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水校尉營要上戰場,朝廷把袁術從長水校尉調為折從校尉,負責募兵等雜事。
賈詡病好後,來京不知通過何人謀得太尉楊賜太尉府的太尉屬吏職位。
楊賜數年前時任司徒,上書提醒聖上解散太平道,當時聖上沒在意。
涼州刺史梁鵠征召任武威太守的吾伯父(黃俊)去漢陽郡冀縣報到,可能負責涼州緊急籌集軍需供中原的漢軍,任命武威郡丞張雅暫代武威太守。
朝廷外放吾任酒泉太守,近日就要出發赴任了。
朝廷還采納了皇甫嵩和中常侍呂強的建議,解除禁錮,赦免天下禁錮之人。
聖上拿出私藏錢和西園廄馬賜給將士。
朝廷任命尚書盧植為北中郎將,扶風都尉皇甫嵩為左中郎將、諫議大夫都亭侯朱儁為右中郎將,各持節,調發精兵分擊黃巾賊。
第一路大軍,盧植率副手護烏桓中郎將宗員、護烏桓校尉公綦稠、河東太守董卓、河內太守丁從、射聲校尉孟益、步兵校尉張晏、長水校尉徐榮,前往冀州平定黃巾賊。
盧植軍分得射聲、步兵、長水三校二千一百兵,河東五千漢胡軍、河內五千漢軍、冀州中部和南部潰逃出來的漢軍。已在河內郡彙合後先行出發了。
宗員和公綦稠率烏桓騎兵一萬五千八百騎。
宗員護烏桓大營漢軍二千騎,烏桓營一千騎從幽州南下,經冀州勃海郡,與盧植軍彙合。
這路大軍合計三萬零九百兵卒。
第二路大軍,禦史中丞趙舍帶侍禦史張納、韓馥、劉岱等,以及羽林左監許永、羽林右監遊殷等從並州北部繞道前往冀州河間國、中山國等地招募鄉兵,聯合幽州漢軍,從北向南攻擊冀州北部黃巾賊。
兵力計劃有羽林左、右騎共一千二百騎,冀州北部逃到幽州的漢軍數千,鄉兵一萬。
第三路大軍,幽州破虜校尉鄒靖率一萬幽州漢軍,招募幽州鄉兵一萬,聯合禦史中丞趙舍的第二路大軍,從北向南左右夾擊冀州北部黃巾賊。
第四路大軍,朱儁帶新任的河南尹徐灌、屯騎校尉蓋升等已出發前往豫州潁川郡。兵力有九千河南漢軍、屯騎校尉七百騎。
朱儁已派人回家鄉招募當年平叛交州的鄉兵五千、佐軍司馬孫堅自招兵。
第五路大軍,皇甫嵩正在等從扶風、馮翊、京兆三輔抽調來的一萬九千漢軍,同時已向涼州等地招募精壯之士。
待湊齊三萬人後,即刻率越騎校尉何苗、謁者仆射皇甫酈等前往豫州潁川郡,與朱儁及豫州漢軍合擊豫州潁川、汝南、陳國三郡國的黃巾賊。
第六路大軍,騎都尉曹操率司隸弘農郡五千漢軍騎兵配合皇甫嵩、朱儁攻擊潁川的黃巾賊。
第七路大軍,荊州刺史徐璆督荊州漢軍攻擊本州的黃巾賊。
第八路大軍,徐州刺史陳溫督徐州漢軍攻擊本州的黃巾賊。
第九路大軍,青州刺史黃琬督青州漢軍攻擊本州的黃巾賊。
第十路大軍,兗州刺史橋瑁督兗州漢軍攻擊本州的黃巾賊。
第十一路大軍,幽州刺史郭勳、漢軍將軍耿祉等率四萬五千漢軍向北方集中,防禦幽州北部的鮮卑。
第十二路大軍,並州刺史宋果、度遼將軍郭騫、護匈奴中郎將王柔等率並州漢軍頻繁調動,牽製太行山的道眾,同時防守北方。
第十三路大軍,豫州刺史王允督豫州漢軍配合皇甫嵩和朱儁二軍平叛,並固守陳國和汝南東部。
第十四路大軍,揚州刺史巴袛督揚州漢軍攻擊本州的黃巾賊。
從涼州、益州、司隸大量征調民夫、車輛和糧草向洛陽運送,再由洛陽運往前線各軍。”
韓遂當年西域貿易時,在龜茲之戰中與彆部司馬耿祉並肩作戰過,那年耿祉傷好後升遷接替任涉任輪台都尉。
韓遂問:“馬元義被捕,黃巾賊第三路荊州、揚州六方不能到鄴城,隻靠第四路豫州七方、第五路荊州六方、第六路兗州一方很難攻入洛陽。
張角隻有放棄占冀州之策,立刻轉而攻鄴城、河內,方有可能攻破洛陽。
最奇怪的是為何不調青州六方入兗州?和告密的青州濟南國人唐周或有關係。”
點頭讚同韓遂,黃衍道:“張角冀州主力並未轉攻河內,據說在冀州攻城掠地。”
韓遂道:“漢軍司隸精銳儘出,張角必敗矣。”
韓遂又問:“失守的是哪二十八郡?”
黃衍道:“隻從逃回洛陽的官吏傳聞,有些郡國可能並未完全失守。
大致是冀州巨鹿郡、安平國、清河國、魏郡、常山國、中山國、河間國、趙國、勃海郡;
袞州東郡;
徐州東海郡;
青州濟南國、樂安國、北海國、齊國;
豫州潁川郡、汝南郡、梁國、沛國、陳國、魯國;
揚州會稽郡、吳郡;幽州涿郡;
荊州長沙郡、零陵郡、桂陽郡、南陽郡。”
韓遂道:“天下士人期望朝廷解除緊錮和鏟除宦官的二個訴求終於實現了一個,竟非要等到如此境地才肯放手。
鏟除宦官則天下才能大安,吾恰有一封金城太守參免宦官子弟縣長的申報書,需要送到朝中可靠大臣手中,元生(黃衍)有何建議?”
黃衍笑道:“文約(韓遂)要成天下望族的英雄,吾怎敢不助力乎。鏟除宦官唯大將軍何進可為之。
袁術任折衝校尉,住兵營管所募新兵,恐難見到。
袁紹現任大將軍何進府掾,汝明晚陪汝去袁府拜會袁紹,通過袁紹引見何進。
大將軍正在網羅人才,以兄涼州大人的身份,大將軍必有耳聞,或許挽留大人,任為大官也未必不可。”
二人擊掌,心領神會一笑。,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