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短短三個月時間,肌生玉香膏就在帝都裡掀起了一股熱潮,雖然主要還是針對平民群體,但是在一些大戶人家的丫鬟階層中,也一樣打響了名氣。
快過年的時候,阮家已經積攢下了八百多兩存銀,阮家父母越活越年輕,唐薄荷還從人牙子那邊買了幾個小丫頭,出門漸漸有了小家碧玉的派頭。
所有人都歡歡喜喜開始準備年貨的時候,唐薄荷趁著肌生玉的熱度未褪,再度推出新款——其實就是換了種花香,然後把靈液加到五滴,她自己實驗過後,發現有美白養顏的功效。
這一次她沒有把貨供給外麵的貨鋪,而是自己盤下了一家店麵,就隻賣肌生玉二代。
對的對的,唐薄荷懶得動腦子,已經想好以後每次新品的名字了,就二代三代四代五代這樣一直下去。
這一次她定價偏高,許多平民都望而卻步,就隻有一些大府的丫鬟或者小康家庭的小姐會來買。
但是唐薄荷不怕,因為利潤很足,而且她現在不缺錢,她要的是一個穩定。
酒香不怕巷子深,有了之前的潤膚膏名氣在外,這款肌生玉二代的銷量還是慢慢起來了,且因為效果卓著,很快再次掀起熱潮。
而且因為定位明確,這一次肌生玉一下就擺脫了平價口碑,開始慢慢朝上層圈子發展。
唐薄荷很注意隱私,因為知曉她現在這副外貌很容易引起覬覦,所以基本都不出門,外頭的一切都是阮父在打點。
隻是阮父終究是個莊稼漢,有些東西他怎麼也學不會,日子好過之後,他偷偷回了一趟村子,後來帶回來一個比原主大了一歲的十六歲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