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九章 市場的歸市場(2 / 2)

就像後世的烤鴨,十幾塊,幾十塊,幾百塊的都有。

緊接著,李傑又相繼考察了茶米油鹽等日常生活用品的物價。

最終得到的結果,卻是喜憂參半。

近年並沒有大災,米價倒是不高,雖然因為戰爭的緣故,米價有所上漲。

但40文仍然能夠買到一鬥米,即一石米400文左右,折合下來,一斤米大概3-4文左右。

油價倒是沒什麼波動,仍然是30文左右一斤。

宋朝的食用油和燈油是不分的,都是植物油。

以當前的油價水平,讀書人如果夜讀的話,平均每天的花費約在5文左右。

普通人做飯,其花費也大體類似。

柴的價格也沒什麼波動,柴米油鹽四樣中,唯獨鹽的價格卻出現了明顯的上漲。

而今,一斤鹽的售價高達44文,已經達到了朝廷規定的警戒線。

(ps:宋朝對於鹽的售價是有明確規定的,根據不同的鹽品,不同的時間節點,不同地區,有著不同的規定,比較複雜,星星直接取44文。)

在和西夏開戰之前,從西夏輸送至京師的青白鹽,每斤不過二十到三十文左右。

這個價格雖然不便宜,但夏鹽的品質更好,哪怕價格比解鹽稍微高一點,汴梁城中的老百姓仍然會買青白鹽。

然而,現在朝廷頒布了禁令,西夏的鹽進不來,外加邊地又頗為動蕩,故此,鹽價出現了飆升的情況。

不到半年時間,價格近乎翻了一倍。

對於每天收入僅有數十文的底層百姓而言,這個鹽價確實太高了。

必須要將鹽價打下來!

固然,李傑手中有著成熟的海鹽製作工藝,哪怕以現在的生產力水平,海鹽的生產效率也足以增加一倍。

但眼下的困局,不完全是生產力跟不上。

更多的反而是製度原因。

宋承唐及五代之製,食鹽是重要的禁榷商品之一。

如今,國朝的鹽法主要是以入中、折中為主,折博為輔。

入中和折中皆是由商人購糧,然後轉運至沿邊地區活軍事活動區,最後以鹽鈔為結算方式。

兩者不同的是,入中完全是鹽鈔之類的等價物,折中則是或部分給錢,或部分給茶鹽。

至於,折博則是商人用現錢或者粟帛等物,按照價格直接向官府購買茶鹽等物品。

現在的榷鹽製度和榷茶製度大體類似,都存在著加繞、虛估等弊端。

同時,生產上的壟斷以及官方統購統銷的策略,不僅效率低,貪汙問題同樣極為嚴重。

對於官方而言,鹽茶等禁榷商品便是官方剝削百姓的工具和手段。

隻是,層層分級的管理製度,必然帶來龐大且臃腫的管理機構,而這些,正是問題的根源所在。

如果將國家比喻成一個企業,毫無疑問,大企業的通病,宋朝同樣有。

龐大的行政開支以及嚴重的貪腐問題,直接導致了鹽價虛高。

因此,想要將鹽價降低到正常水平,單純的擴大產能、提高供給是沒有用的,或者說效果不明顯。

唯有從源頭,即禁榷製度上改變,方能降低鹽價。

如何改變?

曆史早已給出了答桉,遵循經濟規律,引入市場手段,官方不能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

市場的歸於市場,官方的歸官方。

————————————

祝大家新年快樂,彆當小陽人,陽了確實難受

.yetia69010/34318855.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yetia。何以笙簫默小說手機版閱讀網址:m.yetia,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