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入學(1 / 2)

四月十二日,這一天,水木大學迎來了一批又一批來自五湖四海的77屆新生。

過去的十餘年裡,廢除了高考,招生從考試變成了工農兵學製,上大學要看出身,成本不好的,哪怕再怎麼天才也與大學無緣。

十年間不知道埋沒了多少人的青春。

水木大學入口,一個約莫三十歲的漢子,皮膚黝黑,飽經風霜的麵頰刻著一道道或潛或深的皺紋,布滿了老繭的雙手一邊提著一個巨大的編織袋。

他呆呆的佇立在校門前,望著麵前刻有‘水木大學’的校門,他的眼中飽含激動,淚水不知不覺得劃過他那張滄桑的臉頰,也不知道他是想起了什麼,慢慢地哭聲越來越大,變成嚎啕大哭。

路過的新生時不時的將目光投向慟哭的漢子,大部分人的臉上露出的不是好奇,眼神中流露出的更多的是複雜的神色。

他們能夠理解漢子為什麼而哭,從漢子的外表來看,不難猜測他應該是老三屆,而且很有可能是年紀最大的那一批。

(即66、67、68三屆初高中學生,當時在學校的初高中學生因為特殊原因停課兩年半多,到了68年出現了古今中外絕無僅有的六屆中學生同年畢業的奇景,給當時的社會帶來了極大的就業壓力,因此老三屆離校後基本都當了知青。)

這批人大多都是共和國同齡人,基本上所有的運動一個不落全都親生經曆過,貫穿了他們的兒童、少年、青年時期。

其他人沒有猜錯,這名漢子生於49年,63年進高中,66年畢業,在停課的兩年時間裡,他沒有放棄學習,正當他滿懷期待的準備參加高考時。

誰知卻傳來了一個驚天噩耗,高考取消了,這個消息對於他來說不亞於晴天霹靂!

最後出於無奈,他選擇了去插隊,而後一年又一年,他始終等待著恢複高考的消息。

即便在最動蕩的那幾年,他也沒有放棄等待,他堅信,想要實現四個現代化少不了科研人員,在那幾年裡,他一直捧著書本,或在田埂上,或在床榻上,他從未停止過學習。

終於,到了70年,大學開始恢複招生!

他清晰的記得,那一天,他從村委得知恢複招生的消息,那一刻,他開心的都要瘋了。

但是,仔細看了招生章程之後,猶如一盆冷水從頭而下,簡直是透心涼,高考變了,從考試變成了群眾推薦、領導批準、學校複審。

政治思想好、身體健康、年齡20左右,以上條件他都符合,但是後麵一條卻堵死了他的大學夢。

有相當於初中以上的文化程度的工人、貧下中農、軍人和青年乾部,他的父親是油派,他無法通過革委會的政審。

其實,楊庭周今年能夠參加高考也是非常幸運的一件事,雖說那位老人明確指出招生主要抓兩條,第一是本人表現好,第二是擇優錄取。

但是政策到了地方卻發生了一點點變化,得知重新恢複高考的消息,無數知青踴躍報名,給地方帶來了極大的壓力。

地方在高考之前舉行了一次初選,相當於預考,唯有通過初選的人才能報名參加正式高考。

迫於壓力以及慣性,絕大多數地方通過初選的標準並不是唯分數論,出身也是其中的標準之一。去聽書網

本來像楊庭周這樣的人是無法通過初選的,當地的革委會主任礙於他的成分,沒有給他的開介紹信,沒有給他報名表。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