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軍探部送來信報。
青州方麵:
八月,青州東萊郡長廣縣海賊管承入侵北海國,曹操攜子曹植領兵向東征討之,至青州北海國淳於縣,遣將遊擊將軍廣昌亭侯樂進、破虜將軍都亭侯李典擊破之,管承逃入海島。
昌慮太守昌豨複叛,曹操遣偏將軍益壽亭侯於禁聯合臧霸討之。臧霸的官職是琅邪國相、威虜將軍、都亭侯、實督青、徐二州。
於禁急攻昌豨,昌豨與於禁有舊交,便向於禁投降。
諸將皆以為昌豨已降,當讓曹操處置,於禁曰:“爾等難道不知道曹司空之令乎!圍後而降者,不赦。遵行法令,乃事奉君上之氣節。昌豨雖然是吾舊友,但吾豈可由此而失節!”自當麵與昌豨決彆,流涕而斬之。
當時曹操軍在淳於縣,聞而歎曰:“昌豨不降吾,而投於禁,命運也!”於是更加器重於禁。
東海平定以後,曹操上表帝表功於禁、樂進、張遼三人。
拜於禁為虎威將軍,屯豫州潁川郡潁陰縣,拱衛許都西部。
拜樂進為折衝蕩寇將軍,屯豫州潁川郡陽翟縣,拱衛許都西北部。
派蕩寇將軍關內侯張遼率軍攻打荊州劉表,平定江夏郡與汝南郡接壤的幾個縣,晉升為都亭侯,在豫州潁川郡臨穎縣屯兵,拱衛許都西南部。
曹操父曾得故琅邪王劉容庇護數年,是歲,琅邪國保留,立劉容子劉熙為琅邪王。齊國、北海國、阜陵國、下邳國、常山國、甘陵國、濟陰國、平原國等八國皆除國,全部改為郡。
烏桓乘天下亂,掠有漢民十餘萬戶,袁紹皆立其酋豪為單於,以家人子為己女,妻焉。
遼西烏桓蹋頓尤強,為袁紹所厚,故袁尚兄弟歸之,數入塞為寇,欲助袁尚複故地。
據傳,曹操認為烏桓不平,幽州難穩,將出兵幽州塞外擊烏桓,根據諫議大夫董昭的提議,開始調集大量冀、幽二州民夫、囚徒,開鑿平虜渠、泉州渠、新河水,以通運糧食和軍需,儘可能靠近烏桓。
平虜渠的起點為滹沱水和漳水交彙處,終點接近泒水和易水交彙處的泒水西段。
泉州渠的起點為泒水和易水交彙處的泒水東段,橫穿過馬水、沽水,終點為鮑丘水和庚水泃河交彙處。因主河段在漁陽郡泉州縣境內,故稱泉州渠。
新河水起點為鮑丘水和庚水交彙處,終點為濡水(灤河)在幽州遼西郡海陽縣境內的一段。
曹操的槽運船從豫州陳國武平縣、沛國譙縣等軍需糧草屯放地出發,經?水渦水、濄水、撾水、浪湯渠,在入鴻溝水或陰溝水達黃河,入白溝,進洹水,或在鄴城集散,或直達漳水,經平虜渠、泒水、泉州渠、鮑丘水、新河水,到達濡水。
揚州方麵:
荊州劉表的江夏太守黃祖遣部將鄧龍率數千人進攻豫章郡柴桑縣,江夏太守中護軍周瑜率軍反擊,俘虜了鄧龍。
江東孫權要攻江夏,欲先解決轄境內的叛亂和賊兵。趁剛挫敗黃祖之際,調周瑜帶主力從前線沿江返回丹陽,第三次討伐丹陽郡內江邊的重地,麻、保二屯。
丹陽太守綏遠將軍孫瑜兵少於麻、保二屯賊,於是,派周瑜率孫瑜等出戰。梟麻、保二屯渠帥,俘萬餘口,平之,還備官亭。
周瑜返屯揚州豫章郡鄱陽縣。
之前第一次討麻、保二屯是孫策率太史慈等攻之;第二次討麻、保二屯是孫權率淩統、張異等攻。但都未徹底鏟除,這次終於全殲。
據傳,麻保二屯一解決,孫權沒了後顧之憂,開始籌備攻取江夏郡,各地能抽調的兵力全部開赴前線。
太史慈病亡,享年四十一歲。太史慈臨亡之際歎道:“大丈夫生於世上,當持三尺長劍,以升於天子階堂。如今所誌未從,奈何卻要死啊!”孫權知道太史慈死,十分悼惜。子太史享嗣任。
曹公曾聞其名,遺太史慈書,以篋封之,發省無所道,而但貯當歸。
韓遂對曹操開渠讚不絕口,每大戰前必開渠通水路糧道達戰場,以彌補缺馬匹的短板。
對於漢室八國突然一齊除國改郡,韓遂開始懷疑聖上受到曹操脅迫。難道曹操改變了重振漢室天下的初心?
