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韓家九苑環塢堡,武威九族聚婚宴(1 / 2)

三國驍雄韓遂 姚戎 6065 字 9個月前

段熲漢軍兵士入允吾城兵營用餐安歇。晚宴前,金城郡出資軍需的十九家望族各家派人去兵營找參軍李皓,選領俘虜回家苑做家奴抵充各家出資的軍需或車馬等。韓家出資的軍需折合四百萬錢。

韓遂安排賈詡在韓府住下,帶家丁去兵營幫父親韓合挑選身強力壯又比較老實的一百個羌俘虜,送進湟水北岸的韓家莊苑。

太守楊淮設晚宴為段熲接風洗塵。偏將軍賈龔、西部都尉田晏、南部都尉夏育、護羌校尉司馬張愷、彆部司馬冷征、參軍李皓、參軍張賢、湟中義從胡萬騎長北宮伯玉、湟中義從胡千騎長李文侯等一行武將一一見過金城太守楊淮、金城郡主簿韓儀、功曹麴普等。

金城郡出資軍需的十九家望族名流坐陪晚宴:麴(qū)氏麴瑞、邊氏邊鄭、韓氏韓合、樊氏樊東、趙氏趙璜、閻氏閻鼎、成公氏成公敬、成氏成渠、田氏田寶、陽氏陽吉、蔣氏蔣凱、郭氏郭輔、江氏江申、池氏池豫、馬氏馬曾、淳於氏淳於季、竇氏竇瑜、毛氏毛真、張氏張擇。

晚上,韓遂拜見家父韓合、家母成公蒨(qiàn)、大妹韓嫻(xián)、二妹韓媗(xuān),家叔金城郡主簿韓儀、家叔母麴鶯和家叔四個兒子大從弟韓胤(yìn)、二從弟韓斌、三從弟韓史、四從弟韓猛,帶給每人一件洛陽的禮物。弟弟妹妹圍著兄長親熱地問這問那。

韓胤、韓斌、韓史、韓猛在允吾縣城讀私塾,韓猛尚不滿十歲。四人均從四歲起跟金城駐軍教官學武藝,滿六歲起兼上金城的私塾。

韓胤的生母是邊鄭的妹妹邊珠,和韓儀成婚生下韓胤後不久就去世了,韓儀續娶閻家麴鶯生韓斌、韓史、韓猛。邊家,特彆是邊鄭和邊珠的弟弟邊通,因此對韓家心存芥蒂。邊通目前是統兵五十士卒的的金城漢軍隊長。韓胤與後母麴鶯不親,反與韓遂母成公蒨以及從兄韓遂親,韓儀無可奈何。

次日,韓遂邀賈詡渡湟水河去北岸韓家苑群遊玩參觀,韓家大總管韓理和副總管韓普、韓渠一路陪同。韓家苑群位於湟水北岸,坐落於浩門(浩亹)河與逆水河之間。

大總管韓理介紹道:“金城總人口近二萬人,近四千戶,近九成半人口歸屬金城十九家望族。韓家在金城郡排第三。最大的是麴家,人口和田地約比韓家多出二倍;第二是邊家,人口和田地約比韓家多出一倍;其餘樊家、趙家、閻家、成公家、成家、田家、陽家、蔣家八家比韓家小一倍;郭家、江家、池家、馬家、淳於家、竇家、毛家、張家八家又比樊家小一倍。韓家苑群共有九個苑和一座塢堡,塢堡居中。九苑包括種植苑四處、一個冶鐵苑、一個造製苑、一個畜力苑、一個織布苑、一個造紙苑。”

副總管韓普接著介紹:“九苑共住著二百七十八韓氏族戶,共有約一千二百五十個宗族族人和家丁,另有二百五十個非韓氏宗族家丁,昨日新送來一百羌俘奴。除羌俘外,成年男性和女性約各四百人,未成年男女各約三百四十人。年滿七十歲持官府玉杖(鳩杖)的老人約二十人,玉杖端以鳩鳥為飾。民年十五至五十六歲繳算賦每人每年一百二十錢,一歲至十四歲繳口賦每人每年二十三錢。

