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島上的百姓想要進堡。”
把守堡壘大門的哨官來到孫有明跟前稟報。
“你當本將眼瞎嗎?”孫有明冷眼瞥了一眼麵前的哨官,語氣澹漠的說道,“他們若還認自己是大明的百姓就應該去岸邊處殺虎賊守島,而不是逃到這裡讓本官保護他們。”
聽到這話的哨官遲疑地看著孫有明。
這時候,站在一旁的親兵低聲對他說道:“你隻管守好堡門,沒有將軍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出入堡門,記住,是任何人。”
“屬下明白。”哨官反應過來,躬身行禮告退。
站在堡牆上的孫有明,看著外麵苦苦哀求想要進堡的百姓,眉頭皺了起來。
墩堡修建時就是按照軍堡樣式修建,根本容納不了太多人。
不僅如此,墩堡外麵的百姓越聚越多,還有更多的百姓從遠處源源不斷趕過來。
島岸邊已經有虎賊的船隻靠岸,虎賊的兵馬已經登島。
一旦打開堡門放外麵的百姓進堡,很可能百姓還沒有全部進入墩堡,虎賊的兵馬已經殺到了。
想到這裡,他心一狠,嘴裡說道:“朝下麵放箭,驅離墩堡外麵的百姓。”
“將軍,真的要放箭驅趕?”有親兵不忍心的說。
東江鎮各將領身邊的親兵多是遼東出身,堡外的百姓對於親兵來說,都是遭受了苦難的鄉裡鄉親。
不忍心用手裡的兵刃欺負已經很不幸的遼東百姓。
“怎麼?本將的話都不管用了嗎?”孫有明瞪了說話的親兵一眼,又道,“立刻讓人放箭。”
親兵這次也不敢耽擱。
勸說一次是念在鄉親的份上,可他也不會為了鄉親丟了自己親兵的身份。
“將軍命令放箭驅趕外麵的百姓,不要讓百姓靠近堡門,儘量不要傷到百姓。”親兵對堡牆上的弓箭手說,最後又不忍心的多叮囑了一句。
堡牆上的十幾個弓箭手裝上羽箭,拉開手中的長弓,心中雖然不忍,但不會為了這些百姓違抗將軍的命令。
很快,一支支箭失被射了出去。
哪怕堡牆上的弓箭手儘量不往人身上射,可外麵的人實在太多,還是有近半箭失射中在百姓身上。
其中一名百姓當場被射殺。
百姓也明白趨利避害的道理,墩堡裡一射箭,身邊又出現了死傷,害怕自己成為下一個被射殺的對象,紛紛往遠離墩堡的地方退去。
不過,島上最安全的地方就是墩堡這裡,所以百姓雖然離開了堡門處,卻沒有退太遠,而是聚在不遠處的地方繼續哀求墩堡內的守兵。
堡牆上的孫有明見到百姓遠離了堡門,便不再管了,隻要不耽誤堡中的士卒守衛墩堡就好。
時間這麼一耽誤,最先登岸的虎字旗戰兵已經出現在距離島上墩堡一兩裡外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