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夜的第七章(1 / 2)

不管過程如何,總之也算是暫時得到了楚傾眠和陳錦之的支持。

當然了,貓耳是沒看著。

蘇成意略感遺憾。

不過陳錦之讓他把這話留著下次見麵的時候說。

嗯.總覺得有種被威脅的陰惻惻之感。

不過誰在乎呢?那可是戴貓耳朵的陳錦之,誰不想看看。

蘇成意收起亂七八糟的想法,把思緒放回正事上來。

俞夏這樁案子,想要調查的難度是非常高的。

他在之前就已經想過這個問題,現實不是,現實裡也沒有死亡小學生和神探夏洛克。

僅憑他自己的能力,想把這樁連警方都無能為力的案子重新撿起來,簡直就像是徒步登天一樣。

更何況,根據現在的信息可以明白,嫌疑人其實並不難找,他甚至就大喇喇站在所有人麵前。

可惜沒有證據,誰都拿他沒辦法。

就以楚遠江這樣的地位和手段,都找不到破局點。

唯一的人證也無法提供任何有效信息。

怎麼說呢,蘇成意主觀上其實是同意楚遠江的看法的。

這是個死局,沒必要往裡鑽。

再者說,吳紹波是個什麼樣的人,現在看來也已經很清楚。

楚遠江形容他“像是從墳堆裡爬出來的死人”。

如果這樣的形容還不夠明朗,那麼俞夏和周岩兩個和他有過正麵接觸、勉強存活下來的幸存者此時的狀態,也足夠說明很多事情了。

倘若就在這裡收手,那麼蘇成意或許這輩子都不會跟這樣的危險人物扯上什麼關係。

選擇繼續調查下去,那幾乎就等於正麵跟吳紹波宣戰了。

縱然現在是法治社會,他這種活在社會陰暗麵的人依然很危險。

他就像是陰溝裡的老鼠,下水道裡盤踞的毒蛇,可能藏匿在每個視野盲區裡的歹徒。

而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的道理,蘇成意當然明白。

但他也始終相信邪不壓正。

就像之前在課堂上,老師問他為什麼選擇法學的時候一樣,他的想法並沒有變過。

個人的力量雖然渺小,但隻要有一個人願意站出來,就會點燃更多人心中的正義感。

所以,至少在這種其他人全都放棄的時候,他不能再後退。

不論結果如何,至少證明他擁有麵對罪惡、對抗罪惡的勇氣。

想通透之後,蘇成意忽然感覺心裡輕鬆了很多,像是長久以來壓在心裡的一塊大石頭忽然被移走了。

果然,不是行路難,而是糾結要不要行路的那段時間最難。

決心已定,思路也跟著清晰了起來。

蘇成意決定就從俞夏的案子入手。

雖然相比起周岩的事情來說,時間間隔更久,要調查的難度也更大。

但是正所謂禍福相依,相對的能從中獲取的信息就越多。

蘇成意開始著手在網上檢索。

因為至今仍是懸案,所以明麵上可以查到的內容很少。

棠安市一戶人家慘遭歹徒入室行凶,一家四口僅剩一小女兒存活,警方疑是仇殺。

除了這些已經知道的信息之外就隻有極其模糊的描述。

受害人的具體信息當然是隱藏的,包括名字和地址等等。

蘇成意試著在瀏覽器上搜索“俞夏”,也是毫無結果。

他思考了半晌,心念一動,決定換個角度。

從官方的渠道了解不到什麼的話,或許可以從民間視角入手。

這麼大的案子,縱使警方壓製輿論,也一定會有不少市民討論過。

這樣獲取的信息會更詳細、豐富,不過真實性也就相對存疑,需要有一定的鑒定能力。

他登陸了棠安市本地的論壇,並搜索關鍵詞“一家四口”。

果然彈出來了大量討論的帖子,不過時間大多都已經是七年前了,應該是案件發生不久的時候。

雖然是罕見的大案,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討論也就漸漸平息了。

“8u們,聽說了沒?一家四口的事。”

“必須聽說了啊,就在楓林路那邊,我下班回去的時候,警察的橫條都拉起來了,看著老唬人了。”

“到底咋回事?有知道的沒?聽人說救出來一個小女孩,人活了沒?”

