗中的熱氣,語氣淡淡的說道:“流寇已經到了代州,而且本官聽說流寇沒拿下一處地方,就會給當地百姓分田,尤其是那些大戶,每家損失都不小。”,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