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孫堅攻占洛陽城,袁術騙得幽州騎(2 / 2)

三國驍雄韓遂 姚戎 6180 字 10個月前

孫堅占領洛陽西的穀城、函穀關。洛陽令諸於退往函穀關關內。

洛陽一片殘破瓦礫,百裡無人煙。孫堅派兵清掃漢室宗廟,用太牢之禮祭祀。

又平塞被盜之諸陵,於城南甄官井下獲得傳國玉璽。

中平六年,何進被宦官所殺,京師大亂,玉璽丟失。

孫堅分兵出函穀關,過弘農郡新安縣,抵近黽池縣。

董卓對長史劉艾說,關東諸將屢敗矣,奈何不了吾也。征涼州聯軍時,唯孫堅能與吾同略,諸將軍宜慎之。

董卓使東中郎將董越屯弘農郡黽池縣,中郎將段煨屯弘農郡華陰縣,中郎將牛輔屯河東郡安邑縣,其餘中郎將、校尉布在諸縣,以禦山東盟軍。董卓車駕入長安。

周昂、周喁二人之兄周昕上年在任丹陽太守,曾和駐守揚州九江郡壽春縣的揚州刺史陳溫一同補給曹操派到揚州募兵的夏侯惇四千丹陽兵。

陳溫向曹操補兵後守城兵力不足,被袁紹任命的揚州刺史袁遺帶豫州汝南汝陽袁家部曲襲占壽春,九江太守邊讓棄官回家陳留。

陳溫跑到九江郡合肥縣繼續在任揚州刺史。

袁術表徐州下邳國名人陳球長子陳瑀為揚州刺史。

丹陽太守周昕與袁術相惡,袁術上表孫堅妻弟騎都尉吳景領丹陽太守,率孫堅大部分留守陽城的兵馬,穿越豫州的潁川郡、汝南郡,揚州的廬江郡,攻丹陽的周昕。

袁術不同意袁紹擁立劉虞為帝,與袁紹交惡。

袁紹私任命揚州會稽郡人周喁日禺,禺為豫州刺史,搶奪袁術任命的豫州刺史孫堅的地盤。

又命周喁兄周昂從丹陽郡郡府宛陵縣縣城抽兵向西北急進,率兵襲擊孫堅的治所陽城。

孫堅陽城守軍被吳景帶走大部分,周昂攻占了陽城。

周昕向曹操補兵和周昂帶走一半兵力後,守備丹陽郡郡府宛陵縣縣城的兵力不足,被吳景奪取了丹陽郡。周昕棄城回家鄉會稽郡。

袁術、孫堅丟掉陽城,得到丹陽郡,袁紹得到揚州九江郡壽春縣和豫州潁川郡陽城縣。

孫堅留下朱儁鎮守洛陽,率全軍回師魯陽。

又報,年初,幽州牧劉虞久無朝廷音信,派幽州右北平郡無終縣庶民田疇出使長安。

田疇自選家客二十騎,過居庸關,出邊塞,順著陰山南,直奔並州朔方郡,走小道,竟到了長安,完成了使命。

朝廷下詔任命田疇為騎都尉,田疇不受。

帝欲東歸洛陽,偷偷派劉虞子侍中劉和潛出武關,去幽州找父劉虞來救帝。劉和出武關抵達南陽郡宛城,被袁術扣留。

袁術另派親信使者去見劉虞,說要一起派兵西進去接帝東歸。

劉虞於是派遣數千騎兵到達南陽,而袁術竟留下自用,不予派遣。

之前,劉虞部將奮武將軍薊侯公孫瓚看出袁術耍詐,阻止之,但劉虞不聽,公孫瓚就偷偷派人勸袁術扣留劉和,並吞並劉虞派去的部隊。

劉虞知後與公孫瓚的怨恨加深了。如此一來,劉虞所部精銳騎兵減少了。

公孫瓚派從弟公孫越,率領一千騎兵去南陽與袁術聯盟。

韓遂看到信報上會稽郡人周昂的名字,想起周昂是當年在太學讀書時毛詩班的同窗。

袁術得數千幽州精騎又得公孫越千騎,戰力定會猛增。

韓遂納悶,數千幽州騎兵走何道路到達南陽?如穿越韓馥的冀州,必被袁紹和韓馥扣留。

還有一可能,從幽州走海路,到達劉虞家鄉徐州東海郡國,再從東海郡國,穿過豫州沛國、豫州汝南郡,到達南陽郡。

為了證實這一猜想,韓遂查有關徐州的信報和羊皮地圖。

在任東海王是漢室宗親劉祗。而劉虞的先祖,恰是曾為本朝開國光武帝長子廢太子的東海恭王劉強劉彊。東海王王位經劉政、劉肅、劉臻等,傳到劉祗。

故劉虞的騎兵受劉祗關照可通過東海郡國,避開徐州刺史陶謙的治所下邳國,從東海郡國最西端的戚縣直接進入豫州沛國。

韓遂再查,現任沛相正是豫州汝南郡汝陽縣袁術家族之人袁忠,可為袁術接應幽州騎兵通過沛國。

由此,韓遂更加確信,劉虞運兵路線是走海道。所需的數百艘大船或得到沿海漢室宗親的私家船隊的支持。

韓遂歎乎,劉虞乃光武帝長子一脈,德望和軍力乃漢室宗親之首,劉虞如稱帝,袁術或也另立一帝,三帝並立,天下更亂矣。,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