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鐵甲兮,挎長刀。與子征戰兮,路漫長。
同敵愾兮,共死生。與子征戰兮,心不怠。
踏燕然兮,逐胡兒。與子征戰兮,歌無畏!“
唱著漢軍前輩的戰歌,眾人頓時熱血沸騰,士氣重振!
眾人擺船渡過黃河,在臨戎縣城西北角冶鐵場登陸,讓船退離黃河岸邊,然後全軍不顧一切地衝向臨戎縣城西門。
西門下鮮卑軍有二千人,突然腹背受敵,還是一群不要命的漢騎軍衝過來,頓時慌亂返身迎戰。
朔方太守董援在城牆上見西門也有援軍,命開城殺出,一千守軍呼喊著殺出西門,西門鮮卑軍受兩麵夾擊一會就頂不住了,向北逃竄。
漢軍掩殺,鮮卑全線軍心動搖,東、南、北門圍城軍也開始向北潰逃。因沃野城渡口隻剩幾條船,沃野城內一千兵拚命向船上擠,絕大部分船之前全部用於運兵到臨戎和廣牧,從臨戎潰逃來的鮮卑軍無法在沃野渡河,隻得向廣牧城方向繼續逃竄,董援和南門外的宗員兩軍彙合三千餘騎在後麵窮追不舍。
宗員和董援一路在後追殺,彌加的亂軍經過廣牧城。衝亂了廣牧城的一萬二千多圍城軍。逃軍到了廣牧,見船所剩無幾,全調去朔方縣擺渡闕機、素利軍糧了。二萬多鮮卑亂軍一齊向朔方城方向逃竄。
彌加之前已得知老巢兩城被燒,幼子失蹤,氣得嗷嗷大叫,摔東西,本想再猛攻一天,此時見大勢已去,渡口退路已去,糧草已斷,忙率軍向東去和朔方城下的闕機、素利彙合。
廣牧城中的守軍與宗員、董援彙合,四千多漢軍騎兵在後亂砍狂追,鮮卑亂軍一路狂奔退到朔方城下。
朔方城下闕機和素利的六萬多鮮卑聯軍正在與五原太守郭鴻率領的漢軍二萬五千多人在混戰,彌加亂軍逃進闕機和素利的聯軍陣中,鮮卑聯軍大亂。
宗員和董援的四千漢軍騎兵不給敵寇喘息機會,不顧一切殺入八萬多鮮卑亂軍中。韓遂和黃忠兩杆槍兩匹馬衝在最前麵,直入一個鮮卑頭領衛隊群中。韓遂在右,黃忠在左,一陣混戰,撕開衛隊缺口,韓遂衝上去一槍結束了鮮卑頭領性命。
鮮卑軍士亂喊亂叫起來,混亂一陣開始向黃河邊撤退。漢軍跟在後麵,闕機和素利的鮮卑軍中訓練有素的二支部落軍殿後交替掩護大軍渡河。鮮卑軍人數太多,漢軍人少,隻能眼看著鮮卑軍主力渡過黃河。
岸邊剩五千多鮮卑殿後軍時,漢軍發起總攻,這股鮮卑軍除少數抵抗外,全部投降。朔方城解圍。彌加軍從闕機、素利的地盤通過才得以回到老巢。審訊俘虜才知韓遂、黃忠刺斃的鮮卑頭領是闕機的右大將。
宗員見北部已解圍,馬不停蹄率軍南下,五原太守郭鴻派五原郡都尉呂良帶二千騎兵隨宗員南下。南下大軍回到臨戎城稍做補給,宗員、呂良和董援接見臨戎城、廣牧城、朔方城解圍之戰有功之士卒韓遂、黃忠等。
簡短休息後宗員、呂良和董援四千餘騎繼續南下,殺奔被圍的朔方郡大城縣城。鮮卑中部大人的慕容所部已圍城多日,護匈奴中郎將司馬尹端和郎中董卓的援軍在東門外與鮮卑軍苦戰。
宗員、呂良、董援見城有被攻破的危險,下令全軍突擊北門。四千多漢軍騎兵自北呼嘯而來,衝入北門八千鮮卑軍中。冷兵器的碰撞聲、傷兵慘叫聲、軍馬跌倒聲。悲壯的搏命廝殺。
韓遂邊殺,邊和黃忠、李宮靠近。大聲對黃忠喊道:“黃什長,這樣打下去不行的,吾和李宮掩護汝,汝用弓射酋首。”黃忠應聲掛槍取出弓,韓遂和李宮一左一右護著黃忠。
黃忠在馬上瞄準穿頭目製服的鮮卑人連連射出利箭。隻見箭無虛發。見周圍已無頭目,三人就向另一片戰場殺去,如法炮製。射出一箭後,突然鮮卑軍大亂,擁向中箭人,韓遂知那人定是大頭目,招呼黃忠和李宮殺奔中箭人。
中箭人外麵圍了幾圈鮮卑騎兵,看來想救中箭人。韓遂不顧一切,殺入圈中,一槍刺死中箭人。鮮卑軍見中箭人已死頓時亂了,大喊大叫,向西就逃,宗員軍死傷也很慘,未追趕。
李保衝到韓遂麵前道:“鮮卑兵喊的是左大將死了。”韓遂帶頭喊起來:“鮮卑左大將死了,鮮卑左大將死了。”漢軍一起喊起來,宗員下令向東邊接應,漢軍邊喊邊殺。
漢軍兩路夾擊東門下的鮮卑軍,鮮卑軍有懂漢語的聽到主將已亡,軍心動搖,向南就撤,漢軍追殺。鮮卑軍繞過南門,與南門軍彙合,交錯掩護向西門退去,漢軍跟在後麵。四門的鮮卑軍徐徐退後,見漢軍不追了,就一溜煙向西跑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