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遂邀請東扈入塢堡參加大宴。東扈帶東乾、東明,滇方、東慶、東平、東古、東盛、滇仲、迷瑞、來叢、滇濟、犀貴、那都進入塢堡,一百名千騎長和九百騎卒留在大營裡,韓遂安排韓家新地總管給燒當羌大營送去酒肉米。
大宴韓範、韓穀、韓珂、韓謨、楊寺、成公英、拓跋銀等坐陪。酒過三巡,燒當羌王東扈問韓遂:“韓公子如此大手筆送吾燒當二千斤西域金幣,本王受之有愧,有何需要本王之處請講。”
韓遂道:“百年來,東、西羌侵入涼州無非是想得到肥沃的土地、良田、財寶,而大漢武力抗擊也付出沉重的代價。段熲將軍當年征討叛亂的當煎羌和勒姐羌,給予沉重打擊,兩羌從湟中逃到張掖和武威邊境,湟中大片草地空出來,吾韓家購得一半。一直想開墾成良田,可是勞力不足。這兩個事連在一起,吾有了一個想法,想和大王商榷。”羌王東扈道:“請講。”
韓遂道:“韓家共有一百一十四萬五千畝草地。本年拿出十萬畝草地開墾為種植粟米等的良田,農忙時,大王出二千勞力,農閒時回部落放牧。韓家出耕牛、種子、農具、糧米儲存和出售等。秋收後分給大王十萬石粟米。明年底,韓家拿出一百萬畝,加上本年開發的十萬畝的勞力,大王共出二萬二千人。後年及以後每年秋收,分給大王一百一十萬石粟米。”
羌王東扈道:“本王有二十萬勞力,一年農忙的六個月裡出動二萬二千勞力沒有任何困難,六個月口糧由韓家出。”
韓遂接著道:“韓家的馬匹不出幾年就會達萬匹。草地全部開墾為良田後,馬匹的放養需要另外尋找草地。”
羌王東扈道:“本王把一處四十萬畝山草地借給韓家,雖為山地,但足夠放養數萬馬匹。既然韓公子與吾交心,本王也如實講講吾燒當的處境。吾燒當五十萬之眾,居住在西海(青海湖)周圍,東部與大漢的金城接壤。東西羌人口中五個人中就有吾燒當一個人。
西海產鹽,大片肥沃土地靠近賜支河曲(黃河青海段),適合放牧的山草地有一千一百七十二萬畝,有馬匹二十萬匹,牛三萬頭,羊七百一十二萬隻。另有良田一百萬畝種小麥等,四十萬畝一般山地田種麻、葛。種田、放牧、織布七萬勞力足夠了,因此勞力富餘。牛馬充足,多餘的馬和牛要用來換取其它用品。
但按一半吃糧一半吃羊肉,如要達到吃飽,總體缺良田五十萬畝或缺糧一百五十萬石,缺山草地八十八萬畝或缺羊八十八萬隻,缺麻葛山地田七萬畝。吾部落隻能達到人人吃大半飽,近二成人衣物不能每年更換。
所以韓公子提出的以二萬二千人勞力換取一百一十萬石粟米的方式吾完全接受,可彌補吾部落糧食大部分缺口,達到接近一半吃糧一半吃肉來維持部落生計。”
韓遂敬了羌王一盅酒問道:“原以為羌部落都是以牛羊為主食,沒想到早已遊牧和農耕並舉了。”
羌王東扈抹抹嘴道:“沒有超大的草原,靠吃牛羊馬很難養活這麼多人。其實許多羌部落都在學漢人向農耕轉變。”韓遂道:“原來如此,看來吾之擔心所借勞力不善耕種是多餘的。”
羌王東扈繼續道:“吾部落北麵有當煎羌、勒姐羌、燒何羌;南邊有鐘羌、鞏唐羌;鐘羌以南有參狼羌、白馬羌;東南有罕羌;西南有發羌。這些部落的領地都不如吾燒當的,故隨時都有侵占吾領地的野心。
特彆是當煎、勒姐這股聯盟,每次反叛被大漢消弱後,數年內就可繁衍恢複戰力,然後,不是入侵大漢就是妄想滅吾燒當。本王見韓公子武藝出眾,可否幫吾訓練部落軍隊?吾用牛羊馬交換,韓家可否做吾軍需物資的供給大後方?”
韓遂笑道:“原來汝等部落之間還蠻複雜的。韓家可幫燒當訓練軍隊。但做軍需供給十萬大軍,吾韓家人力不足,吾需要再考慮一下。”
羌王東扈道:“人力不用愁,吾出動十萬軍隊的同時可動用十二至十七歲少年和五十至六十五歲的老年勞力二十萬人做運輸,韓家隻需幫吾將馬匹賣掉,購進軍需材料、工具、打造兵器等。而吾對南部和北部西羌部落用兵,也可使大漢無憂西羌。”
韓遂問:“婚姻大王何時用兵?”羌王東扈道:“當煎和勒姐已有數年繁衍生息未動兵戈,一但恢複戰力,就會來約吾燒當反叛大漢,如若吾不反,必遭其先行攻擊,所以吾燒當部落一直在備戰。開春農忙後和秋收後通常是用兵的最佳時日。”
韓遂道:“吾回府定個策劃,讓韓穀帶給汝。”羌王東扈道:“此次比武可見韓公子做事有方有度,吾回去等韓公子的回音。”
羌王東扈又指著東乾道:“吾子東乾現任中大將,掌三萬精銳中軍,年剛十八,自幼在家請的漢人家教,文武兼備,尚未婚配正妻,韓家如有合適的佳人,可結秦晉之好。吾燒當部落背靠西海,山好水好,美女如雲。聽說中原女子都不願意來涼州,韓家未婚子弟如缺少配偶的可以來吾部落相親。”
韓遂讚道:“大王真乃宏達睿智,又通曉大漢風俗。吾回府一並納入策劃。”
送走燒當羌王一行人,韓遂和韓範、韓穀、韓珂、韓謨、楊寺、成公英以及新地亭長們商量。
韓範道:“吾等都很清楚,麵對如此強大的燒當羌,韓家如不能與之長期和睦共處,這一百多萬畝新地建的再好也遲早會被燒當破壞。吾有兩女,長女韓歆年方十六,相貌出眾,吾願意為了韓家去說服吾妻和長女代表韓家出嫁給燒當羌王長子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