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鴻都門滲入官場,北地弩射殺和連(2 / 2)

三國驍雄韓遂 姚戎 6714 字 12個月前

此事餘波未平,或受宦官之壓,司徒陳耽三月被免,在家閒賦七年的袁隗本年初剛任太常,旋改任司徒,接替陳耽。

直到十月,親宦官的許戫被免去太尉,回鄉揚州吳郡陽羨縣了,以太常楊賜為太尉。士族終獲全勝。

司空張濟豫州汝南郡細陽縣人,乃秦漢之際張耳後人,仍任司空,未受衝擊。

此外,朝廷最近有較大官職變動。

朱儁因平定交州之功,從交州刺史調入京師任諫議大夫。

荊州南陽太守劉焉入朝任宗正,聖上母董太後姊姊之子張忠接任南陽太守。

曹操父曹嵩的司隸校尉任期滿去職,豫州潁川郡陽翟縣人郭鴻接任。曹操叔伯曹鼎出任冀州河間國國相。

洛陽令徐循中役去世,揚州廬江郡舒縣周異接任洛陽令。河南尹仍是華鬆。

議郎荊州江夏安陸黃琬出京接任青州刺史。

長水校尉臧旻出京接任中山國國相。

特大消息是尚書郎橋瑁出任兗州刺史了。

韓遂還注意到引弓門客東漢陽的信報稱從不入仕的閻忠舉孝廉入京為郎,轉而出任冀州安平國信都縣縣令。

韓遂點評,聖上的意思是對士族、外戚、宦官在各地為官的不法子弟進行一次掃除,各抓一些才是正確的做法。但許戫、張濟為討好宦官和外戚,隻抓士族子弟,豈能逃過士族官吏的報複打擊?

曹操隻是一個小小的議郎,一出手就扳倒太尉,以救命之恩換得二十六位議郎同行的誇讚,這二十六位可都是任過太守等二千石的高官。

曹操這廝又一次輕輕鬆鬆地揚名天下了,久之必得朝廷重用。

許戫的家鄉揚州吳郡陽羨縣在茅山南,離茅山很近,許氏必為吳郡大族。看來揚州大族鬥不過中原大族,更何況與宦官同流者必遭士家大族圍攻。

韓遂當年服役參加朔方之戰時,郭鴻時任五原太守,鎮守邊郡。

韓遂在太學讀書時,陳耽出任過太學博士祭酒(校長),太學諸生對其頗有好感,可惜死於宦官之手。

司空張濟為張耳後人,張耳是戰國張儀的後人,張濟想必與安定烏氏張基、張縱、張橫同祖了,同族中有人任司空,不可小視烏氏縣張氏。

橋瑁竟從尚書郎一躍成為兗州刺史,升遷之快真乃匪夷所思。聖上是在從士家大族中選拔新秀。

橋瑁雖為豫州梁國睢陽縣橋家公子,然這樣一位浪蕩子弟能否勝任刺史,實在令人擔憂。不過做為酒友,幫辦點事是可以的。

閻忠不是發誓不解禁錮絕不出仕,怎麼一舉孝廉就出來了?信都縣縣城外到處是太平道徒,未必是個好去處。

韓遂寫信給為護妻女滯留在兗州東郡東阿縣的成公英,讓成公英持信去拜訪兗州刺史橋瑁。

得到橋瑁的保護,成公英可帶妻女儘快撤回金城,諒安定烏氏張家不會過份為難成公英妻女。

這天洗沐日,韓家種植手韓粟邀請韓遂、韓理、韓橋、劉崖、魯賢、臧鎮、摯琦等到允吾韓府,商談粟米田地力問題。

韓粟道:“雖然每年投入六千萬錢挖河泥摻土,上牲畜和人糞,但新地的田地太大,攤到每畝地隻有五十多錢。

加上這一帶人畜數遠少於畝數,故補充地力僅靠六千萬錢或再加錢是無用的,需要另想辦法。

吾就此拜訪過武威、隴西等郡的大族的種植手們,彼等建議粟米與豆輪種,豆根可增地力。

本年秋收方城地下倉窖和浩亹縣塢堡地下倉窖已儲滿粟米,建議下年新地粟米田全部改為種豆一年,累年留下的豆種足夠春種所用。

畝產可達五石,五石豆市價等同三石粟米,故種豆不虧。

考慮到馬匹也可食用豆,豆曬乾後易長期儲存,也可製豆豉(chi)等食用。”

韓遂和韓理、韓橋商議後決定采納,讓韓理、韓橋、韓粟等提前準備。

下年如輪種豆,秋收收成的豆可望達四百九十五萬石左右,存儲地需提前安排。

鐘羌地四個塢堡的地下倉窖,每個塢堡可儲五十萬石,共可儲二百萬石豆。

下年方城取一百多萬石粟米支付燒當羌勞力,空出的方城地下倉窖可儲一百萬石豆。新地塢堡地下倉窖可儲五十萬石豆。

向夏陽、雍縣、狄道、張掖居延屬國、安定屬國五地的大塢堡以及長離川的小塢堡各調去五萬石豆。

向鐘羌地四鄉各撥二千萬錢,共計八千萬錢。在每個鄉的大塢堡旁各建一個小方城,每個小方城建一百個地下倉窖,每個窖可儲一萬石粟米或豆。

所餘一百一十五萬石豆,分儲入小方城。下年底仍有近三百石的儲力的空置地下倉窖。

下年給各地馬匹、耕牛定豆食量,補精飼料。,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