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置鞬之子遷金城,高奴凝膏漂洧水(2 / 2)

三國驍雄韓遂 姚戎 4896 字 10個月前

次日,韓遂派東起持一枚部曲調兵符和一封信速去趟夏陽,找韓家夏陽總管韓逢調十名武藝好的部曲來定陽南門外十五裡找王皓,護送王浩父子二子到金城新地,一路不得有閃失。

韓遂帶著拓跋銀和殷穀退掉客棧住房,出城北門向西北方向去高奴縣延安市找凝膏。韓遂辭官一身輕,又回到自由自在的愜意之境。

聽韓遂要找凝膏,殷穀稱見過,高奴、定陽、雕陽三縣的人打小就知道這玩意,家家用來點燈鐙。

殷穀小小年記隨殷華走東闖西的,點燈是每日夜晚必做的事,對燈知曉頗多,向韓遂侃侃而談:“燈具按材質有陶燈、鐵燈、石燈、銅燈、青銅燈、銀燈、金燈、錫燈、木燈、竹燈、玉燈、琉璃燈、泥燈等等。按型狀有畜型燈、人傭燈、多枝燈、器皿燈等等。

有錢人家用蜜蠟點燈。一般人家用麻、胡麻、炭、生畜脂膏,有角生畜炸取的叫脂,無角生畜炸取的稱膏。窮人家用柴禾薪束、樹皮、木粉、木蓼灌木等。大廳所用的蠟內芯用蘆葦,裹布,注入蜂蠟,外塗蜂蠟,稱之為庭燎。家蠟燈大都用燈心草乾莖做芯。

相比之下,吾上郡的夜晚可比彆的郡強多了,夜晚,不論富人、窮人,家家都點凝膏。這凝膏漂浮在洧水河麵,常年有船夫用長麻布或漏鬥布在水麵打撈,然後賣給凝膏商人。”

韓遂問:“凝膏還可做何用?可否用做止血?”

殷穀道:“上郡大戶人家用來炊飯、取暖、潤皮革以防水、潤滑車軸等。曾聽說有的娃母覆在娃傷口止血,但絕大多數人都不敢把這黑粘物塗在傷口。倒是覆在跌打淤傷上據說有效。”

韓遂估摸著曹桃婓的七首神明膏除凝膏外尚有其它草藥,單靠凝膏看來不能有神膏治箭傷的效果,如果凝膏止血效果好,這一帶的人肯定早就用了。七首或許還有六種藥混合配製而成的。

三人到達高奴縣城,見漢軍看押著不少鮮卑俘虜在運磚加高城牆,韓遂向押卒打聽,原來是鮮卑置鞬部落的戰俘。看來高奴縣雖不是前線,也在做戰事準備,或許哪天鮮卑軍就攻到城下。韓遂等進城找客棧住下。

次日一早,韓遂帶拓跋銀和殷穀逛街找凝膏商人。不一會,還真找到一條街上有十幾個店鋪賣凝膏,均用大、中、小三種陶罐盛裝。大罐內凝膏淨重十斤,中罐五斤、小罐一斤。如自帶罐,還有散裝的供貨。

韓遂頭回見到有這麼多黑色凝膏,很是好奇,讓店主點火試凝膏,店主一看韓遂就是外地人,告訴韓遂店裡和附近緊火,官府也會巡查。

韓遂出店,讓殷穀再進最大的店家去砍價,如價低,每年購一萬斤,高奴南部洛水碼頭交貨。

殷穀是本地口音,見多識廣的店主一看殷穀就不是普通的跟班,屬於那種大族精明強乾、閱曆良多的高級小廝。見這娃一出手要一年一千斤,店主開價九十錢一斤。

市麵上一般庶民一次買一斤回家點燈,價一百一十錢,稍寬裕的家戶一年開銷約四百四十錢。

殷穀又加一千斤,店主又降價五錢,最後聽說一萬斤,店主知道遇到大客了,忙一口價四十錢一斤。

殷穀出店和韓遂商議,韓遂估計還能找到更便宜的賣家,讓殷穀留在高奴縣摸清行情,需要知道這貨在高奴縣一年能有多少量可供韓家,韓家畢竟是突然插進來的大買家。韓家根據供量再來考慮怎麼用,哪些人用。

三人又去拜訪陶燈店,訂購一千個較好的陶燈,每個一百錢。

本年先購十斤裝陶罐一萬斤不變,共一千個陶罐,合約可簽,辦妥後持韓遂的信去夏陽調船,再去長安取錢,讓長安總管韓渠派人押送錢到洛水碼頭取貨。殷穀答應留下辦成後跟貨船回金城。

韓遂也是想曆練一下殷穀這娃,看樣子是個人才,畢竟是跟隨已故太守殷華多年。,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