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劇院外的一瞥(倒v)(1 / 2)

美術史上沒有一個叫弗拉德·則彆斯·德的畫家, 掛在夢境中古堡裡的那幅畫可能是古堡主人所作,他並不是什麼畫家, 也可能根本就沒有這一個人存在,隻是活在克洛莉絲夢境裡的名字,縱然如此,克洛莉絲還是將這個名字存在了心裡麵。

當一個人手裡頭有了要忙活的事情以後,日子也就不難熬了,克洛莉絲的資料從尼日斐花園寄了過來,她投入到了創作之中, 三天的日子很快就過去。

達西先生是一個奉守承諾的人, 三天的時間一到, 他就敲開了克洛莉絲的房門, 準備帶她去看戲劇。

克洛莉絲正寫到了一個關鍵地方, 靈感向噴泉一樣,早把看戲劇的事情忘在了腦後,達西先生進門以後,看到的就是克洛莉絲奮筆疾書的背影, 再往前走兩步, 到了她的身側,遮擋了一些窗外投進來的光, 自家妹妹認真專注的側顏像微風拂過的山巒倒映在了湖水之中。

據瑪麗所說, 克洛莉絲這一陣子都在寫些什麼東西,而她之前又要找關於美術史的書,達西先生的心裡有了一個大致的猜測。

達西先生:“你要寫一部與畫家有關的戲劇嗎?”

克洛莉絲抬起頭,達西先生背對著陽光而站,光影勾勒他身形輪廓,整個人的神情卻被藏住了。

“我的確在寫一部戲劇, 卻不是與畫家有關的。”克洛莉絲揚起嘴角,回答哥哥的話。

“那你的戲劇與什麼相關?”達西先生表露出想要了解的興趣。

克洛莉絲手中的筆停了一下:“與一段愛情故事相關。”

一個以“歇斯底裡症”為原型的愛情故事,就好比是一個穿著打扮迷人優雅的貴婦人,但是她的內心永遠是生機勃勃的牧羊女。

克洛莉絲向達西先生展現出了這一位貴婦人,藏起了牧羊女。她不確定達西先生聽到她以“歇斯底裡症”為原型寫戲劇時會有什麼反應,畢竟這是一種冒險的行為。

“愛情故事?”

“愛情故事。”

在達西先生追問這段愛情故事的具體情節前,克洛莉絲放下筆:“是今天要帶我去看戲劇了嗎?”

她記起來了,三天的時間到了,她這三天都沒有鬨著要出門。

“是的,如果你不想去的話,也可以不去。”

“去去去。”克洛莉絲說,哪裡有不去的道理。

瑪麗在一旁微笑,達西小姐沒有比她小幾歲,可是她看著達西小姐,心裡總是泛起一陣憐愛,大概是見她昏厥時柔弱的模樣太招人心疼了,一個好好的女孩子遭受病痛的折磨,死神隨時要奪走她的生命,現在她好了起來,瑪麗真心感到高興。

克洛莉絲終於出門了,在她的幻想中,應該要伸一個大大的懶腰,好好呼吸一下外頭的新鮮空氣,可是剛一出門,她便聞到了空氣裡有一股隱約的怪味。

城市的空氣並不如克洛莉絲想象得那樣清新,儘管汽車尚未發明出來,城市尚未淪為尾氣的大本營,可是汙染一點兒都不少,剛一出門,她就看到了地上的煙頭、紙屑、腐爛的水果皮等垃圾。

外麵的空氣甚至沒有她房間裡的藥水味好聞。

馬車載著達西兄妹去往劇院,克洛莉絲貼著窗戶看,她在老照片中見過維多利亞時期的倫敦,它躲在黑白的影像裡,底下往往配上一段說明性文字,如同給老照片上色一樣,維多利亞時代的倫敦披上了色彩,在她的麵前展開。

文藝複興式、羅曼式、意大利風格的建築隨機呈現在她的眼前,大街上人群熙熙攘攘,穿著典雅華貴的紳士淑女和清貧消瘦、捧著罐子乞討的流浪兒在同一條街道上,二者對比強烈,可是沒有人會覺得奇怪,馬車穿行在城市當中,馬蹄、車輪的後方總會跟著一片紙屑垃圾。

它像一個幻象,繁華與悲涼儘存。

馬車在劇院前停下,劇院是十分典型的文藝複興式建築,潔白的牆麵和古典的柱式構圖威嚴又和諧,這裡曾經上演過多部莎士比亞的經典戲劇,是倫敦乃至世界都十分知名的劇院。

劇院門口十分熱鬨,每隔幾步就能看見一個賣花的少女,她們的手裡握著一大束鮮花,每一輛馬車停下就一窩蜂圍上去,向下車的人推銷花朵。

鮮花可是越來越難以售出了,否則也不可能到了夜晚,鮮花都快枯萎了,還未售出幾朵。

克洛莉絲一下馬車,也被這一群少女給圍住了。

“小姐,買一束花吧。”

“小姐,這束蘭花可配極了您今天的裙子。”

“彆聽她的,小姐,這一朵黃色的玫瑰才配您的裙子呢!”

鮮花捧到了克洛莉絲的眼前,鮮花在清晨剛摘下來時伴著露水最美,到了晚上是已經花朵凋謝的時候,花瓣的邊緣失水皺起。

賣花少女們的眼睛裡寫滿了生存的渴望。

克洛莉絲看向達西先生,若是可以,她想買幾朵下來。

達西先生點了點頭,他一貫是大方的,即使鮮花臨近枯萎,可像他這樣的有錢人實在沒必要在幾枝花上計較。

克洛莉絲從每位少女的手裡挑了幾枝花。

“鮮花是越來越難賣了。”瑪麗在一旁慨歎。

克洛莉絲聽到瑪麗這麼說,問:“為什麼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