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山是真心相信,增材建造/3打印是可以改變人類工業格局的。
人類工業格局路必然走向“聚集”,壟斷會非常容易出現。究其原因,便是因為“大規模生產”。
大規模生產所帶來的好處實在是太大了。
人力資源、資本、信息、技術、經濟實體在一個區域內聚集的時候,就能夠產生“112”的特殊效果。由於生產機構的規模擴大了,所有生產線可以共用一個研發機構提供的技術,攤平了鹽發生本。大規模采購物料的時候,也能夠壓低價格。
總之,好處多多。
當然,還有一點大量的人手,就可以實現人員的專業化和分工,提升效率了,所以成本也因此降低了。
亞當斯密在經濟學中完成了對“分工”的研究,而查爾斯巴貝奇這位數學家將之進一步發展。最終,在“美麗新世界的神”亨利福特手中,這一套製度進化成了最終形態流水線。
巴貝奇從科學的角度提出,分工可以讓每一個工人所掌握的技能減少。這節省了工人學習新技能的時間,節省了員工學習過程的消耗,節省了從一個工序轉向另一個工序的時間,更節省了改變工具所需要的時間。這樣子的話,一個工人隻需要重複進行簡單的勞動,就可以快速提升勞動技能的熟練度。
但巴貝奇先生或許並沒有料到,亨利福特會怎樣踐行這個理論。
大資本家將福特把型車的生產總共分為7882道不同的工序。其中,949道需要“強壯、身體條件很好的男性工人”,3338道需要“一般體力工人”其他工序可以由“婦女或年長一些的少年”完成還有,“沒有腿的工人可做其中670道工序,一條腿的工人可做2637道,沒有手的人可做2道,一隻手的人可以做715道,瞎子可做10道。”
啊,當然,還有一點尤其不應該忘記。
巴貝奇先生是研究機械的行家。在電氣時代之前,這位數學家就在盤算製作“可以計算的機器”以及“可以自動運行的機器”。
所以,巴貝奇還提出了很重要的一點由於單一工人的任務變得更加簡單,所以“分工後,更容易設計出更精致合用的工具和機器,從而提高勞動生產率”。
並非是機器導致了大規模生產,而是因為人類發現了“大規模生產”非常容易獲利,所以按照大規模生產的要求設計了工業機器。
現代工廠製度的一切,都是圍繞著“大規模生產”這一個主題的。亨利福特的徒子徒孫們以最殘的方式踐行著巴貝奇的理論。
哪怕這種形式的勞動,會徹底摧毀工人的價值。
工人不需要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隻需要依靠肌肉記憶重複勞作。所以,他很難意識到自己工作的意義。這樣子,就是單純在消磨工人的工作熱情,同時掐斷他勞動技能的成長渠道。
一直到一台機器徹底取代這個工人的工作。
向山是這麼覺得的。
所以,他雖然覺得約格莫夫的論證過程有些跳躍,但是“機器應該公有”這個觀念倒是能讓人眼前一亮。
人不應該剝削人,但人倒是可以榨取機器。由機器生產,由人來享受這是想象想象中最有可能的實現的“美好未來”。機器將人從繁重的重複勞動之中解放出來,人類可以儘情用學習提升自己,用創造表達自己,用娛樂保養自己。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得是“大家都能獲取機器生產出來的東西”,得是“機器生產的目標得有大眾所掌握”。
但這並不容易,因為隻要“規模效應”還在,那麼產業聚集、極權、壟斷、生產過剩、大危機必然會被源源不斷的製造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