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動第八百八十五節破壞任務
七七事分隔變後,抗日戰爭全麵爆發,隨後淞滬會戰打響,加上緊接著的徐城戰役,對各地經濟造成了巨大損失。
尤其是分布在東南沿海的輕重工業基地遭到嚴重破壞,許多有識之士多次呼籲工廠內遷,為抗戰保存中國的工業基礎。
危機時刻,國民政府於37年發表了遷分隔都山城的宣言,確定川省為戰時大後方。
擬定了將沿海、沿江一切跟軍事、工業有關的工廠內遷,把西南作為工業建設重點地區的總體方針。
滬上、錫城、蘇城、杭城等地的部分民營工廠隨即開始搬遷,在運輸電力、場地、勞力、原材料、捐稅方麵占據優勢的江城,就成了多數人的選擇。
但江城即將被攻陷之際,100多家滬上民營內遷廠鑒於從滬上遷到江城的艱辛,對再一次長途遷移失去了信心。
也有些廠商由於資金短缺,經營困難,無力再遷,乾脆出賣機器,如鑄亞鐵廠將全部設備賣給了工礦調整處。
——這是個剛剛組建,專司民營工礦資金的籌措協助,工礦材料的供需調劑管製及工礦物資的運銷分配的部門。
而且不光是西遷的工廠業主,甚至江城本地的廠主也像當初滬上民營工廠內遷時一樣,私底下有著各種想法。
有些人認為日本人兵臨城下,國將不國,何以家為,不論為國、還是為家著想,都應該將工廠儘早遷到山城。
另外一些人卻認為江城雖然保不住,但是戰爭不會一直打下去,必有議和之日,說白了,就是等著國府涼透。
屆時要是果軍獲勝,江城自然收複,且有成為首都的可能,到時候再重新置辦工廠,購買土地是一筆大開銷。
要是日軍勝利,無非是割地求和,滬上、金陵乃至九江、蕪湖等地區估計保不住,江城及西南地區或能幸免。
比如裕華紗廠在全體董事召開會議討論是否搬遷時,少部分人認為抗日戰爭是民族戰爭,完全不同於以往的軍閥混戰。
內戰屢起屢息,避過風頭即可開工生產,而此次中日戰爭關係到中華民族的生死存亡,如不西遷必將資敵,是助紂為虐。
大部分年歲較大的董事則反對折騰企業,認為無論什麼戰爭,坪息後決不會影響生產和生意。
更重要的是川省不產原棉,交通運輸又如此艱難,機件物資斷難運入,與其亂遷,不如不動。
個彆人甚至攻擊一些主張遷川的川省籍董事,說他們主張遷川,是彆有用心,是想占據工廠。
實際上這些不願遷的人心中另有小算盤,因為此時滬上、蘇城等傳統紡織重地均已失陷。
那裡的紗廠或關或毀,市場上紗布緊缺,江城抓緊生產,一件貨物賣出必然獲利10倍以上。
有了這種荒謬想法,很多工廠對於軍韋會的反資敵大破壞命令非常抵觸,阻止爆破人員進入廠區,甚至發動工人進行圍攻。
當左重和鄔春陽來到江城漢口最大的白沙造紙廠時,正好目睹了一場由工廠經營者組織的大規模抗分隔議活動。
“苟日的果黨不給我們活路,跟他們拚了!”
“我們要吃飯,我們要生活!”
“工廠是鄂省人的,川省憑什麼拆走!”
數百名神情激動的工人手挽手站在門口,將一隊由江城衛戍司令部,工兵部隊和特務組成的爆破分隊擋在門外。
人群中幾個賊頭賊腦的短衫混混時不時的喊上一句口號,此舉猶如火上澆油,本就一觸即發的局麵逐漸開始失控。
爆破分隊的士兵和特務也很為難,對方要是地下黨,他們早就開槍驅散了,可這是江城最大的造紙廠,天知道背後有什麼大人物。
曾在滬上配合左重假刑訊徐恩增,某個腦子在腳後跟的李姓男子,某個擅長斯蒂龐克定理的餘姓男子以及某個精通吃拿卡要,假公濟私的許姓男子也在隊伍中。
從滬上撤離之後,青浦培訓班損失慘重,400多學員的隊伍,隻剩下100餘人,休整後他們前往湘省臨澧成為新開辦的培訓班教官。
這次特務處負責執行爆破任務,人手缺乏便將這些掌握要點爆破的人員調來了江城,配合軍方對目標實施破壞。
三人望著黑壓壓的工人,握著武器的手心滿是汗水,軍方的人都帶著衝鋒槍,這要是響槍,今天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砰!”
就在雙方人員推搡中,遠處突然響起了一聲槍響,將在場的人都嚇了一跳,衛戍司令部的帶隊軍官連忙警告手下不準開槍。
一片混亂中特務首先反應過來,尋找掩體舉槍對準槍聲方向,然後就看到了一臉陰沉的左重和持槍在一旁護衛的鄔春陽。
“彆開槍,是副處長,是左副處長!”
許姓男子第一個認出了來人,將槍口朝上站起來大聲喊道,以防有人不小心開槍傷到副處長,那樣在場的人一個都活不了。
聽到副處長三個字,特務們又驚又喜,本來他們以為自己成了棄車保帥的車,沒想到副處長也留在了江城,士氣頓時一振。
李姓男子和餘姓男子同樣麵露喜色,連忙跑過去給敬了一個禮,一邊指著工人和倉區,一遍簡短的將現場情況介紹了一遍。
衛戍司令部的帶隊軍官消息靈通,曉得一些情況,知道特務處的副處長是少將級軍官,驚訝之餘手忙腳亂的整隊準備迎接。
工人們望著這一幕知道是來了大長官,一個個低著腦袋不敢言語,混在其中的短衫混混咽了咽口水,慢慢往人群後方退去。
工廠裡麵也溜出幾個西裝革履的中年人,慌慌張張的擠出大門,遠遠的就伸出手向著左重跑來,臉上掛滿了諂媚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