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恩增殺氣騰騰旳走了,是自己死還是彆人死,這個選擇題很好做,況且對於黨國的精英來說,良心和道義這種東西是不存在的。
接下來的幾天很平靜。
果黨這邊有意進行收縮,地下黨則進入了蟄伏,兩個租界繼續歌舞升平,大家似乎達成了某種默契,共同維護著這片難得的安寧。
期間左重親自去了一趟伊麗莎白醫院,確認了那個叫龔自在的苟叛徒沒死,這才將相關的情況告訴了老,讓其轉告了滬上方麵。
由於得到了提醒,地下黨沒有著急再次滅口,上次他們成功了迷惑了特工總部,打了對方一個措手不及,可這次就沒這麼簡單了。
麵對陷阱貿然行動很不明智,前期的情報偵查、行動的各項準備必不可少,這都需要時間,還好叛徒處於昏迷中,不用太過著急。
左重處理完這件事就給自己放了一個假,每天帶著何逸君穿梭在滬上熟悉道路,戰事一起,這座東亞諜都將會是特務處的主戰場。
要是連地形都不掌握,怎麼跟日本人鬥,幾十年來對方在這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公共租界的虹口更是如同一個國中之國。
最早來滬的日本人大多居住在虹口的吳淞路、武昌路一帶,以開設鐘表店、服裝店、照相館等小本生意為生,經營技院的也不少。
上次大戰後,日本紡織業開始大規模投資民國,在虹口、楊浦開設了很多紗廠、紡織廠,與之相關的人員源源不斷踏上這片土地。
民國十二年滬上到長崎的定期航線開通,兩艘輪船往返於兩地之間,日本僑民在滬人數持續增加,占滬上外國僑民人數將近一半。
除了吳淞路和武昌路,這些人還向北川省路、狄思威路等地擴張,在這些區域建起了不少住宅、學校、醫院、菜場、寺院等設施。
時至今日虹口處處呈現濃濃的東洋風貌有好事者還給這裡起了個狗屁小東京的稱號一二八後,日本獲得了此地的實際治權。
當左重和何逸君穿著洋裝,慢步在滿是和服的街頭恍若到了千裡之外的日本本土,看到的都是日式建築聽到的都是日語對話。
偶爾有說著中國話的行人路過也是腳步匆匆、麵色倉皇根本不敢在馬路上多加停留,原因是路口那幾個目光凶橫的日本警察。
何逸君看著這幕麵色如常用日語小聲問道:“公共租界工部局難道就放棄了虹口,還是說日本人與英國人以及美國人之間有交易。”
從剛剛執掌情報科的時候,左重就要求所有人員必須掌握一門外語如法語、英語、日語等等至少要做到可以進行簡單的對話。
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學習除了那幾個腦子不好使的其他人都達到了這個要求,何逸君學了日語和英文不光能說甚至還能讀寫。
美中不足的是,她的口音不是太標準,一聽就是外國人這對潛伏工作是致命的,想要糾正這點隻能靠多聽多說沒有彆的辦法。
左重聽著她的問題,先提醒了一句:“多聽聽日文廣播記住對方的腔調,不要學地方口音學好日本政府推廣的標準日文就夠了。
說這種語言的日本人最多,同時來自於各個地區,偽裝身份不容易被拆穿,即使被追查,也無法作為有價值的線索,聽明白了嗎。”
“聽明白了。”
何逸君看著來來往往日本人,認真的點了點頭下定決心從今天開始改變口音,隻要能為慘死的父母報仇,不管多難她都能堅持。
左重見對方重視起這個問題,這才以標準日語回道:“具體原因解釋起來比較複雜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誰的拳頭大,誰就有理。
一二八事件中日本人迫於英美的壓力停戰,撤走了大部分軍隊,但仍然留下了1800多人的海軍陸戰隊,武裝力量在滬上首屈一指。
公共租界不想撕破臉皮,就隻能接受這個結果,畢竟殖民地的作用是收割財富,而發展需要穩定的環境,日本人綁架了這座城市。”
他講到這裡蹲下整理了一下鞋帶,悄悄用餘光瞄了瞄左右,並順手拿起石子在身邊的牆角上畫了個圓圈,起身後將石子踢到遠處。
而何逸君站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表情茫然,日本人如此處心積慮的準備和謀劃,國府真的能戰勝嗎,不管怎麼看希望似乎都不大。
“走吧船到橋前自然直。”
左重出言安慰了一句,兩人便在虹口逛了一整天實地查看了如本圀寺滬上彆院、西本願寺、三角地小菜場、景林廬等代表建築。
令人驚喜的是,他與這些地方的日本人交談時,他們並沒有發現什麼不對勁,隻當是一個普通的僑民和一個會說日語的中國女人。
這不能說明左重多有語言天賦,勤能補拙而已,每天看書積累詞彙、日日蒙帖練字、伴著日文廣播錄音入眠,老天終究是公平的。
到了晚上,他將何逸君送上出租車,自己走進了一間居酒屋,隨便點了幾道菜,坐在榻榻米包廂抿著清酒,等待某位老朋友到來。
那個畫在牆角的圓圈就是碰頭的暗號,這個接頭地點也經過精挑細選,老板和服務生都沒有官方背景,在這談事不用擔心被竊聽。
半個小時後,腳步聲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