聽聞曹操剛得冀州,被封冀州牧,就有人提出天下十四州仿古代合並為九州,遭到荀彧反對而作罷。
古九州乃冀州、梁州、兗州、荊州、豫州、青州、徐州、揚州和雍州。這個提案中,古雍州將擁有現在的雍州、涼州、三輔。古冀州將擁有現在的整個河北,即,冀州、並州、幽州。古梁州相當於現在的益州。古豫州將擁有現在的司隸弘農、河東、河內、河南四郡和豫州。
如此一來,冀州牧曹操將擁有冀州、並州、幽州三州。帝隻名義擁有古豫州。
對太史慈如此忠信之虎將壯年病亡深感挽惜,韓遂曾後悔未把孩提時的太史慈強留在身邊。又想起不知去向的弘乾,更思念陣亡的弘平。
當晚,韓遂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見弘平之子弘乾率麻屯兵被數萬周瑜軍圍住,
身中數箭而亡。韓遂猛地驚醒,竟發覺自己流淚了。
弘家弘谘乃孫權姊夫,弘乾為何還不歸順孫權?難道殺死過孫策的部將,或與弘家斷交,或其它原因?
後悔天下大亂前自己沒想過把見過的武藝高強之人攏絡到身邊。
次日下午,收到涼州牧韋端和北地太守索湛分彆來信,索湛上任北地太守後立即向朝廷推薦韋端長子韋康繼任廉縣縣長,但未收到朝廷的任命書,朝廷將推薦信轉給京兆尹張時。
張時找韋康的家鄉京兆杜陵縣縣長成岐舉韋康孝廉,張時很快就任命韋康為京兆主簿,韋康已走馬上任。
韓遂頗感意外,但京兆主簿也是不錯的職位,也算是出力了。
十二月接近年底,聯軍各郡縣有關官吏彙集到長安城征西將軍府做本年底的對賬:
收入:
上年底,聯軍錢庫和糧庫平賬,錢庫為零,糧庫餘糧為零。
征調仍按征糧不征錢。每基數五萬石粟米。本年涼州和三輔糧食正常收成。
金城郡十縣剩下的十五家望族,除韓家外,幾乎全部移民去了三輔,各縣剩下少許人口,故,聯軍對韓家以外的各縣望族全部免除征調。
人口幾乎全是新移民的縣有:韓家、成公家、郭家在京兆尹長安縣;韓家、麴家、閻家在左內史郡高陵縣;田家在京兆尹陽陵縣;陽家在京兆尹長陵縣;蔣家在右扶風郡安陵縣;趙家在右扶風郡茂陵縣;江家在右扶風郡美陽縣;毛家在新平郡漆縣;池家在左馮翊郡粟邑縣;淳於家在京兆尹藍田縣;竇家在京兆尹上雒縣上洛縣;馬家在京兆尹商縣。金城原十四家的基數改到這些三輔的縣征調,故基數未減少。
杜陽縣劃給了盧水胡彭析,無收獲。
再從當地人口較多的老地盤漢安郡陳倉縣,左馮翊夏陽縣,金城郡允吾縣韓家,金城郡榆中縣韓家,金城郡浩亹縣韓家,金城郡金城縣韓家,金城郡臨羌縣韓家,漢陽郡渭水北部七縣,隴西郡中部五縣,安定郡高平縣、三水縣,武威郡祖厲縣的望族征調。
各縣征調一個基數,允吾縣、高陵縣、狄道縣比其它縣多貢獻一倍。
共計三十七個基數,征調一百八十五萬石粟米。
上邽縣劃給蓋順做永陽郡,獂道縣劃給王列做南安郡,冀縣仍歸梁興,但冀城劃給韋端做涼州牧府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