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遂現任的上計掾的職位比上次出仕所任的戶曹掾輕鬆多了。上計府吏們精通業務,除大事找韓遂商定外,一般事務平日裡正常運作。
一晃到了八月初秋收。燒當羌勞力開進新地收割豆子。
各地傳來的消息本年是大漢全境是大有年,五穀豐收,得益於夏初大旱各家莊苑和農戶的澆灌和夏秋之間的幾場大雨。
粟米市價從夏初的三百三十錢一石回落到一百一十錢,出售無利。
韓家從西鎮方城地下倉窖儲存的六百萬石粟米中要取出一百一十五萬零八百石支付給燒當羌雇傭勞力的勞力費。
另取出五十萬石粟米分彆調入新地塢堡地下倉窖十萬石,鐘羌地四個塢堡各十萬石。
又取出五十四萬石粟米移到新地各家地下倉窖中做下年的口糧。
西鎮方城六百個粟米專用地下倉窖空出二百一十九個,粟米餘三百八十萬九千二百石。
新地良田豆子共收獲四百九十五萬四千三百六十石。
新地每人每年分配一石豆,減一石粟米,共撥出三萬石入各家地下倉窖。
西鎮方城地下倉窖儲入一百七十七萬四千三百六十石豆,有一個窖未滿;新地塢堡地下倉窖儲入四十萬石豆;鐘羌地四個塢堡儲入一百六十萬石豆;鐘羌地四個塢堡旁新建的小方城的一百個地下倉窖儲入一百萬石豆。
調往夏陽大塢堡和長離川的小塢堡各四萬石豆;雍縣大塢堡、狄道大塢堡各二萬石豆;浩亹、張掖居延屬國、安定屬國三地的大塢堡各一萬石豆。
西鎮方城六百個粟米專用地下倉窖尚空著四十一個。
給新地二萬二千八百頭耕牛每個每年配四石豆。給鐘羌地馬、驢、騾每匹每年配給二石豆。
上年底,除去賣掉的二萬匹,鐘羌地馬、驢、騾約八萬匹。新地和鐘羌地的人和畜一年消耗頗多,每年有增。
新地和鐘羌地儲存的豆可用數年,屆時,新地的粟米地再輪種一次豆子,地力恰好得到補充。
這天,韓遂在上計府辦公事,突然大廳劇烈晃動,府內眾人慌忙跑出府到大街上。
隻見允吾全城的人都跑出房屋了,街上到處是人,都在驚恐地喊道:“地震了!地震了!”
下午,傳來噩耗,地震導致黃河水溢出,河水犯岸二十裡,大水淹入允吾縣東麵的本郡金城縣縣城。
太守陳懿帶著允吾縣的官民向東去救金城縣,韓遂帶著上計府的官吏也跟著去了。
水來的快,退的也快。水退之後,物已非物,人已非人,全城一片狼藉破敗的景象。
從周邊趕來的人眾立刻衝進去救人。
全城瞬間水深沒過胸部,金城縣縣長虞文跑出縣府在街上趟水時不幸摔倒嗆水淹亡了。
縣府主要官員中金城縣縣長虞文、金城縣縣尉解瑗、金城縣功曹成公燁三人死亡。
金城縣縣丞羅溫,金城縣五官掾韓鏨,金城縣主簿邊波尚活著,被抬往允吾。
金城縣縣城周邊及黃河兩岸的田地和莊苑大都是樊家的,河水溢出使樊家受到重創。
樊家人口損失五成,隻剩七百五十五人,不會遊泳的老人、婦人、孩娃大都喪命於水中。
樊家在金城縣的一萬畝良田全部被毀,房屋全部倒塌或無法居住,地下儲糧倉窖全部進了汙水不能食用。
牛和馬會遊泳,隻損失一半,還剩約一百頭牛和二百匹馬。
樊家族長樊東、樊東子樊稠之子樊猛、樊稠弟樊密、樊密子樊京等都還活著。樊稠在漢軍任職不在家。
金城縣散農戶在偏遠之處,田地勢高於黃河兩岸平原,故反而無甚損失,也算是貧窮的幸運了。
陳懿回到允吾,號召金城其它十八家望族出手相助。
陳懿算了一賬,要恢複金城縣和縣城及樊家需要:
糧食一萬八千石,茅屋八百間價值八百萬錢,牛一百頭價值一百五十萬錢,縣城和縣府修複等需一億錢,安葬費一千萬錢。
韓遂和邊家把樊家剩餘人員全部接到浩亹縣韓家莊苑和榆中縣邊家莊苑臨時分散到各戶居住。
韓家出一萬石粟米,三千萬錢。
麴家出五千石糧,二千萬錢。
邊家出三千石糧,一千六百萬錢。
郭家出八百萬錢。
趙家、成家、成公家、田家、陽家、蔣家、閻家七家各出四百萬錢。
江家、池家、馬家、淳於家、竇家、毛家、張家七家各出二百萬錢。
郡府和各縣府出三百五十萬錢。
合計一億一千九百五十萬錢。太守陳懿很快收齊這錢,向金城和周邊雇用勞工修複金城縣,購買耕牛贈送樊家。
樊家族長樊東身體恢複後到各家登門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