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隃麋氐更迭首領,曹操軍攻克鄴城(1 / 2)

三國驍雄韓遂 姚戎 6338 字 10個月前

十月,張薑子從祖厲返回長安與夫君韓遂團聚。

一日,隃麋縣隃麋氐派飛騎給韓遂送信,隃麋氐首領齊予病亡,齊予子齊璠繼位。

雖然齊予與汧氐首領齊川在聯軍和馬騰之間反複無常,韓遂、馬騰仍做傍樣帶動關西將領及郡守、縣長等與二人熟悉或有關係的大小官吏儘數參加了齊予的葬禮。

汧氐首領齊川年過六旬,失去好友,痛哭流涕,當著眾人的麵宣布退位,傳位於子齊盛,去遊山玩水,訪仙修練,尋長壽秘方。懇請關西諸將照顧齊盛、齊璠二位新首領和二個氐部落。

眾將領紛紛鼓勵齊川順己之意為之,又叮囑找到秘方與生死數十年在一起關西同伴分享。

十一月底,聯軍探部送來一批重要信報。

春,正月,曹操渡黃河到北岸,那一帶是冀州魏郡最南端,夾在司隸河內郡和兗州東郡之間,在黃河支流的淇水淇河入黃河之處衛輝市東北淇門鎮作堰,人稱枋頭,遏使水向東北流,注入白溝(今衛河前身),以通漕運糧道,白溝直達魏郡境內的洹水。

洹水東西向流經魏郡鄴城南部,東北向通漳水。

曹操缺少馬、牛、輜車,軍需糧草補給輸運主要靠漕運。

二月,冀州牧袁尚再次攻擊兄長袁譚於平原國,留其將審配、蘇由、馮禮、審榮守鄴城。

曹操進軍至洹水,蘇由欲為內應,計謀泄露,出奔曹操。

曹操進軍至鄴城,築土山、挖地道以攻之。

袁尚的魏郡武安縣縣長尹楷屯鄴城西部的毛城。鄴城的軍糧由並州刺史高乾從並州上黨郡輸送,毛城乃通上黨郡糧道的要地。

袁尚派冀州從事安平國人牽招至上黨督軍糧。

夏,四月,曹操留都護將軍國明亭侯曹洪攻鄴城,自領徐晃等部擊尹楷,破之而還。徐晃設伏兵大敗袁軍,破三屯。

曹操又派行中堅將軍關內侯張遼入趙國,擊袁尚將趙國國相沮鵠於冀州趙國邯鄲縣,拔之。

趙國易陽縣縣令韓範、魏郡涉縣縣長梁岐皆舉縣降。涉縣原為涉國,乃一縣侯國。

張遼軍出趙國繼續北上巡常山國。

偏將軍都亭侯徐晃言於曹操曰:“二袁未破,諸城未下者傾耳而聽,宜旌賞二縣以示諸城。“

曹操從之,韓範、梁岐皆賜爵關內侯。

黑山軍大帥張燕遣使求助,曹操拜為平北將軍。之前,朝廷封張燕為平難中郎將,管理黃河以北山區的行政及治安事務。

五月,曹操毀去自修的土山、地道,改為鑿塹圍城,溝塹圍城周回四十裡,白天所挖乃淺溝,看上去可一躍而過。審配站在城上望見,笑之,不派兵出城爭奪和破壞溝塹。

曹操當夜命士兵一齊上去挖溝,竣工,溝塹寬、深各二丈,引漳水以灌之,於是城被嚴圍。城中餓死者過半。

秋,七月,袁尚將兵萬餘人從平原國趕回還救鄴城。袁尚軍未到,欲令審配知城外舉動,先使冀州主簿巨鹿郡人李孚入城。

李孚從袁尚軍中選了三名騎兵,每人馬上掛著一個“問事杖”,自戴平上幘平頂頭巾,從東麵繞道至北麵,黃昏時來到鄴城下,自稱都督。

先曆城北圍城軍,再向東巡,步步嗬責守圍將士,隨輕重行其罰。

遂一遊曆曹操各營,前至南圍,到達章門外,責怒守圍者,綁縛起來。於是開其圍,馳到城下,呼城上人,城上人放繩下城,吊李孚入城。

審配等見到李孚,悲喜交加,在城上鼓噪稱“萬歲”。

守圍兵見狀聞之才知上當,曹操笑曰:“此非尋常之徒得入也,必會出城。“

李孚知外圍益急,不可再次冒充,乃請審配悉出城中老弱以節省存糧,夜,選出數千人,皆使持白幡,從三門並出降。

李孚複和三騎兵穿著投降的庶民服,隨老弱夜出,突圍得去。機智無比!

袁尚兵既至,曹操諸將皆以為:“此乃歸巢之師,人必死戰,不如避之。“

曹操曰:“袁尚從大道來,當避之;若循西山來者,此成擒爾。“

袁尚果循西山來,東至陽平亭,去鄴城十七裡,臨滏水為營。

夜,舉火以示城中,城中亦舉火相應。審配出兵城北,欲與袁尚對衝決開圍兵。

曹操軍反身逆擊袁尚軍,戰敗還營,袁尚亦被擊破撤走,依曲漳為營,曹操揮兵圍之。

未合圍,袁尚懼,遣使求降。曹操不許降,圍之更急。

袁尚夜遁,退入祁山自保,曹操軍跟進圍之。

袁尚將馬延、張顗等臨陣降,眾大潰,袁尚向北奔逃入中山國。

曹操儘收其輜重,得袁尚印綬、節鉞及衣物,以示城中,城中崩沮。

審配以假訊鼓勵士卒曰:“堅守死戰!曹操軍疲矣,幽州袁使君袁熙援軍剛到,何憂無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