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遂解決了第三、四、五路軍軍務後急忙趕回陳倉,留下成公英幫助左馮翊太守韓斌善後。
成公英帶著侯選、程銀、李堪走訪左馮翊郡各縣,檢察防禦。
俘獲的四千傷兵和高燕歸還的三百望族役卒傷兵留在夏陽縣縣城,調允吾療部一百人前來醫治。
夏陽韓家人口、夏陽望族、庶民和糧食幾乎被高燕掠走一空。
韓斌、韓斌女韓盼、韓盼夫君王璉、王璉子王芽、校尉韓光、夏陽韓家副總管李保、李保妻張盈、李保女李真、李真的夫君馮憶、馮憶和李真之女馮羨、韓斌跟班韓綜、韓綜妻成媖,韓綜女韓漣、韓漣夫君馮葉、馮葉子馮韋等力圖招募回鄉難民,逐步恢複夏陽韓家家業。
韓斌命王璉接替戰死的韓逢出任夏陽縣縣長,馮葉任縣功曹,馮憶任縣主簿。
李保接任夏陽韓家總管,韓綜接任夏陽韓家副總管。
馮葉、馮憶乃夏陽望族馮家之人,王璉乃夏陽望族王家之人。王芽、馮韋尚未成年。
韓斌先打算向河東太守王邑求助勞力,秋收時前來收割本年所種的粟米和來年的春種。
好在韓家塢堡未被攻破,存在塢堡的餘糧還在,還有韓光的二百兵、五百韓家家眷,以及戰時逃到山裡剛返回的三百庶民。
成公英寫信給高燕,交涉請求歸還韓光活著的二百兵的家眷約八百人。
剛回到陳倉,韓遂得到第二路軍幾乎全軍覆沒的噩耗,最親愛將韓宛戰死!韓遂忍不住痛哭起來。
受傷逃回的蔣石述說入漢中的過程:
第二路軍偏將軍韓宛率合伯校尉部校尉蔣石和宛馮校尉部校尉韓業的四千騎入漢中,牽製張魯,使之不能全力攻劉璋後方。
出發前,韓遂原本通知聯軍扶持的武都太守李琬邀其聯合武都氐部落一同出兵,襲擾漢中郡張魯。但武都郡各個氐部落一致拒絕與張魯對抗。李琬隻好率本部四千步騎到達漢中郡邊境。
益州征東中郎將趙韙叛亂,蜀郡、廣漢郡、犍為郡皆反,兵圍劉璋於成都城。
張魯見機立刻出兵襲取劉璋在漢中郡的最後一塊飛地,趕走劉璋的漢中太守樊敏。
張魯想接著進軍巴郡,突然得知韓宛和李琬分兩路進攻漢中,以為韓遂大舉興兵要奪取漢中,於是撤回已進入巴郡的部軍,回頭對付韓宛和李琬。
劉璋懷疑巴郡太守龐羲招募私兵,劉璋被圍,向龐羲求救,龐羲自保,拖延出兵去成都,見張魯撤軍,也不追趕,使得張魯軍全身而退。
韓宛陳倉出發,先到五丈原鎮、郿縣,進斜穀,從褒斜道進入漢中,途經衙嶺、太白,各留五十人鎮守。
再向前攻,激戰西江和褒水交彙處的江口鎮,奪取江口鎮,留下一百人鎮守,向前挺進攻入留壩鎮。
在三輔的聯軍從未入侵過漢中,張魯沿途僅留少許守兵,隻江口鎮有二百步兵,被韓宛一舉拿下。
李琬沿沔水沔,ǎn進入漢中,直逼漢中郡沔陽縣。
張魯主力從巴郡返回,出箕穀,在留壩鎮南與韓宛軍遭遇,雙方展開拚死之戰。
張魯左軍乃張魯弟張衛所領一萬步騎;右軍乃楊昂、楊帛的一萬步騎。張魯自領一萬步騎居中。
三軍呈半圓形向留壩鎮壓過來,大有包圍之勢。
蔣石受傷,韓宛軍人少。見勢不妙,韓宛等親自斷後,邊打邊撤,掩護蔣石帶受傷兵、將先退。
結果蔣石等退到太白,而韓業等將領在江口鎮戰死。張衛、楊昂、楊帛盯住韓宛,雙戰韓宛,大戰二十回合,韓宛受傷,忍痛退回江口鎮,指揮兵卒徐徐退出江口鎮。
等撤到太白,韓宛留血過多,沒了性命。餘部死守太白鎮,全部戰死或降張魯。
蔣石等帶二百傷兵退到郿縣才逃過張魯軍的追殺。褒斜道之戰,韓家軍死亡或失蹤三千八百人。
聯軍支持的武都太守李琬進軍順利,占領了沔陽縣縣城。
張魯主力分兵前來,張魯弟張愧張傀和楊任、楊白三人各領一萬步騎,圍住了沔陽縣縣城。
李琬派人殺出城回武都向氐部落求救,氐部落援軍遲遲不到,李琬隨身攜帶的軍糧已儘,隻能殺出西門,被張愧、楊任、楊白一路追殺,李琬戰死,韓家早年到武都服兵役留在武都漢軍中的韓戈、韓恢、韓表、韓壽、韓立也一同戰死。餘部全部投降張魯。
更可氣的是,李琬領兵入漢中兵敗後,朝廷和曹操扶持的武都太守故道氐部落首領楊濮趁機從故道縣出兵,奪取了下辨縣縣城。清除了李琬留守的少許步兵。
楊濮又向各縣發號施令,正式接管了整個武都郡和鹽池。免去漢官吏,換上各氐部落的人為郡縣官吏。
武都郡漢人紛紛讓出縣城,退入自家塢堡自保。
武都郡其它氐部落勢力受到楊濮的好處,就默認了楊濮。
特彆是武都三股主要的氐部落:仇池山楊騰、河池縣興和氐部落首領竇茂、下辨縣下辨氐部落首領雷定。
韓遂深感此次為劉璋解圍的代價太大了,損失了韓宛、韓業等重要將領,丟掉了整個武都郡。隴西、漢陽二郡又要重新重視防禦武都郡方向。
第一路軍仍未傳來任何消息,韓遂命探部總管韓橋親自過問此事,派得力之人再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