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廣寒寶劍千錘煉,雍縣鐵礦重啟(2 / 2)

三國驍雄韓遂 姚戎 5422 字 10個月前

韓遂在碼頭檢閱了涼州水軍校尉部都尉王漁及部屬二百步兵,又觀看了水軍駐守的塢堡。

走到新地田野中,新地粟米一鄉總管魯賢、二鄉總管臧鎮、三鄉總管摯琦向主公詳細介紹田間村落、水渠、農耕、收獲、儲運等。

下午走到北山,新地北山總管魯發帶領數百羌人前來迎接。

北山經過魯發十數年的苦心經

營,在沒有韓家更多投錢的情況下已建成一個鄉府規模的村落。數百羌人的家眷在村中家家有茅屋。四十萬畝山草地采用輪牧,一半山草地本年放牧,另一半閒置;下年在另一半山草地放牧。草地得以延續生機昂然。

出了北山,來到賜支河曲黃河邊上的冶鐵苑,新地冶鐵苑總管李期到入口迎接。

冶鐵苑有五座中型冶鐵爐和一個年產三千斤粗銅錠的小冶銅爐。

每個冶鐵爐按滎陽最大冶鐵爐的一半設計,五個冶鐵爐年產三百五十萬斤生鐵,礦石出鐵率稍大於三出一。

本年冶鐵爐重新開工,冶銅爐仍處於停工。韓家冶鐵工匠二十人在勞碌,還有一些輔工在做燒製木炭、搬運等工種。

計劃每年出三十六萬斤生鐵,年耗約一百零八萬斤鐵礦石。

其中十二萬斤生鐵用於補充當年聯軍製箭消耗的生鐵,十二萬斤加製出售箭,十二萬斤為淨增生鐵。

上年底,冶鐵苑的鐵礦石儲有量七千一百四十萬斤,生鐵儲有餘量為一千二百二十七萬斤。要拿出一百五十萬斤生鐵打造十萬套農具。

如果按原定計劃出售鐵礦石七千萬斤,生鐵一千萬斤。則本年底鐵礦石僅餘三十二萬斤,不足維續下年的冶鐵,必須重開雍縣鐵礦。

韓遂征求隨行眾人的意見。以李期為代表的一半人認為不重開鐵礦,不售鐵礦石;另一半以韓兆為代表的人支持售鐵礦石和重開雍縣鐵礦。

李期認為,如重開鐵礦,就沒必要在新地冶鐵,而應將冶鐵爐建在雍縣,就近取鐵礦石,可省去許多運費成本。當下韓家大船每年飽和應付往來運送麻料、葛料、布、衣物、糧食等,再無餘力長途運送鐵礦石。而在雍縣重建冶鐵爐至少需要一年。重啟鐵礦開采,也需要新招募身強力壯的礦工,壯勞力更稀缺。

韓家大總管韓兆認為要抵消益州和西域貿易中斷帶來的財力銳減,必須把以前韓家善長的產品都重新啟動。

兩派人爭的不可開交,韓遂在一旁聽得兩方都有道理,思索片刻後,向眾人揮手示意平靜下來,然後提出自己的折中的主意,改為隻出售六千萬鐵礦石和一千一百萬斤生鐵,留下一千一百四十萬斤鐵礦石,可維持十年冶鐵。

而雍縣鐵礦必須重啟,立刻從韓家西鎮向雍縣鐵礦移民一千人,下年開始產出鐵礦石,直接出售,不運到新地,除非有需要再補運。

韓兆、李期等眾人均讚主公決策高明。

韓家派出的人已到各地。關東戰事頻繁,兵器損耗大,農事也在慢慢恢複,對生鐵需求強列,尚無暇顧及重啟冶鐵爐;雍州望族財力雄厚,對鐵礦石頗感興趣,但要韓家派人指導建冶鐵爐。

有的望族錢多的沒處花,抱著建個冶鐵爐玩玩的心態試試。

韓遂命李期派出工匠到雍州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張掖居延屬國、張掖屬國巡回指導建冶鐵爐,也可帶人來新地參觀韓家的冶鐵爐。

但要求各郡國望族本年先把鐵礦石買走,自運。待冶鐵爐建成後,下年冶鐵。

李期心疼儲存了十數年的鐵礦石和自冶出的生鐵,韓遂拍拍其肩,李期馬上醒悟,表示明白韓家的苦衷,堅決將鐵礦石和生鐵出售出去。

再派人去豫州潁川郡許縣,找曹操軍中管兵器的人推銷生鐵,並讓曹操軍自己來運。

韓遂怕曹操牒人刺探西鎮秘密,提議在隴西郡狄道縣洮水東岸碼頭交貨。曹操軍可從碼頭運到首陽縣上船沿渭水入黃河運往洛陽。

韓兆有些擔心生鐵賣不掉,韓遂則認為曹操意外得此一千萬斤生鐵必能攻占冀州,早日容納關西,還政於朝廷,天下太平或可早些到來。

韓兆怕李期沒有做過生意有閃失,決定派西鎮總管韓蓋去趟許縣。

韓遂讓韓蓋去許縣找為人質的長子韓韜幫助約見曹操軍中管兵器的官吏。韓蓋領命,回去向下屬交待西鎮事項,準備動身前往許縣。,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