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與公孫瓚任命的青州刺史田楷鎮撫青州有功,劉備從試守平原縣縣令升遷為平原相。
據說,劉備手下有三員猛將,以河東郡解縣人關羽、涿郡人張飛為彆部司馬,以常山國真定縣人趙雲掌管騎兵。
韓遂歎惜,盟軍畏縮,孫堅以孤軍殺入洛陽,擊垮董卓大軍,真乃將才也,可惜身先死矣。孫堅戰死看似意外,或許人為。
孫堅得傳國玉璽,袁術奪之數次擊敗董卓,占領洛陽反攻荊州欲奪回劉表占據的長沙郡擊敗袁紹之將周昂於陽城。
諸如此類之事件,足以得罪周邊所有權貴,此番不死,出事也是遲早的。
劉焉連益州尚未一統就想稱帝未免太急了些。
韓遂命探部韓橋與留在朝廷的劉焉長子劉範暗中取得聯係,另外令探部副總管田敏儘快弄清韓家在各州留守人士的狀況。
劉備擁有一郡國和三猛將,能否在平原國立足長久尚難料定。
接近年底,聯軍各郡縣有關官吏彙集到冀城聯軍督護府做本年底的對賬:
收入:
上年底,錢庫虧空全部由韓家一次填補,糧庫結餘九萬三千一百三十八石粟米。
本年征調仍為征糧不征錢。
從臨羌縣韓家,金城郡十縣,漢陽郡渭水北部七縣,漢陽郡渭水南部二縣和渭水東岸的獂道縣,隴西郡中部五縣,漢安郡汧縣、隃麋縣,安定郡高平縣的望族共征調一百七十五萬石粟米。允吾縣、狄道縣、冀縣比其它縣多貢獻一倍。
不種粟米的望族需到市場去買粟米繳征調費。
各縣韓家共需支付三十八萬石粟米,免征,抵消部分韓家給聯軍的墊付。
武威郡祖厲縣人口略有恢複,仍不征調。
馬騰軍及東羌軍擁有八縣。宋建河首平漢王國擁有四縣和狄道縣北部。張橫、楊秋、梁興各擁有二縣。馬玩、成宜各擁有一縣。
酒泉郡、武威郡、張掖郡、張掖居延屬國、張掖屬國、西域和敦煌郡自治,聯軍不征調。
支出:
糧食儲運費預留二千四百斤西域金幣。
在允吾療部,五百傷兵已康複,三百兵歸隊,發放給二百兵傷殘費二百六十七斤西域金幣。
本年新收治滅北三羌而受傷的六千名傷兵。
六千傷兵和四千陣亡兵卒,共計支付一萬七千三百三十四斤西域金幣。
另撥五萬石粟米和五千斤西域金幣給療部總管郭憲做一年的製藥費、治療費、雜支費、傷兵口糧購買費、二百男女醫護工錢和口糧購買費。
上年底撥錢定製的軍衣物六萬八千一百五十九套已發放,不包括自治的數萬聯軍兵卒。
不計黃衍的酒泉郡各縣,含武威郡祖厲縣,聯軍所占二十九縣,共計支付縣府雜支費九千六百六十七斤西域金幣。
支付金城太守府、漢陽太守府、隴西太守府、聯軍督護府、聯軍探部雜支費合計二千三百三十三斤西域金幣。
所有非首領級的百騎長、屯將、副千騎長、千騎長、彆部司馬、都尉、校尉、部落大將級約八百人,共計支出五千三百三十四斤西域金幣。戰事獎價值五千三百三十四斤黃金的財寶。
支付太守韓理、李參、尹嘉三人年薪共計支付二千四百斤西域金幣。
聯軍不支付酒泉郡、武威郡、張掖郡、張掖居延屬國、張掖屬國、西域和敦煌郡的錢糧,由韓家支付。
聯軍首領新增九位,包括韓遂,共計十九位聯軍首領,共支出年薪一萬五千二百斤西域金幣。
不計夏陽韓家軍,去除死傷一萬人,增加康複歸隊傷兵三百人,九部落入軍八千人,北三羌降兵補充到韓家軍三千人,長離川三千零五十四名少年羌騎加入,聯軍合計七萬二千五百一十三名軍兵。
支付兵卒養家費四萬八千三百三十二斤西域金幣,和一百三十萬零五千二百三十四石糧食。
購下年用的軍衣物七萬二千五百一十三套。共計支付一萬六千九百二十斤西域金幣,委托枹罕宋家製衣或外購。
除衣物外,所有支出賬目都是年底支付本年的錢,和本年支出的糧食。
粟米市價仍為幾十萬董卓小錢一石,麥、豆價約為粟米價的四成。
粟米與金同價,即一斤黃金或西域金幣能買到與以前相同的五十石粟米。
最終賬目,錢庫空虧十二萬五千一百八十七斤西域金幣和價值五千三百三十四斤黃金的財寶,糧庫結餘十萬七千九百零四石粟米。
韓家用二千一百五十八斤西域金幣兌換結餘的十萬七千九百零四石粟米運往允吾韓家糧庫。
仍由韓家補上錢庫空虧,韓家淨付十二萬三千零二十九斤西域金幣和價值五千三百三十四斤黃金的財寶。
聯軍錢庫和糧庫平賬了,錢庫為零,糧庫餘糧為零。
韓遂提出合並韓家和聯軍的賬本,遭到韓家要員的一致反對,隻好暫作罷。
聯軍多年虧損,全靠韓家錢糧支撐,韓家上下怨言不斷。
好在聯軍已連續兩年未從韓家支借征調額度之外的粟米,韓家的粟米庫存銳減的勢頭得以緩解。,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