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節明確偵破路線(1)(2 / 2)

蟬動 江蘇棹子 6216 字 5個月前

“春陽,袁初宇失蹤當日的行蹤確定了嗎?”左重這時插了一句。

調查失蹤案件時,確定失蹤者的行蹤至關重要,原因有很多。

比如失蹤時間和地點信息可以幫調查人員縮小搜索範圍,從而集中資源進行更有效的搜索和調查。

又或是借此尋找目擊者,確定失蹤者的狀態,周圍的情況、有無可疑人員等等。

更重要的是,了解失蹤者的行蹤和行為模式可以幫助調查人員推斷其心理狀態和行為動機,這對於推斷失蹤者的去向和行為有著重要作用。

“確定了。”

鄔春陽表示,四天前傍晚五點左右,天色將暗之時,袁初宇拿著一個筆記本從宿舍離開。

同舍友人問他是不是去吃飯,他回了句出去吃便走了,沒人知道筆記本裡寫了什麼。

走出宿舍後,袁初宇最後一次出現是在校門處,隨後就不見了蹤影,附近警署當日也沒有收到任何關於綁架、交通事故的報警。

左重若有所思,中央大學飯堂晚上放飯時間為五點三十分,目標五點離開校園,結合那句“出去吃”,足以證明對方準備在外用餐。

一個問題隨之而來,袁初宇是臨時起意,還是與人約好的?

想到袁初宇攜帶的筆記本,左重更傾向於是後者,目標或許是見了不該見的人,給對方看了不該看的東西,才給自身招來了危險。

他說出了自己的推測,在場幾人一致同意,袁初宇不可能無緣無故失蹤,筆記本是條重要線索。

古琦沉吟片刻,從另一個方向尋找突破口:“當時宿舍內有幾人,這些人有無可疑?”

失蹤案件中嫌疑人經常會裝成目擊者,試圖通過提供虛假、誤導性的信息來混淆調查方向,以掩蓋自己的罪行。

還有些嫌疑人在犯罪後可能會出現心理壓力或內疚感,這促使他們主動聯係警方或加入調查。

“三個人,但都沒有作案時間。”

鄔春陽肯定回道,案子一出,一處就查了目擊者的空間、時間軌跡,結果是沒有任何可疑。

左重提筆記下“目擊者”三字,再次詢問鄔春陽,嫌疑人模擬畫像和死者照片的辨認工作有何進展,昨夜他在江邊下令全城搜捕,一夜過去應該有所發現。

靠著一次次的優異表現,軍統在某人那裡的地位越來越高,權力和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各個機關對於軍統的指示不敢陽奉陰違,工作效率自然高。

“報告,接到命令,我們將照片和模擬畫像分發給警署、衛戍司令部稽查處、哥老會,讓他們幫忙尋找。”

鄔春陽先是介紹了參與搜捕行動的單位,以此強調自己對任務的重視程度,隨後又道。

“有袍哥曾在市區西北的雙溪溝附近看到過疑似二號死者的嫌疑人,當時對方穿著粗布短襖,與城內搬運工的打扮類似。

我已經讓人對雙溪溝方圓兩公裡之內的所有貨棧、碼頭、工廠進行排查,一有線索馬上向您彙報。”

地頭蛇果然就是地頭蛇,消息靈通的很。

左重敲了敲桌麵,將眾人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後開口問道。

“首先,我們要確定一下案件的性質,我個人認為這是一起有計劃,有預謀的涉諜案件,大家有不同意見嗎?”

古琦等人搖頭,盜車、假證件、冒充身份、開槍拘捕,這些都具有情報案件的特征。

見狀,左重伸出兩個手指晃了晃:“第二,袁初宇估計凶多吉少了,隻是屍體還沒被發現,這個推論大家有意見嗎?”

眾人再搖頭,目標失蹤了三天,昨晚又有人去了宿舍,這代表袁初宇已經開口招供,失去了情報價值,對方活著的可能性很小。

左重將手下的表現收入眼底,滿意的點點頭,做工作首在意見統一,最忌諱各有各的打算,他抱起胳膊環顧會議桌兩邊。

“好,那麼根據現有的線索,大家說一說你們對嫌疑人的初步印象,以便下一步工作的開展,避免無效偵查。”

宋明浩的反應最快,第一個舉手:“副座,嫌疑人的經費肯定不充裕,否則不會連區區幾十元法幣都不放過。”

眾人頷首讚同,75元法幣隻夠買半袋麵粉,一般情況下,情報人員不該為了這點小錢做出與任務無關的舉動。

因為做的越多,留下的線索越多,也越容易暴露,除非嫌疑人經費有限,日常生活都難以為繼,才會在行動時順手牽羊,冒險偷取錢財。

但有這麼窮的情報人員嗎?

還真有。

眾人心中閃過三個字――日本人。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