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雍州刺史封官吏,漢陽冀城建牧府(2 / 2)

三國驍雄韓遂 姚戎 7777 字 10個月前

侯允出自敦煌郡望族侯氏家族。

陰夏出自敦煌郡望族陰氏家族。

闞威出自敦煌郡望族闞氏家族。

郭運出自敦煌郡望族郭氏家族。

謝楚出自敦煌郡望族謝氏家族。

馬途出自敦煌郡望族馬氏家族。

竇開出自敦煌郡望族竇氏家族。

田駿出自敦煌郡望族田氏家族。

孟慶出自敦煌郡望族孟氏家族。

洪烈出自敦煌郡望族洪氏家族,敦煌洪氏原姓共,洪烈父共普乃長樂從官史,建寧元年公元168年“九月辛亥政變”的主要參與者之一,永漢元年公元189年舉家族遷往敦煌,為避禍,改姓洪。

韓遂回到允吾。

十數日後,梁興派飛騎來報,朝廷派光祿勳鄧泉屬下的新任的左中郎將李固、中郎楊宣等來到冀城,帶來朝廷詔書,詔書任命京兆杜陵縣人韋端為涼州牧。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涼州刺史張則轉任度遼將軍,涼州刺史治所設在武都郡下辨縣縣城。

初平三年,王允當政時,朝廷曾任命種劭為涼州刺史,但種劭還未就任就發生李傕等攻長安,種劭父太常種拂戰死,種劭服父喪。涼州刺史一直空缺至今。

韓遂知李傕的蠶食之計仍在繼續,難道這就是右扶風郡郿縣關西大儒法真說過的隱語“一馬一州,二馬二州”?說馬騰和西涼分二州有點關係還說得過去,可把馬玩列為二馬之一似很牽強。

但不論如何,西涼真變成二州了,至少法真的隱語說對了一半。

無暇多想,留成公英鎮守金城郡,韓遂緊急帶侍衛隊和都尉韓春、都尉韓夏的二千鐵騎前往冀城。

到了城外,隻見梁興未放李固和韋端等人進城,安置在冀城外的冀城置驛站暫住。

韓遂從未見過李固和韋端二人,於是,在冀城置裡小心翼翼地與韋端交談。漢陽太守尹嘉和冀縣縣長張彰從冀城出來坐陪。

涼州牧府向涼州征調、牧府設置地、牧府直轄軍隊成了商議焦點。

聯軍和馬騰軍已向新涼州除武都郡以外的占領區望族征調,如涼州牧府再征調,就是重複征調,勢必惹惱望族,引起更大的動蕩。

韓遂先做出讓步,同意涼州牧府設在冀城裡,讓出聯軍督護府給韋端做涼州牧府。

但提出一是保留冀縣縣長張彰職位二是如同雍州刺史部,涼州牧府軍不得超過五百人,由屬官家族部曲抽調和自給糧薪及裝備。

韋端初到涼州,多有依仗韓遂,隻得接受韓遂的條件。

韓遂許諾,給韋端的涼州牧府每年一千斤西域金幣做經費補貼,官軍原占據的武都郡各縣以及北地郡泥陽縣、參lun縣、弋居縣向涼州牧府給付征調。韋端的年薪由朝廷發放。

韋端誇讚韓遂大義大氣。韓遂謙遜,隻為涼州安穩。

韓遂試探著向韋端推薦金城郡破羌縣主簿龐淯等。

漢陽太守尹嘉向韋端推薦漢陽郡人楊阜f、趙昂等。

漢陽郡郡丞韓渠向韋端舉薦尹嘉族人尹奉。

韋端當場同意任龐淯、楊阜、趙昂、尹奉等為涼州從事。

割去河西四郡二屬國設雍州後,涼州剩下八郡。

新涼州的八郡太守分彆為安定太守張縱、金城太守韓理、北地太守王季然、武都太守山昱、隴西太守李參、漢陽太守尹嘉、永陽太守蓋順。

南安郡自中平五年朝廷下詔書設立後一直無太守。

韋端隻認可王季然、山昱、蓋順,仍稱張縱、韓理、李參、尹嘉為代理太守。

經幾十日的籌備,韋端的涼州牧府在冀城正式開張,任命了一批涼州牧屬官:

漢陽郡顯親縣人車謹為涼州治中從事

漢陽郡西縣人閻溫為涼州彆駕從事

漢陽郡望垣縣人周炳為涼州功曹從事

漢陽郡阿陽縣人王琿為涼州武猛從事

漢陽郡西縣人梁希為涼州兵曹從事

並州上郡定陽縣人聯軍糧庫副官殷穀為涼州薄曹從事,主錢糧簿書

漢陽郡冀縣人閻宸為涼州文學從事

酒泉郡表氏縣人龐淯為涼州刺史部金城郡從事

漢陽郡隴縣人楊阜為涼州刺史部漢陽郡從事

漢陽郡西縣人趙昂為涼州刺史部武都郡從事

漢陽郡上邽縣人尹奉為涼州刺史部隴西郡從事

安定郡臨涇縣人胡愷為涼州刺史部安定郡從事

漢陽郡阿陽縣人李本為涼州刺史部北地郡從事

馬騰的參軍龐延為涼州督郵,傅燮子傅乾接替龐延做了馬騰的參軍

漢陽郡成紀縣人姚符為涼州主簿

漢陽郡西縣人梁誠為涼州刺史部帳下督

武都郡下辨縣人李琥為涼州刺史部門亭長

漢陽郡冀縣人尹亮、漢陽郡冀縣人薑敘、漢陽郡隴縣人孔信、漢陽郡豲道縣人趙衢、漢陽郡豲道縣人龐恭、漢陽郡勇士縣人薛立、漢陽郡上邽縣人薑越、漢陽郡上邽縣人任卓、漢陽郡平襄縣人辛權、漢陽郡略陽縣人郭吉、漢陽郡西縣人士樂、武都郡下辨縣人李俊、武都郡下辨縣人薑業、武都郡下辨縣人薑吉、武都郡下辨縣人李宜、武都郡下辨縣人仇亮、武都郡下辨縣人石甫、武都郡下辨縣人張旻、武都郡下辨縣人王波、武都郡下辨縣人皇甫遠、武都郡上祿縣人蘇舉、武都郡河池縣人王靈、武都郡沮縣人芶越、安定郡臨涇縣人胡鈞、安定郡人梁寬、安定郡臨涇縣人師亮、安定郡三水縣人侯連、隴西郡安故縣人甄珪、隴西郡首陽縣人李渙、隴西郡鄣縣人馬隸、隴西郡狄道縣人上官迭、隴西郡狄道縣人辛費、隴西郡狄道縣人封彬、隴西郡狄道縣人李範等為涼州刺史部書佐

武都郡下辨縣人王舍、漢陽郡隴縣人楊籌、安定郡朝那縣人皇甫叔伯、北地郡泥陽縣人範覺、隴西郡襄武縣人彭節、金城郡破羌縣人毛育為涼州刺史部計吏。

金城郡望族大都不看好涼州牧,不願意派子弟入涼州牧府,韋端也不勉強。

韓遂隻從聯軍中抽調殷穀、胡鈞入刺史府任職。

校尉毛旻戰死,金城太守韓理從破羌縣毛家中提拔族人毛瑾接替龐淯出任金城郡破羌縣主簿,毛育為涼州刺史部計吏,以撫慰毛家。,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