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袁尚信邀關中將,韓遂視察駐防(1 / 2)

三國驍雄韓遂 姚戎 6519 字 9個月前

這日下午,韓遂尚在臨羌縣,聯軍探部派人飛馬送來加急信報,跟來的還有冀州袁紹之子袁尚的使者,以及馬騰、侯選、程銀、李堪、梁興、張橫、楊秋、成宜、馬玩各派來的使者,軍師成公英也派來軍師府參軍李曜。sangbook.

韓遂看到跟來的人,知出大事,一展看信報大吃一驚,袁紹死了,袁紹第三子袁尚繼任袁紹的所有官職。

袁尚派使者前來,要與關中諸將連兵取河東,平分河東郡。

馬騰、侯選、程銀、李堪等想陰許之,梁興、張橫、楊秋、成宜、馬玩等想拒之。侯選、程銀、李堪原為河東郡人。

馬騰、侯選、程銀、李堪、梁興、張橫、楊秋、成宜、馬玩、成公英征求韓遂的意見。

韓遂見袁尚信中沒有具體利益分配,隻提平分河東,全無怎麼分,哪些縣歸誰,故料袁尚難成大事,馬上以財力和軍糧不足為由,明確向眾使者表態,無法兵援袁尚。

各路使者得到韓遂實意,即刻飛馬返回。

袁尚的使者拿到韓遂向袁紹深表哀悼的信件返回。

韓遂讓參軍李曜帶著寫給成公英的信返回。信中指明如鐘繇提出求援。聯軍可從左馮翊郡就近派出五百兵前往河東,馬騰是否援助鐘繇由彼自定,侯選、程銀、李堪、梁興、張橫、楊秋、成宜、馬玩出兵援助鐘繇的人數定必會效仿聯軍。

離開臨羌縣西平亭,韓遂等沿湟水向東,依次視察閻家、趙家、郭家、毛家、竇家、韓家、成公家的田地莊苑。有些田在湟水北支流兩岸或南溪水兩岸。

成公家的田在枝陽縣內,與韓家的浩亹縣田在湟水入黃河口附近地帶接壤。

韓家接管的張家、成家的田在允吾縣內。

竇家、毛家的田在破羌縣內。

趙家、郭家的田在安夷縣內。趙家山草地在安夷縣北部和浩亹縣西部。

閻家的田在西平亭東部,與麴家的田接壤。

沿途,安夷縣縣長趙格、安夷縣功曹池餘、安夷縣主簿閻舉、破羌縣縣長毛斐、破羌縣功曹竇葉、破羌縣主簿趙樸等人陪同視察。

韓遂一路感歎,十數年征戰,從來未有如此閒心視察湟水沿岸。

看完破羌縣,韓遂沿浩亹水大通河北上,去看望金城郡浩亹縣韓家莊苑和北鎮城。

韓家莊苑人口一千六百九十三人。

浩亹縣縣長韓泓、縣功曹張珀、縣主簿成凱、浩亹縣韓家總管兼蓄力苑總管韓沫、浩亹縣韓家副總管兼造紙苑總管韓展等出十裡迎接主公。

這裡是韓家的故土,韓家墓群在這裡。但韓家莊苑裡的人口全是當年的移民,那會兒,韓家老班底人口全部移居西鎮了。

韓家早年共有四個種植苑、造製苑、畜力苑、織布苑、冶鐵苑、造紙苑和一個塢堡,號稱九苑一塢堡。後來韓家族人遷西鎮後,這裡關掉了造製苑、織布苑、冶鐵苑,九苑中隻保留四個種植苑、畜力苑、造紙苑。

造製苑、織布苑、冶鐵苑的三百五十畝地用於建北鎮城。織布苑改為家庭織布。

造紙苑所製紙張一直供給聯軍和涼州,所賺的錢用於發展北鎮城。

來自西鎮的貼補自中平三年公元185年停撥,北鎮城在浩亹縣韓家人持續修建下已成初具小城的樣子。

北鎮城有了簡易圍牆和四個城門。

城中有二百間茅屋,韓家人口六成每家都能分到一間。韓家還有四成人口住在保留的各苑中。還有數間商鋪和一個鎮中心。

金城太守韓理得信也趕到浩亹縣,韓遂帶領韓姓家族人前往韓家墓群祭拜。

視察完浩亹縣,韓遂、韓理等向北走,來到金城郡令居縣。

令居縣縣長淳於德、縣功曹郭秉、縣主簿韓稱、常駐令居的西域及雍州聯絡官尹季、馬家莊主、淳於家莊主等前來迎接。

在金城郡令居縣和漢陽郡平襄縣之間遊牧的匈奴彆部貲胡首領檀柘恰在令居,也來拜見韓遂。

檀柘雖不算是聯軍的人,但與韓遂達成聯手防範枹罕河首平漢王國宋建,檀柘的騎兵接受韓家的資助,彌補了鮮卑索頭部移民造成包圍宋建的兵力減少。

馬家祖田所在地為令居縣北山穀裡,靠近武威郡。

淳於家祖田地所在地為令居縣。

兩家各有五千三百五十畝良田,二百五十畝平地,約五千畝山草地。

韓遂、韓理等沿逆水河向南,接下來一站到達允街縣,允街縣縣長郭泊、縣功曹江杜、縣主簿成公單、池家莊苑莊主等前來迎接。

池家在允街縣有五千三百五十畝良田,二百五十畝平地,約五千畝山草地。

韓遂考察了當地的防務,該縣縣城在逆水河西岸,北有令居縣,郭泊每日派人巡岸,如有敵情,飛馬前往允吾搬兵。次日,渡過逆水河到達東岸,在向南,來到枝陽縣縣城。枝陽縣縣長成公適、縣功曹江明、縣主簿樊山、江家莊苑莊主等前來迎接。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