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猛的四千五百守軍死三千五百七十人,傷五百二十人,降四百一十人。
聯軍鐵騎死一百七十人,傷一百三十人;漢兵死八百三十人,傷四百六十二人;羌兵死一千一百零九人,傷六百四十人。
此役,成公英刻意要求聯軍將領不得衝鋒在前,因此無重要將領傷亡,但已方士兵近戰經驗不如李望按漢軍製式訓練出的守軍,故損失頗多。城門奪下後,成公英放出鐵騎衝進城中,才重創守軍。
成公英留下尉遲延嘉和韓略等帶鐵騎和普騎共四千兵臨時鎮守祖厲,雙方傷兵送往允吾醫治。降兵送去在顯親縣的聯軍預備部受訓。
傷兵共有一千七百五十二人,韓遂從西鎮撥一千一百六十八斤西域金幣和三萬一千五百三十六石粟米給療部。
不久,張薑子從許都返回長安
,聽聞離開這些日子裡祖厲竟然經厲三次大戰,連忙動身去祖厲。韓遂陪同前往。
尉遲延嘉和韓略等將領把韓遂、張薑子及其二人的侍衛隊迎進城中。
祖厲張家剩餘的四千家丁見到張薑子哭聲一片,張薑子也跟著哭,自己苦心經營多年的成果被這個張猛毀於一旦,城牆殘破、錢糧全失,田地荒著、兵將全無、縣長張午被殺。
韓遂勸張薑子帶家丁到陳倉縣居住,祖厲成了戰場,不易久留。張薑子見剩下的家丁中已無壯勞力,隻好聽從夫君的建議,調來軍馬輜車搬家。
韓遂從西鎮撥給張薑子二萬斤西域金幣和二十萬石粟米,用於四千家丁的近三年口糧、近三年的開支、移民費、搭建房屋錢、農具和耕牛購置錢等。
陳倉荒地多,先開墾二萬畝,修繕水渠,下年春播種,下年底收獲,後年的口糧就可自給。
張薑子率領張家家丁離開祖厲。韓遂撥給尉遲延嘉和韓略一千斤西域金幣,用於修補祖厲縣縣城城牆。
晚上尉遲延嘉設宴招待主公,韓略坐陪。
酒過三巡,韓遂問尉遲延嘉:“自天下大亂以來已曆數十年,聯軍兵卒年齡普遍偏大,戰力明顯一年不如一年,汝身為主將必有同感,有何見教?”
尉遲延嘉道:“按聯軍之製,淘汰之兵回鄉僅發二年的年薪,二年後養家錢糧就無著落,老兵久在軍中,大都不樂累年乾農活,一來老兵會產生恐懼;二來在編之兵也為自己未來擔憂。故淘汰老兵不可取。
聯軍七、八萬編製中,鐵騎集中了四千人,聯軍中精壯之士幾乎都集中到吾部下。而聯軍主力校尉部中各有二百五十名鐵騎,又占去了次精壯之士。聯軍其它各部必然成不了強軍。
每到戰事,各部一遇強敵就有依賴鐵騎之心。不如隻保留二千鐵騎,其餘所有鐵騎兵都分散到各部中去。取消輕騎、弩騎、弓騎之分,能者則多帶配一件兵器。”
韓遂沒想到尉遲延嘉一招就化解了一直以來的困惑,更是盛讚尉遲延嘉公而無私。
韓略也覺得尉遲延嘉說的有道理,可能如此改製,真可提升聯軍戰力,至少可維持戰力不再逐年下滑。
韓遂期望再保持十年戰力,以觀時局。
次日,韓遂啟程,回陳倉前走訪麴演、蔣石、陽逵、田樂、閻行、韓仁等六位聯軍偏將軍,征求其對尉遲延嘉削減鐵騎補充聯軍各部的提議的意見,得到六人的讚同。於是,韓遂下決心重新編製軍隊。
聯軍尚有另三位偏將軍,韓潼在洮水南岸,韓平在西鎮,孫威在豐鄉城,離的較遠,韓遂就未征求其意見。
韓遂對九位偏將軍頗為滿意,失去弘平、弘乾、麴義後,曾有過夢境,夢中收服馬超,加上關西八將梁興、楊秋、張橫、馬玩、成宜、侯選、程銀、李堪,共十六位偏將軍,馬騰為副帥,龐德、尉遲延嘉為先鋒,十六路大軍與曹操軍聯合,橫掃益州、荊州、揚州、交州,幫助聖上一統天下。
一日,韓潼來信,稱宋建丟失益州蜀錦和絲綢份額後並未派兵去益州襲擾。聯軍已聯絡過蜀郡北部曾經關係密切的黑虎羌、蠶陵羌,但其見貿易中斷已無利可圖而退縮,或懼怕劉璋,不願與聯軍合作。白馬羌也不願意出兵。
韓遂看完信有些沮喪,以聯軍當前的實力,馬超未降服,又出了個張猛,還要提防鐘繇,實在抽不出兵馬征討益州,隻能回信讓韓潼再對益州用計用牒,尋找劉璋的漏洞,或聯合漢中張魯、荊州牧劉表、交州刺史賴恭或交趾太守士燮四麵圍攻益州。
再撥給韓潼一千斤西域金幣,加上韓潼偏將軍府每年分得的經費,足夠各項開支。並把韓葉部劃給韓潼。
韓遂還擔心在巴東屬國涪陵的韓家人的安危,如果冒然進攻益州,劉璋或對涪陵韓家下手,長子韓韜還有次子韓嶠留在涪陵。長子韓籌、三子韓頤隨父韓韜母田荷在許都。
聯軍如不攻益州,劉璋必不會輕易動涪陵韓家,至少可留做與聯軍談判的籌碼。,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