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哢嗒~”
槍機撞在槍膛。
射擊總用時不到7秒,總計時59秒。
成龍完成了整個射擊,終於憋不住大鬆了一口氣。
心跳這才開始砰砰加速!
成龍開槍前看起來裝逼,故意慢騰騰的動作,其實壓根就和裝逼不搭邊,純粹就是隻能這麼做。
說白了前麵的整整52秒,都是為了後麵這7秒鐘在服務。
之所以會這麼奇怪。
就在於打沒有校正瞄具的95式,要想打準根本就不能去瞄著打,隻能用隻有少部分人才會的槍感射擊。
這玩意聽起來很複雜玄學,其實完全有科學依據可循。
歸結就八個字——
熟能生巧,天賦加持。
就好像普通人玩普通的橡皮弓,不是那種魔改的有扳機、瞄準鏡的那種,三米的東西都很難打中。
稍微練過的人,也隻能勉強打中10米外的氣球。
可是把感覺給練出來了的人,卻能精準打中50米外的易拉罐。
普通橡皮弓有瞄準器嗎?
並沒有!
基本就是靠預判預苗,加最主要的射擊感覺。
實彈打靶和橡皮弓打石頭一樣,都是本來天生在這方麵就有“天賦”,再加上後天的大量魔鬼式訓練。
讓身體和肌肉已經完全適應熟悉,手裡的槍或者弓打多遠是什麼感覺。
這樣在中短距離的瞄準射擊中,就能通過肌肉記憶加上神奇的槍感,不用瞄準器瞄也能知道,槍在手裡擺成什麼樣子,子彈大概能夠打到什麼地方。
這就是“槍感射擊”!
袁朗能夠不需要任何矯正瞄準具,就能把25發子彈精準達在靶子上,其實就在於袁朗玩的就是槍感射擊。
在這個80米的距離之內,隻要槍感手感足夠好的人,確實是不需要瞄準具的。
而成龍上輩子作為特戰教官,屬於特種兵中的特種兵,自然是懂槍感射擊這種高難度的技巧。
且上輩子當兵的那些年裡,95和95-1打過的子彈不下10萬發。
可這輩子成龍卻從沒打過95,從當兵至今一直玩的都是81杠,對95式已經有了一定的陌生。
這會和袁朗對賭又不能提要求。
讓袁朗先給個幾分鐘時間,外加個幾十發子彈,好好感受回憶一下95式,然後再正式開始比。
為了能夠找回當初的槍杆和手感,成龍不得不儘可能拖延時間。
把減去射擊所用的所有時間,全都用在親手觸摸95式的每一個部件,儘可能多的恢複腦海深處的記憶和感覺。
在路上慢吞吞的小跑,也是為了能夠加快找到感覺。
人隻有在心平氣靜的情況下,才是最容易找感覺的。
一旦成龍加速跑那麼幾秒鐘,心跳和血液加速必然會提升,哪怕隻有一點,也是影響很大。
畢竟。
槍感射擊本就是很玄的東西。
任何一點看起來很小的誤差,都可能產生無窮後果。
在這個實在不得已的原因下,成龍才不得不儘量的放慢速度,儘量爭取更多的時間找到感覺。
隻要能夠把手感和槍感找到,射擊就那麼幾秒鐘的事情。
可以說是順水推舟,水到渠成的。
而外人是根本不知道的,不知道成龍是不得已為之。
還以為成龍是故意這麼做的,明明可以更快的速度卻故意這麼慢,所以才有了各種各樣的討論。
從一開始以為成龍放棄了,到後麵被成龍的瞬間爆發驚呆。
如果圍觀的學員和老A們要是知道,成龍“這波裝逼”是有不得已苦衷,估計又是另外一個結果了。
成龍一開始屬實還有些擔心,害怕短短的幾十秒時間內,難以找到曾經的手感和槍感完成射擊。
好在身體和靈魂的契合度很高,在52秒的時候總算有了感覺。
就是腦袋中突然靈光一閃那種。
所以成龍在這時動作瞬間加快,把握住感覺正好出現的這個時間點,端著槍以奇快的速度完成了射擊。
而3連發一響,群體震驚。
隻不過是他們沒有達到成龍的高度,不知道當一具身體240多斤全是肌肉時,它能吸收的後座力有多麼恐怖。
說白了。
當射擊沒有了後座力,打單發和連發其實沒什麼區彆的。
就是一個扣班機的事情。
而成龍這強悍體格帶來的優勢,讓他可以無視95式步槍的後坐力,剩下的隻要交給槍感射擊就行。
成龍以極快的速度打完子彈,有沒有打中其實他心裡也沒底。
靠感覺射擊,自己感覺良好。
能不能打中是另說!
畢竟感覺良好,結果糟糕的事情,世界上比比皆是。
所以哪怕已經用高超的射擊技巧,已經將全場所有人都鎮服,實際上成龍心裡依舊沒有什麼底。
成龍完成射擊一秒後,全場鴉雀無聲。
“停!”
齊桓卡表令下。
曾經見識過成龍的霸道格鬥,現在又被成龍槍法震驚到的袁朗,立馬拿起對講機下指令道:“報靶。”
“報告隊長,上靶29發,一發脫靶,完畢。”
這個報靶結果……
很誇張!
全場嘩然,討論聲不止。
隊列條令已經被甩到九霄雲外,每個人都壓抑不住內心的波濤情緒,紛紛和附近的人聊了起來。
“這槍法也太誇張了,真的是人能夠打出來的嗎?”
“44究竟是什麼來頭,怎麼每個方麵都變態的強,他難道就沒有短板嗎?究竟是怎麼練起來的?”
“奇了怪了,他的槍沒有後坐力,屬實讓我看不懂啊。”
……
學員們內心激烈紛紛討論,老A們也沒有好到哪裡去。
齊桓直接就呆了。
看著成龍的眼神如見鬼,不敢相信這事真的發生了。
其他老A更是不堪,看成龍的眼神中已經沒有了作為老A的倨傲,隻有發自內心的佩服。
成龍以區區學員的身份,完全征服了這一群老A教官。
作為老A頭子的袁朗,臉色短時間內連續劇變,從開始的質疑,到中間的震驚目瞪口呆,直到最後的不得不服氣。
經曆了過山車的情緒起伏,袁朗終究是麵對現實了。
“你贏了,說吧,你有什麼要求。”
袁朗雖然冷著臉情緒不高,但是說到做到沒有耍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