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千裡姻緣釋人質,一枝流矢穿左耳(2 / 2)

三國驍雄韓遂 姚戎 6765 字 10個月前

李傕召三輔的牢姐羌良熙、虔人羌王奎、零吾羌封乾的羌兵,以及並州上郡休屠各胡金瑞荃、涼州北地郡休屠各胡董合岩、北地郡休屠各胡張金川的胡人部落的兵共計數千人,先以禦物繒綵與之,許諾以宮人、婦女,欲令其打頭陣進攻郭汜。

而郭汜暗地裡與李傕中郎將張苞、中郎將張寵等謀劃攻擊李傕。

四月二十五日,郭汜將兵夜間逼近李傕霸陵縣庳城城門,等候內應張苞等開門放入郭汜兵馬。

庳城內有北塢和南塢兩個大營,時帝住南塢,李傕屯北塢。

張苞等在堡內燒屋,火未燃燒起來。

郭汜隻得強攻,士兵弓弩並發,矢如雨般落入南、北塢內。一矢射入南塢帝禦所止高樓殿前帷簾,一流矢貫穿北塢李傕左耳。

楊奉率本部出營外拒郭汜,郭汜兵退,張苞、張寵等領所部投歸郭汜。

當日,李傕複移禦車進北塢,帝不肯從,強迫之乃行,使校尉監塢門。

北塢內外隔絕,侍臣皆麵有饑色。帝求米五鬥、牛骨五具以賜左右官吏、侍從。

李傕捂著包紮的左耳沒好氣地道:“朝時至晡時用餐,何用吃米?“於是送來臭牛骨。帝大怒,欲責問之。

李傕的嶽父侍中楊琦諫帝封事曰:“李傕,邊疆淺鄙之人,習慣於夷人風俗,今又自知所犯悖逆,常有怏怏不滿之色,意欲轉聖上車駕幸黃白城以解其憤。臣願陛下忍之,未可顯其罪也。“帝采納之。

侍中楊琦諫帝曰:“李傕自知所犯悖逆,欲轉禦車臨幸池陽黃白城,臣願陛下忍之。“帝乃止住。

左馮翊郡池陽縣乃李傕池陽侯封地,黃白城乃池陽縣東北角鄭國渠南岸一座十分堅固的城池,是李傕屯糧之地。

李傕以益州蜀郡成都縣人司徒錄尚書事江南亭侯趙溫不與己同,乃置趙溫於己塢中。

趙溫聞傕欲移禦車去黃白城,於是寫信給李傕:“公前屠陷王城,殺戮大臣,今爭睚眥之隙,以成千鈞之仇。朝廷欲令和解,詔命不執行,而複欲轉禦車於黃白城,此誠老夫所不解也。於,一為過,再為涉案,三而不改,滅其頂,凶兆。不如早共和解。“

趙溫竟然稱李郭衝突為“睚眥之隙“,睚眥之隙即極小的怨仇也要報複的小人,於是李傕大怒,欲殺張溫。

李傕從弟上軍校尉李應諫之,勸了數日才打消殺之念頭。

帝聞趙溫與李傕書,問侍中常洽曰:“李傕此人不知善否,趙溫之言太真切,恐使李傕寒心。“常洽對曰:“李應已解之矣。“帝乃悅。

李傕使公卿詣郭汜請和,郭汜皆抓起來。

李傕喜鬼怪左道之術,信巫覡厭勝之術,常有道人及女巫歌謳擊鼓下神,祠祭六丁,符劾厭勝之具,無所不為。

厭勝之術乃用法術詛咒等以壓製人、物、事。

又於朝廷省門外,為董卓製作神座,常以三牲牛、羊、豕祭祠董卓。

李傕過帝居省閣,問帝起居,求入見。李傕身帶三把刀,左手上又持鞭和刃各一。

帝身邊的侍中、侍郎見李傕帶兵器,皆惶恐,亦帶劍持刀,先入在帝側。

每對帝或言“明陛下“,或言“明帝“。又常向帝訴說郭汜的不是,帝亦隨其意應答之。李傕自喜,逢人自謂甚得天子歡心也。

雖然帝能忍李傕,但猶不想令近臣帶劍在邊,帝對身旁人言“此曹子每次都持刀,將欲持刀圖吾?”

李傕聽到後很生氣。侍中李禎,與李傕同州人,相來與李傕通好,語李傕“所以持刀者,軍中不可不為爾,此國家之事“。李傕氣意乃解。

韓遂知,左馮翊郡池陽縣乃李傕池陽侯封地,堅固的黃白城位於池陽縣東北角鄭國渠南岸和白渠北岸之間。帝如遷入,再難逃出。

當下麵臨持續的大旱,韓遂對黃白城南北的兩個水渠突發興趣,去金城太守府查閱資料。

鄭國渠西引涇水,東通洛水,長三百多裡。

秦國所建的鄭國渠西自穀口引涇水,東在重泉縣入洛水,長三百餘裡,灌田約二百萬畝,畝產糧一鐘,六石多,是當時秦國普通農田的四倍左右,可養活六十七萬秦軍。

計入布、菜、豆等用地,推算秦國至少需要七千二百萬畝普通田地。

益州蜀郡都江堰灌溉成都平原七百萬畝,按產糧與鄭國渠灌區相當,二處合計九百萬畝相當於三千六百萬畝普通田地。

秦國在關中三輔、涼州、益州的普通田地估計約三千六百萬畝,平均每州一千二百萬畝。

漢武帝所建的白渠西自穀口引涇水,東在下邽縣入渭水,長二百餘裡,灌溉田二十二萬五百餘畝。

為何三輔大旱,李傕、郭汜等的二十餘萬大軍和三輔庶民就缺糧了?

韓遂去找探部總管韓橋詢問。韓橋道:“大旱至涇水斷流,鄭國渠和白渠灌田區幾乎無收成。加上李傕、郭汜軍不屯田,平時缺糧靠掠搶,整個三輔缺糧年就搶不到糧食。”韓遂恍然大悟。

韓遂又問:“馬騰部處於涇水中段,涇水斷流,其部糧食能否得到灌溉?”

韓橋做了一個鬼臉笑道:“大旱至涇水和涇水最大的支流泥水水量很涇水在三輔段斷流與涇水上遊及中段各縣搶水澆地及用水有關。上年,陰槃縣在楊秋手中。”

韓遂大致明白了,三輔對涇水、渭水的依賴程度極高。一遇大旱,渭水涼州段庶民也會搶水。三輔缺水,秋後必然饑荒。,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