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拜訪南陽郡章陵縣鄧羲(xī),鄧羲和公子在太學毛詩班同窗。鄧羲太學畢業後未出仕,總管家業。章陵縣除鄧家外,尚有劉家、謝家等望族。
又拜訪荊州南郡襄陽縣蔡瓚,蔡瓚和公子在太學毛詩班同窗。蔡瓚太學畢業後未出仕,總管家業。還見到其弟蔡琰、叔伯蔡諷、叔伯子蔡瑁等。蔡瓚姑母嫁南陽郡穰縣張家的張溫。蔡家乃南郡第一望族,在荊州排前十名內。南陽郡穰縣張家也在荊州排前十名內。另有南郡中盧縣蒯(kuǎi)家在荊州排前十名內,龐家也是南郡襄陽縣望族。蔡家對於闐玉石山料感興趣。
又拜訪零陵郡泉陵縣劉優,劉優和公子在太學毛詩班同窗。劉優太學畢業後未出仕,總管家業。劉家在荊州排前十名內。
又拜訪了零陵郡泉陵縣黃和,黃和和公子在太學毛詩班同窗。黃和的祖父乃黃守亮,黃守亮乃黃瓊長子。黃和太學畢業後未出仕,總管家業。見到黃和子黃粱,性嗜讀書,零陵人人誇之。黃和有個族兄弟黃蓋武藝超群,也在泉陵縣。黃蓋的祖父乃黃瓚,黃瓚乃黃香第五子,黃瓊乃黃香長子。泉陵黃氏乃江夏安陸黃氏一個支脈。泉陵縣劉家排第一,黃家派第二,唐家第三,蔣家第四,曾家第五。
又拜訪江夏郡安陸縣黃資、黃讚。黃資乃荊州江夏安陸黃氏黃瓊第十二子,和公子同期服役,退役回家鄉後管著黃家一部分家業。黃讚乃黃瓊第十三子,和公子在太學毛詩班同窗。黃讚雖然隻比黃和大一歲,但卻與黃和的祖父同輩,乃黃和的叔祖。江夏郡安陸縣乃漁米之鄉,水網交錯,是塊寶地。延熹七年(公元164)故太尉黃瓊病逝時,四麵八方的名士有六七千人前來哀悼。六七千人不是普通人都是名士!可見黃家巨族的眾望。江夏安陸黃家在荊州排前十名內。黃家對於闐玉石山料感興趣。”
韓滿道:“荊州前兩次大疫前有六百多萬人口,最大的巨族平均二十萬人口,其次是十萬人口的巨族,再其次是五萬人口的巨族。一萬人口的大族比比皆是。聽南陽人排序:南陽郡乃天下人口第一大郡,豫州汝南郡第二,益州永昌郡第三、揚州豫章郡第四,豫州陳國第五,豫州潁川郡第六,益州蜀郡第七,益州巴郡第八,荊州長沙郡第九,司隸河南尹包括洛陽在內僅排第十。”
韓遂道:“的確第一次聽說前十大郡是如此排序。一個二十萬人巨族,良田至少二百萬畝;十萬人巨族估計有一百萬畝田;五萬人巨族少說也有五十萬畝田。從人口來說,吾韓家算上羌民目前相當於中原最次的巨族。良田畝數和年收入已趕上中原次巨族。下年運一批於闐玉石山料和馬匹交給爾等出售。”
韓遂把蜀郡張玄帶給南陽穰縣張溫的書信交給韓滿,請其抽空去拜訪張溫。
次日,韓遂帶著東起啟程,經南陽郡魯陽縣、司隸河南尹梁縣,直達洛陽。韓遂父、母、妻、兒,以及從弟韓史、韓猛都在洛陽,一家人又團聚了。從弟韓胤去了鮦陽侯國任功曹史,從弟韓斌去年底服役。韓遂子韓韜、韓略,以及成公英和賈演子賈思四人在吳佑私塾讀書。
洛陽副總管曹奎、揚州樓總管韓易忙請揚州樓大廚做了一桌豐盛的家宴給韓遂洗塵接風,成公英和賈思也坐陪。韓韜、韓略瞪著大眼睛聚精會神地聽著父親韓遂講述白馬羌、蜀地之行、蜀錦、蜀地絲綢、荊州大族等,菜都來不及吃了,張薑子笑著提醒。
次日,在揚州樓擺宴,分幾批招待韓家派駐人員、洛陽籍雇工以及各家店鋪主,多年未見,眾人都挺想念韓遂的。
司州貿易與事務總管韓岸、副總管曹烽來見韓遂。韓岸乃韓家長安總管韓渠子;曹烽為洛陽副總管曹奎子。
韓岸道:“吾和曹烽從金城來洛陽的路上,順路拜訪了公子給的司隸京兆尹杜陵縣杜崇地址。杜家祖上乃杜周和杜延年。杜周是史上有名的酷吏、貪官,而杜延年是個好官,到杜崇這輩成普通人家了。
彼退役那年,結發妻子在建寧四年的大疫中中疫去世。熹平二年剛娶續妻,可惜彼也於熹平二年的大疫中去世了,留下一子杜畿(jī)。
杜畿本年十三歲多,吾等臨走時杜畿送吾。聽杜畿說,其後母很凶狠,但杜畿很孝順,對後母如母。看在杜崇是公子服役時的屬下,吾代表韓家給其留了一萬錢和金城地址名刺。
第二個拜訪的是司隸河內郡修武縣張承,乃公子太學毛詩班同窗。張承乃前漢朝開國功臣張良之後。張家乃河內郡望族。子張戩,父張延,兄張範,弟張昭、伯祖父張協、張協子張岱。張延乃桓帝時司徒張歆之子,張協乃張歆弟也。張家對馬匹有需求。
第三個拜訪的是司隸河內郡林慮縣楊鳳,乃公子服役時的下屬。會武藝,家貧,退役後回家辦了武藝私塾,收學徒養家湖口。吾代表韓家給其留了一萬錢和金城地址名刺。”
韓遂道:“張承在太學讀書時沉默寡言,原來是張良之後。前些日子在成都見到的張常也是張良後裔。幾年前妻兄張普提到的前鹽官道家大師張陵也是張良後代。看來張良後人並不集中在某地,而是分布在多地郡縣也。”,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