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圍坐在一個圓桌旁, 圓桌上攤開了大大小小的資料。
“那麼達西先生有沒有出借150英鎊給克洛莉絲呢?”
“應該是沒有的,”一個梳著長辮子的女孩快速瀏覽手上的資料以後得出結論, “在這一本傳記裡頭有寫,達西先生沒有借給克洛莉絲那150英鎊。”
“那麼克洛莉絲是如何用2900英鎊買下了自己的劇本呢,是不是福爾摩斯給了她一筆錢?”做出這個猜想的人是克洛莉絲和福爾摩斯的CP粉,既然達西先生不肯借,那麼肯定是有另外一個人借了錢給克洛莉絲,這個人怎麼就不可能是福爾摩斯了。
“福爾摩斯當時候正在調查另一樁案子,他沒有出現在拍賣會現場, 又怎麼會知道克洛莉絲缺150英鎊, 你呀, 做猜想也得合情合理。”
CP粉的大膽猜測像一層薄紗, 被很快戳破, 她撅著嘴,為沒有吃到這顆糖而鬱悶,哎呀,要是福爾摩斯在, 幫助克洛莉絲解決這個燃眉之急, 兩個人的愛情進程可能就更快了呢!
“既不是福爾摩斯,又不是達西先生, 難道空降一個財神幫助克洛莉絲買下了《伊麗莎白》嗎?”
“會不會是女爵又多出了150英鎊, 她已經出了1500英鎊了,再多出150英鎊也很合情合理啊。”
這個猜測一出來,大家都認為很有道理。
長辮子女孩沒有反駁這種猜測,隻是問:“有沒有確切的實證啊?”
“我來找一找。”
在桌子上一堆攤開的資料裡,她們從回憶錄、傳記和他人口述之中,都沒有找到任何一條“女爵”又多贈送了150英鎊給克洛莉絲的記載。
“那應該就是女爵了, 雖然沒有實證。”
“不對,如果沒有實證,就不能說明是女爵,如果女爵多出了150英鎊,你覺得克洛莉絲不會寫下是1650英鎊嗎?”長辮子女孩反駁,她攤開了現存的,最權威的傳記,傳記作家是喬治安娜達西,克洛莉絲的妹妹,她雖然沒有親身參與姐姐年輕時候一係列瘋狂卻勇敢的冒險中,但是替姐姐記錄下了這一切。
長辮子女孩開始念傳記內容:“加上哥哥借給我的,克洛莉絲擁有1250英鎊,這已經是很慷慨一筆錢了,但是她稱這遠遠不夠,另外一位競爭者打算花2500英鎊到2800英鎊買下《伊麗莎白》,那位矜貴的先生是克洛莉絲最大的競爭者,這條消息是克洛莉絲的好朋友艾琳告知她的,對於艾琳,大眾更加熟悉她‘女爵’這一個稱號,維多利亞時代的植物女神,也是時任《風潮雜誌》的主編,她給克洛莉絲帶來了對手的消息,並提供了1500英鎊的資助。”
僅此而已。
“如果不是艾琳,那麼又會是誰,這裡難道還有克洛莉絲彆的熟人嗎,賓格利先生莫非在場?”
“賓格利先生應該這個時候帶著簡在度蜜月,彆提他了,自從他和簡結婚以後,他在記載中就甚少露麵了。”
“那我還是要感謝他,讓福爾摩斯和克洛莉絲碰麵了,他們就是在尼日斐花園見麵的,尼日斐花園現在都已經成為了情侶必備打卡點了。”CP粉頭不放過任何一個磕糖的機會。
“你說喬治安娜也不把這一點寫清楚,隻說《伊麗莎白》的最終成交價是2900英鎊,其餘的什麼也不說,克洛莉絲隻有2750英鎊,她從哪變成150英鎊來的?”
“如果這一點記載清楚了的話,那麼還需要我們考證史料乾嘛呢?”
這是專門研究克洛莉絲達西的一幫學生,她們有一個課題組,主要研究克洛莉絲的生平,她的作品,她的人際關係,由她去看整個時代,在克洛莉絲的生命中,有幾個未解之謎,其中一個未解之謎就是克洛莉絲曾經花費2900英鎊買下了自己的劇作《伊麗莎白》的所有權——這也成為許多律師提醒創作人不要亂簽版權所有的合同的經典案例——可事實上,在最準確的傳記和回憶錄中,克洛莉絲達西隻有2750英鎊,所以這最後的150英鎊究竟是誰提供的,也沒有任何準確記載。
“不如我們彆盯著克洛莉絲的資料了,看一看其他人的資料吧,沒準彆人那裡有相關記載。”另外一個戴著黑框眼鏡,臉上有幾顆小雀斑的女孩提議。
“那我來看福爾摩斯的。”CP粉立刻應下。
“那我來看達西先生的。”
“那我來看女爵的。”
“那我看看瑪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