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決定像大金借兵,對虎字旗這邊提出的條件沒有過分揪著不放。
虎字旗這邊提出的錢糧也很快被朝鮮送了過來。
鄭潮收到錢糧後,直接從朝鮮的王京退兵,沿著泥河往退往入海口處的江華島。
前幾年朝鮮與大金在江華島上訂立了盟約,江華島由都護府升為了留守府,島上最高的官員是江華島留守。
同時,江華島也成為了朝鮮的陪都之一,開始大興土木。
鄭潮帶著幾名傳旨的朝鮮官來到江華島後,由傳旨的朝鮮官員傳達了朝鮮王的旨意,然後接管了留守府,並驅離所有江華島島上的官員。
對於生活在江華島上的普通民眾,卻沒有驅趕。
不過,島上的朝鮮百姓對於虎字旗大軍的到來,十分的恐慌,但想要離開江華島需要有船才行,絕大部分百姓想離開島都做不到。
為了穩定島上百姓的情緒,鄭潮從濟州島派過來一些朝鮮人,對江華島上的百姓進行安撫和對虎字旗政策的宣傳。
想要徹底把江華島變成和濟州島一樣,讓生活在島上的百姓從害怕虎字旗變成支持虎字旗,需要時間來讓島上的百姓看到虎字旗帶來的好處。
就在虎字旗開始對江華島進行開發管理的時候,已經回到濟州島的鄭潮收到了一分關於大金出兵朝鮮的密報。
密報是通過旅順從海上傳遞過來。
當他收到密報的時候,大金的大軍已經跨過鎮江進入朝鮮國土。
這一次大金出兵朝鮮,是為了緩解內部的壓力和矛盾,就像曾經搶掠明國一樣,對朝鮮進行搶掠。
為了防止被大金摟草打兔子,鄭潮派出了一支水師艦隊開往江華島,兵王島上又增加了一個戰兵營的兵力。
至於朝鮮其他地方會怎麼樣,那是朝鮮自己的問題,而江華島既然已經暫時歸屬虎字旗,那就受到虎字旗的保護。
大金的大軍進入朝鮮境內後,就像是脫韁的野馬,發揮出了自身的特色,每到一處地方就搶一下,丁口也都搜集起來集中看押,而那些年輕的朝鮮女子也都成為了軍中的樂器。
“主子,朝鮮使者在外求見。”一名白甲兵來到濟爾哈朗的這裡稟報。
除了濟爾哈朗外,豪格和揚古利等人也都在這裡,其中還有一位漢將祖大樂。
祖大樂是祖大壽的堂弟,也是遼東的明軍將領之一。
皇太極為了分化了拉攏祖大壽麾下的這些將領,這一次攻打朝鮮,他專門把祖大樂加入了進來,並且帶來的漢軍除了漢八旗之外,還有一支屬於祖大壽麾下並且沒有歸入漢八旗編製的漢軍。
之所以大金還留有祖大壽這一支漢兵存在,並非皇太極不想把這支漢軍納入漢八旗,而是祖大壽不願意自家的兵馬變成八旗兵,從而失去對軍隊的指揮權。
外有虎字旗這個強敵,祖大壽的這支漢軍對大金來說是一支重要的軍事力量,皇太極不得不捏著鼻子保留了祖大壽麾下的這支漢軍存在。
“這個姓樸的過來,恐怕是為了大軍在進入朝鮮後收集物資和丁口的事情而來。”濟爾哈朗對屋中的幾個人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