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報父仇傅乾衝陣,圍隴縣韓遂用兵(2 / 2)

三國驍雄韓遂 姚戎 6039 字 10個月前

各營閒著無事,每日抽調人手到周邊森林伐木,扛回大營製作雲梯、衝車、箭樓。要求各營半年內造一百八十個雲梯、六台衝車、六個箭樓。

不伐木的兵卒在營中舉行各種訓練。

聯軍的軍需物資源源不斷運到隴縣西邊的略陽縣縣城中儲存。

圍城第二個月底,馬騰有些服軟,派右參軍龐延乘籮筐用吊繩放下城牆來見韓遂,提出歸還五千災民,換取聯軍撤圍。

聯軍將領們見隻歸還災民,不賠償死去的一千聯軍兵卒,堅決不答應撤軍。韓遂寫回信交給龐延,勸馬騰歸降,或退出涼州,去三輔混地盤。

馬騰也是豪放之將,站在西門城樓,對著聯軍西大營大笑,撕毀來信扔下城來。

韓遂冷笑,馬騰既然不降不退,兩軍就這樣熬下去,看誰糧多。

成公英把探部韓橋等喊到北大營,核算馬騰城中到底有多少錢糧、草料、馬匹、兵卒、庶民等,以精確預估馬騰挺得住的日子還有多久。

自陳倉之戰聯軍慘敗那年,馬騰從聯軍分離出去自立,聯軍首領並不很清楚這幾年馬騰都做了什麼。

通過之前收集的信情加以拚湊,終於大概算出馬騰的實力。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

偏將軍馬騰,總領十二部,合計三萬二千九百六十二騎,占據八縣。

累積攻占漢安郡雍縣、漢安郡杜陽縣、右扶風郡漆縣、安定郡陰槃縣、安定郡鶉觚縣,繳獲五縣存糧一百萬石。

各縣征調糧五萬石,馬騰本部漢兵年耗糧二十萬石,部落兵食半糧半畜,年耗糧二十萬石。馬騰本部民自耕種,部落牧民自放牧為生。

當年軍糧收四十萬石糧,耗四十萬石糧,餘一百萬石糧。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

征西將軍馬騰,總領十二部,合計三萬二千九百六十二騎,增加郿縣,共占據九縣。收軍糧四十五萬石糧,耗四十萬石糧,餘一百零五萬石糧。

初平四年公元193年:

征西將軍馬騰,總領十二部,三水之戰,零堅損失八百兵和六百婦人,新增齊予、齊川約三千騎,合計三萬五千一百六十二騎,新增漢安郡汧縣、隃麋縣和漢陽郡隴縣,占據十二縣。

軍糧收六十萬石糧,耗四十三萬石糧,餘一百二十二萬石糧。

初平五年公元194年:

安狄將軍馬騰,總領十二部,占據八縣。

長平觀之戰損失六千二百兵,九萬石糧,馬騰部損失二千二百人,零堅部和零參部各損失約二千人。

收納四千壯勞力災民為部曲後,馬騰擁兵恢複到三萬三千步騎。其中馬騰直屬部曲一萬二千多人。

軍糧收入減半,約三十萬石糧,需四十二萬石糧,餘一百零一萬石糧。

隴縣軍糧餘糧四十萬石,其它七縣共餘軍糧六十一萬石。

隴縣縣城現有庶民二萬一千口,民蓄糧十五萬石,兵一萬二千,馬七千匹,當年留下的軍糧十一萬石,軍馬草料三百萬束。城中有水井,不缺水。

六十六萬石糧確實正好夠支撐三萬三千人和七千匹馬一年。

成公英來西大營向韓遂展示結論,預計馬騰為節省糧食,會很快放出扣押的五千災民。節省的九萬石糧可延長城中剩餘三萬人二個月的生存,即,城中可撐十四個月。

十數日後,果然不出成公英所料,馬騰未提條件,從西門驅出原劃給韓遂的五千災民。

韓遂調二百騎護送災民到武威郡祖厲縣定居。

災民中隻有五百名男壯勞力,韓遂調留在預備部待命的韓乾的原部屬剩餘將領輕騎百騎長韓庭出任韓家祖厲都尉部彆部司馬,暫歸祖厲縣縣長成圃節製。撥給馬匹、兵器用於農閒訓練。

祖厲縣自從遭受屠城後一直人口稀少,前些年遷移來的迷瑞部落隻有四千口,其中約八百騎,要分兵鎮守武威郡祖厲縣、安定郡都盧城、瓦亭鎮三地。

五千三輔災民的到來,終於給祖厲縣及縣城帶來了生機。

迷瑞部落全部遷到安定郡都盧城、瓦亭鎮,專心鎮守那一帶要地。,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