“120拉走了,還不知道能不能活呢。”

“媽呀真的嚇人,一家四口就剩一個了。”

“誰報的警?”

“好像是鄰居有個老太婆瞅見他們家房子燒起來了,一開始喊的消防隊。後來消防隊過來一看,院裡躺著個小女孩呢,感覺不對勁,又報了警。

滅了火之後,才調查出來,其他人都沒跑出來。而且歹徒是先殺人,後縱火,估摸著是為了銷毀證據。”

“天殺的,真可恨呐!希望早日抓到凶手!”

“實在是喪心病狂!”

蘇成意一邊翻閱樓層,一邊思考。

按照當年的知情人士的描述,有幾個奇怪的點。

如果附近有鄰居存在的話,歹徒行凶的時候,鄰居竟然沒有人察覺到異常,或者說受害者一家,居然沒有人呼救。

假如歹徒是采用無聲無息、一刀斃命的手法的話,那麼俞夏的存活就顯得更不合理。

因為作為年紀最小的人,她是最有可能因為驚恐而尖叫呼救的,這樣一個不穩定因素,應當最先處理掉才對。

這或許可以得出一種可能性。

歹徒和受害人一家是認識的,所以他們進門之後才沒有跟受害人爭吵、搏鬥起來。

利用這樣一點,從而獲得了新的作案機會和方式。

蘇成意將這樣的可能性默默存放在腦子裡,繼續往下看論壇帖。

“真是效率太低!搞得人心惶惶的,我下班都不敢往那條路走了。”

“彆說了,出了這麼可怕的事情,旁邊的住戶都開始準備搬家了。

誰知道那歹徒會不會哪天又跑來犯案?”

“樓上你還彆說,電視劇裡不都這麼說嗎?歹徒往往會返回作案地點。”

“彆特麼嚇唬人了兄弟我晚上還想睡個好覺呢。”

“大夥兒最近晚上千萬鎖好門,陌生人敲門彆開,也彆讓老婆孩子自己擱家待著。”

“嗬嗬,這有用麼?人家這一看就是團夥作案啊,幾個大漢提著刀殺進來,你就算是拳王泰森也沒轍。”

蘇成意成功在一片人心惶惶的回帖裡圈出了重點。

歹徒往往會重返作案地點。

這可不是電視劇裡演的,現實也是同樣的道理。

蘇成意曾經看過不少犯罪心理學相關的資料,其中都對這一點有過解釋。

從理性的觀點來看,罪犯回到作案現場,是為了獲取情報。

情報包括但不限於:檢索並銷毀自己可能遺留的證據,混在附近的群眾中偷聽案子進展,以及觀察警方對案件的重視程度。

而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大多數連環作案的殺手,在返回作案現場的時候往往不是為了以上這樣常規的理由。

他們隻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變態欲望,重新體會當初犯案的快感,追求精神愉悅。

這樣的人,把作案現場當做是自己的一項藝術品,值得反複欣賞。

蘇成意覺得吳紹波極大可能是後麵這一種,這也說明了他的確很有可能返回現場。

“都彆說了,凶手很有可能正在看咱們討論呢。”

“臥槽樓上大爺。”

“樓上的樓上這發言很危險啊,我感覺他就是凶手!”

“我是凶手第一個把你宰了。”

“媽的,你來啊?老子現在就在xx小區x棟xx號,你來,你不來你是我孫子!”

這帖子的後續明顯跑偏了,蘇成意扶額歎氣。

當年大家衝浪的警惕性還是不夠高啊,這樣發布地址信息,原本就是很危險的。

更彆說還是在討論這種案件的帖子下麵.

吳紹波這種人如果真的在看回複的話,說不定馬上就上門服務了好吧。

不過一路翻下來,還是有收獲的。

最關鍵的就是他知道了大致的案發地址,可以線下去看看。

還得出一個可能的推測,那就是凶手可能認識受害者一家,甚至算得上熟悉。

但是新的問題也跟著浮出了水麵。

那就是,為什麼凶手偏偏放過了俞夏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