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前和後(2 / 2)

象棋俗人 熱情與痛苦 4995 字 2024-04-19

祈老師的棋中規中矩,始終帶著一股書卷氣。

這股書卷氣,讓他象棋下限很低,但同樣也讓他的棋上限不高,但教學生足夠了。

反觀馬老師,他是野路子出生,他的棋下的極其沒有觀賞性,但他總能贏。

他老說他的棋,叫反手棋。

何為反手棋,就是彆人以為他會跳馬,他卻走炮,彆人以為他會走卒,他偏要上車。

當然他的反手棋是依據於他強大的大局觀以及獨特的思維能力才能保持著“出乎意料”。

若是沒有強大的大局觀和獨特的思維能力,那馬老師的“出乎意料”隻能變成“始料未及”。

楊錚也很喜歡馬老師和祈老師。

因為他能從這兩位老師身上學到很多棋呆子還有王起身上沒有的東西。

他大概從祈老師身上學到了前,也從馬老師身上學到了後。

前與後是一對反義詞。

同樣前與後是方向詞。

一個傳統的,帶著書卷氣的老師,自然是教導普通學生為何這一輩子都要去向前看。

一個桀驁不馴,卻富有創意的老師,在教學生如何去向前看的同時,他大概也會讓學生往後看,也往左右去看。

因為,路其實不止隻有一條。

路可以因為人的方向不同,而有著很多條。

但無論是向前向後,又或是向左向右。

人生的終點又卻是一樣的。

……

南方棋社好像在李三思褪去之後,就毫無動靜。

但瘦死的駱駝始終還是比馬大,在各種廣告的狂轟亂炸下,慕名而來的學生家長反而比以前的還要多。

南方棋社也從本部調來了幾個高手重新坐鎮著棋社,其中還聽說有一位知名的象棋大師。

但令人沒想到的是,那位象棋大師,自從來到北方後,就閉門不出,絲毫沒有想幫之前的李三思報仇的想法。

他大概也不會去報仇,因為李三思始終在他們這些“正統出生”的人眼裡隻是個“雜耍者”,哪怕他是被媒體承認的“棋王”,這些正統的棋手仍然看不起他。

楊錚其實也一樣,對於這個二十九歲,幾乎一輩子無望成為職業棋手的年輕人。他的棋力就算在高,他也基本不會阻礙著南方棋社的發展。

在這個等級甚至說是地位森嚴的象棋棋壇乃至世界,資格這兩個字,往往貫穿了一個棋手的一生。

有時真不怪李三思會對著楊錚說出資格這兩個字。

因為,他也是資格犧牲的產物之一。

不過,他現在卻解脫了。

因為楊錚在贏下他的那一刻,徹底磨礪出他手中一直遲鈍的寶劍。

他自然也會握著這把大器晚成的寶劍,重新去開始自己的新生活。

但,他的新生活,真的會如他所願嗎?

大概不會吧。

因為街頭永遠不會擺著神鹿象棋的棋盤。

但他卻仍然握著劍,一步步去找尋著他腳下路的儘頭。,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