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成與敗(2 / 2)

象棋俗人 熱情與痛苦 4378 字 2024-04-19

一旁被指點的老人望著這麼可愛的小道童,也沒有因為他的指指點點流露出半分不滿,他笑嗬嗬地按照小道童的指點,在棋盤上落著子。

楊錚聽著小道童對老人的指點,他頗有些吃驚。

因為小道童雖然不懂太多的象棋術語,但他的棋力可不低,每次他指導老人落子時,都能巧妙的避開楊錚靜心設下的陷阱。

他甚至能在己方劣勢的情況下,還有著勇氣去棄子求生。

不過他到了最後還是因為年紀太小的原因,被楊錚這個身經千戰的大人用不對等的棋力所碾壓。

但他輸棋之後,不但不餒不惱,反而還認真的總結自己輸棋原因,惹得一旁老人和楊錚露出了讚許的微笑。

楊錚看著這個小大人,他也好奇那道士的棋力,正當他準備向那位道士約棋時,卻發現那位道士早就交上了名家費,主動挑戰著那兩位棋展棋力最強的象棋大師。

……

鬼手張老原本看他一身道袍,加之年輕,落子之間有些許謙讓。

但在幾手之後,鬼手張老卻板著臉忍不住使出了他全部的實力與道士對弈。

反觀於道士,因為紅子先手加上張老前幾步的謙讓,他的棋越下越順。幾手後的又幾手,他的馬炮車就兵臨城下,讓張老無從下手。

但這位道士卻沒有喊出了將軍二字,他放下了可以決定勝負的棋子後,又碎碎叨的念出了一首詩。

“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這首詩是唐代劉禹錫《酬樂天詠老見示》,算是一首冷門的詩,也不知為何道士要在張老麵前念叨著這首詩,隻知道張老聽到這首詩後,恍惚了半天,他望著道士想說什麼,最後卻隻化作了“甘拜下風”這四個字。

道士下贏了張老,他又輕輕走到一旁目瞪口呆的鵬飛麵前,他提議自己也要和鵬飛下一盤棋。

鵬飛自然沒有理由拒絕,隻是,他沒有像張老那般輕敵,他從開局就拿出了自己全部實力。

雖然鵬飛是先手,也師從家族專研數代可以說是當今最完美版本的《梅花泉》,但他縱使有萬般變化,在這座小小的棋盤上卻隻能化為了一種變化。

那種變化就是輸贏的變化。

楊錚牽著小道士的手,走到鵬飛身旁,他望著鵬飛中局那被限製到隻有唯一一種變化的棋局時,他咽了口唾沫,他忽然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了。

因為,道士的棋太像老周了。

老周的棋,大約就是他第一次見到老周時轉動棋盤的棋。

那與棋盤融為一體的棋,是一個圓。

一個沒有任何死角的圓。

這個圓可能不夠完美,但這個圓卻可以能在棋盤上和生活中演變成很多很多難以想到的成語。

比如“八麵圓通”,也比如“外圓內方”,更比如“花好月圓”。

這種圓,隻有棋力驚天動地的人才能劃出,至少在楊錚眼裡,他所認識的所有人裡,隻有老周能做到。

那這個和自己看上去差不多大的道士,是否棋力已經接近或者說是超越了老周?

楊錚駭然的望著棋局上的變化,他不由在想,

這個道士,他…他究竟是誰?,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