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降的五百役卒不放回家,送到令居護羌校尉大本營受訓。訓練成步弓手後,移交給代理隴西太守李參,做李參的部卒。
加上隨李參歸降的狄道城中的二千軍卒,李參部達二千五百人。
調隴西漢軍中韓家人韓柄、韓逸、韓修、韓定、韓球出任李參部的曲長,各管五百兵。
五人原為韓家在隴西服役之人,在隴西駐軍中已任屯將。
一千三百人駐守狄道縣。安故縣、鄣縣、首陽縣、襄武縣、龍桑城、索西城各駐防二百人。
李參部不獨立成軍,統歸韓遂部節製。
留守狄道的軍師成公英處理占領各縣後的事務累病了,告假返回允吾家中養病。
軍師府參軍曹奎、曹倪、曹餘、曹葉四人來冀城隨韓遂。
韓遂和王國商議後決定,下年出重兵攻取陳倉,大舉進攻三輔,占領長安。
前將軍董卓所部駐守右扶風郡郿縣,將是聯軍挺進三輔的首要對手,但聯軍已占據董卓的家鄉臨洮縣,董卓家族之人儘在聯軍手中。
韓遂請來聯軍探部總管韓橋和代理隴西太守李參,請李參寫信給前將軍董卓,申明聯軍鏟除宦官的倡義。
韓遂知道董卓這人不會屈居人下投奔聯軍,也對彼無甚好感,但為緩解聯軍的壓力,有必要寫信給董卓。至於董卓收到信做何回響就不得而知了。
密信寫好,交給韓橋,派人到董卓家鄉臨洮縣找董卓的家族之人去郿縣給董卓送信。
送走韓橋和李參,王國提出今年尚有半年無事,不如順勢拿下安定、北地、武都三郡。
韓遂堅持反對,耐心地解釋道:“其一,北地郡漢軍所占據的領地與鮮卑相鄰,如聯軍占據就要分兵防禦鮮卑,也就是占了北地郡也得不到更多的兵,還會減少機動兵力。在防禦鮮卑這點上,官軍與聯軍是共同的,因此,不如暫不占領北地郡。
其二,安定郡南部,對於三輔的漢軍成了拖累,如果聯軍占領之,三輔的官軍壓力反而減輕了,因此不如暫不占領。
其三,對於武都郡,乃四戰之地,一旦聯軍占領,聯軍就要麵臨三輔、漢中、益州三麵的官軍圍攻。故,不如暫不占據。
其四,目前金城以外的漢望族仍在觀望,金城稍有能力的官吏已快用儘,聯軍缺少合適的、忠誠可靠的縣長等坐鎮一方的官吏。如果選人不當,派去的縣長胡作非為或管不住下屬,占領的縣城庶民和望族必會反抗,勢必樹新敵,反而不如不占領。
其五,聯軍如果占安定、北地、武都三郡,整個涼州脫離朝廷,朝中個彆主張放棄涼州的大臣會跳出來扇動聖上。而涼州從大漢分離出去,整個涼州的望族、庶民、部落都無法接受,勢必積怨於聯軍。”
王國恍然大悟,盛讚韓遂大智,完全同意了韓遂之議。
王國又提出給自己將軍起個名號,叫“合眾將軍”,韓遂附和誇讚。王國見得到韓遂的支持很是高興,發邀,請各路首領聚到冀城,當眾宣布這個新名號。
雕零赤說服了隴西鄣縣先零羌首領雕零迭,帶來見王國、韓遂。雕零迭部落可出兵六百騎。但雕零赤未說服安定屬國先零羌首領雕零節。
韓理陪同金城休屠各胡首領金方來見王國、韓遂,金方在韓理說服下答應起事。金方可出兵四百四十騎。韓理未說服金城貲胡首領檀柘。
無戰事時,雕零迭部和金方部仍駐守各自的大本營。
陸續到場的共有三十六部:
第一部:隴西郡狄道北義從胡王國部
第二部:韓遂部,包括了酒泉黃衍部和隴西李參部
第三部:漢陽郡馬騰部
第四部:隴西郡枹罕義從胡宋建部
第五部:北地郡先零羌零堅部
第六部:漢陽郡先零羌雕零赤部
第七部:隴西郡鄣縣先零羌雕零迭部
第八部:金城郡休屠各胡金方
第九部:隴西郡大夏縣罕羌滇木部
第十部:安定郡休屠各胡郝寬部
第十一部:安定郡東羌奴零參部
第十二部:漢陽郡先零羌滇吾部
第十三部:上郡沈氐羌滇韋部
第十四部:上郡牢姐羌良熙部
第十五部:上郡虔人羌王奎部
第十六部:上郡零吾羌封乾部
第十七部:上郡馬蘭羌滇甫部
第十八部:上郡新平羌雷敦部
第十九部:北地郡盧水胡彭格部
第二十部:金城郡湟中盧水胡伊德部
第二十一部:司隸右扶風郡隃麋縣氐部落齊予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