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斌接管新成立的左馮翊郡八縣後給韓遂的來信送達祖厲。
信中敦促聯軍即刻進軍所轄八個縣,或加強侯選、程銀、李堪的兵力。還建議從涼州向夏陽以外的七個縣移民,以填補人口。
韓遂返回允吾,約見金城郡的各家望族族長,說明金城郡周邊因有宋建等勢力並不安全,建議每個家族去三輔占據一縣的土地。
一個家族分得一個縣的土地確是個巨大的誘惑。
韓理和戶曹掾郭旻拿來戶籍簿,金城郡除去韓家,尚有十四家。
麴家有七千一百七十五人,趙家有一千二百五十六人,成公家一千四百八十三人,田家一千四百二十六人,陽家一千四百二十六人,蔣家一千四百二十六人,閻家一千四百二十六人,郭家一千七百六十二人,江家五百七十九人,池家五百七十九人,馬家六百六十四人,淳於家五百七十九人,竇家五百七十九人,毛家五百七十九人。
十四個家族均報名,要求保留金城郡的莊苑、田產,兵將繼續留在聯軍,家族全體答應移民去三輔。
韓遂倡議自家和十四家第一批各出五成人口移民,再逐年增加。
具體分配如下:
韓家分得漢安郡陳倉縣及縣城;
韓家、成公家、郭家分得長安城外的長安縣;
長安城分為八十塊,其中四十塊留給皇宮,京兆尹、長安令等官府,以及以後回歸的原居民等。
長安城剩下的四十塊中,韓遂占十塊,馬騰占八塊,梁興、楊秋、張橫、成宜、馬玩、侯選、程銀、李堪各占一塊;金城郡其它十四家望族各占一塊。
韓家、麴家、閻家分得高陵縣,縣城由三家平分;
田家分得京兆尹陽陵縣及縣城;
陽家分得京兆尹長陵縣及縣城;
蔣家分得右扶風郡安陵縣及縣城;
趙家家分得右扶風郡茂陵縣及縣城。
江家分得右扶風郡美陽縣及縣城;
毛家分得新平郡漆縣及縣城;
池家分得左馮翊郡粟邑縣;
淳於家分得京兆尹藍田縣;
竇家分得京兆尹上雒縣;
馬家分得京兆尹商縣。
由於本年涼州糧食收成恢複正常,金也剛恢複正常流通,韓遂向十四家共補貼二萬六千六百六十七斤西域金幣做為移民費。要求各家下年春耕前移民一萬人口到位,利用三輔望族逃荒丟下的設施和田地播種耕種。
韓家也調用二萬六千六百六十七斤西域金幣做為移民費,移民一萬人口。
十一月初,韓遂長子韓韜帶著妻田荷、兒韓籌、韓嶠、韓頤、侄女韓蓉從益州巴郡涪陵縣返回允吾,還沒休息,馬不停蹄,趕往祖厲去見母親。
張薑子挺著虛弱的身體抱著長子大哭起來。韓韜慢慢安慰母親睡下。
韓蓉已十一歲,十分乖巧,幫著丫環做些事。張薑子次日醒來見到這個沒母親的孩兒又抱在懷中一頓痛哭。而見到三個孫子韓籌、韓嶠、韓頤十分高興。
一家人終於又團聚。
韓頤是中平四年在益州蜀郡出生的,本年已九歲。韓籌十三歲、韓嶠十一歲。
田荷的丫環田鶯嫁給了百騎長蘇卯,蘇卯留守涪陵。
韓頤也是第一次見到祖父韓遂,天天跟著韓遂去臨時安羌將軍府辦公。韓遂找來書讓韓頤坐在一旁謄抄練字。
十一月中,燒當羌赤嶺大本營的飛騎來祖厲報信,燒當羌王東扈生重病已快不行了,請韓遂速去見最後一麵。
軍師成公英在陳倉城總督三輔軍務未回,韓遂命安羌將軍府官吏返回允吾,由金城太守韓理代管安羌將軍府,翻身上馬,匆匆趕往赤嶺。
東乾子虎衛騎大將東亮出十裡迎韓遂入赤嶺大本營。
東扈吃力地伸出手握住韓遂手背道:“聽老羌人雲,生重病如一直在追憶往事,就是臨近壽終了。這些日子一直在回憶滅鐘羌和北三羌,擊潰鞏唐、參狼、發羌,每次血戰都和韓家軍並肩衝鋒陷陣,仿佛就在眼前。
得遇韓大人,吾一生足矣,成就吾燒當羌在西羌乃至整個大漢疆域內第一大部落地位。”
韓遂安慰道:“知遇大王,何嘗不是吾之萬幸。有了貴部落勞力,韓家才能耕種數百萬畝農田,供給聯軍軍糧;當年擒拿北宮伯玉、李文侯,沒有大王的數萬騎相助,難成事矣。大王身體強壯,休息數日便可重回大帳。”
東扈輕輕搖搖頭道:“吾自知病入膏肓,恐不久於人世。此番請韓大人趕來,隻為把吾子東乾托付於韓大人。”
見韓遂連連點頭,東扈笑了,接著突然昏迷過去。
燒當羌部落老醫師用儘各種醫術都未將羌王搶救蘇醒。
數日後,按西羌喪葬風俗為羌王舉行了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