徭役分為更卒、戍卒和正卒,由郡尉曹主管。二十至二十二歲男性每年須服更卒役一個月,在本郡巡更,如果某年不服更卒役須繳更賦二千錢,做為郡府找替者的收費。每年還須另服徭戍三日,在本郡擔任戍衛,如不服則繳三百錢過更賦。農忙等勞力緊張時如官府征調韓家就隻好繳錢,官府在農忙時一般對各族按年輪流。民年滿二十三為正卒,服兵役期兩年。”

副總管韓渠道:“塢堡居九苑中心,周圍為開闊地,由吾兼管。塢堡為屯糧、儲貨、避難、防禦所,堡內有蓄水池和深井,屯積的糧草物資可供族人生存數年,有五十名族人護院槍騎手部曲駐守,如發生戰事可在一日擴充至四百部曲。”

種植苑總管韓根道:“種植苑共有四塊地,分彆在浩門(浩亹)河、逆水河、湟水、黃河邊。有二百多戶居住在種植苑。有粟米(小米/穀子)、桑蠶、大青麻、葛、葡萄、釀酒等,共有二萬一千四百畝良田,其中粟米一萬一千畝、桑六千畝、麻八百畝、葛二百畝、葡萄四百畝。其它三千畝種菜、豆、瓜果等。

每塊田邊苑有衡稱室、大曬場、農具庫、牛廄、餐水室、瞭望台、監工室、臨時倉、芻(chú)(草料)倉、稿(稾,莖稈)倉、宅居區、釀酒室、豆豉(chǐ)室等。牛廄有耕牛八百頭。芻稾稅每年每百畝五十五錢。有傳聞朝廷缺錢要征私田田稅了,之前一直隻對租耕的國田收田租(土地稅)三十稅一。”

冶鐵苑總管韓逢道:“有五座冶鐵爐,年產五十萬斤生鐵,從北地郡購進的鐵礦石運到冶鐵苑煉成鐵坯,製成農具、刀具等,除自用外,販運到西部龍耆城、歸義城、石城等地與羌部落換馬匹。冶鐵爐旁有四根支柱架起的鼓風大皮囊,采用杜詩水排驅動。烘範窯五座,采用單孔澆鑄疊鑄陶範。鑄造車馬器具的陶範,有軸頭、軸承、革帶扣、馬禦(嚼子)等陶範。農具陶範有用於製作犁鏵、除草曲柄鋤、收割鉤鐮等等。”

造製苑總管韓侖道:“從羌部落等地購進皮料和木材等,在造製苑製成皮箭袋、皮甲、皮腰帶、皮包、皮墊、獵弓等。莊苑所需的用品,如陶器、漆器、衣、等幾乎都在造製苑自製。製車在此苑。”

畜力苑總管韓尤道:“畜力苑有養馬、馴馬、飼料、養豬、養牛等區,飼養馬駒、豬、牛等,也用粟米等交換馬匹,馬匹有官府和商人來收購。馬匹也有部分從鮮卑、羌、氐等部落買進。”

織布苑總管韓越道:“織布苑織造絲織品、麻布、葛布以及衣物等。各苑每戶都配置了一台腳踏斜織機,農閒時織布製衣。織布苑負責織機製造和維護、生絲庫存和分發、製衣麻布和葛布的庫存和分發、染料製作、染布等。雖然絲織品、麻布、葛布都稱布帛,但價錢差彆大。

自家產的絲織品質地不如中原絲綢和蜀錦,主要用做布帛幣,和五銖銅錢、粟米並用做錢幣。布帛幣和一部分粟米做貨幣用於購進絲綢、礦石、木材、馬匹等,每隔一年尚需用布帛幣去中原進貨優等絲綢用於西域貿易;麻布和葛布用做各苑人的穿戴。麻布、葛布民間也用做布帛幣,但每匹價錢低,大宗貿易一次運送量太大,一般不使用麻布幣和葛布幣。”

造紙苑總管韓潼道:“造紙苑造蔡侯紙。一部分銷往司隸,一部分自用,一部分銷到西域。每隔一年韓老爺或貿易總管韓何就帶絲綢、皮具、蔡侯紙去西域貿易一次。”

走了一圈參觀完,賈詡道:“貴府莊苑經營有方。相比之下,吾賈家數年前才從洛陽定居武威,自家莊苑初建尚很小,依賴武威望族的支持。”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