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遭棄市孔融身死,戰赤壁曹操軍敗(2 / 2)

三國驍雄韓遂 姚戎 7211 字 10個月前

當年司徒王允死後,莫敢收王允屍者,唯故吏平陵令趙戩棄官營喪,後投劉表。曹操平荊州,執趙戩手曰:“恨相見晚。”乃辟之為丞相曹掾。

尚未核實幾位官為哪個曹屬或曹掾。

而兗州陳留圉蔡氏已故蔡質的少子蔡睦、蔡睦子蔡德等人卻逃往揚州會稽郡。

曹操表封虎豹騎都督曹純為高陵亭侯,食邑三百戶,有關落實征收三百戶賦稅的官文已送倒聯軍控製的高陵縣。

冬,十月一日公元208年10月27日,有日食。

曹操得江陵,欲順江東下,隨軍的太中大夫都亭侯賈詡諫曰:“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漢南,威名遠著,軍勢既大。若乘舊楚之饒,以饗吏士,撫安百姓,使安土樂業,則可不勞眾而江東稽服矣。”曹操不從。

韓家荊州貿易與事務副總管曹茲做為太中大夫署吏隨軍。

劉表亡故的消息傳到江東,孫權讚軍校尉魯肅向孫權建議聯合劉備抗曹,孫權采納。

魯肅以吊唁的名義前往荊州,行到夏口,聞曹操軍已入荊州,乃晨夜兼道,趕至南郡,而劉琮已降曹操、劉備南走,魯肅徑迎之,與劉備會於當陽長阪。

魯肅說服劉備放棄南投蒼梧太守吳巨之念,與江東合兵。又以討虜將軍孫權長史諸葛瑾之友與諸葛亮親近。雙方定交。

劉備用魯肅計,過楚江長江到江南岸,進住江夏郡鄂縣之樊口,得以暫安。

劉備奔吳,曹操軍中眾將議論以為孫權必殺劉備,程昱所料與眾不同,結果孫權果然與劉備合兵,以禦曹操。

曹操撫程昱背曰:“兗州之敗,不用君言,吾何以至此?“,程昱曰:“知足不辱,吾可以退矣。“乃自表歸兵權,辭去濟陰太守、都督兗州事職,僅留奮武將軍、安國亭侯,無事闔門不出。

曹操自江陵將順江東下。諸葛亮代表劉備與與魯肅去柴桑見孫權,以新野餘兵及關羽水軍精甲萬人和劉琦江夏戰士萬人與孫權聯合。

孫權與其群下謀之不決。

是時,曹操給孫權書信曰:“近者奉辭伐罪,旄麾南指,劉琮束手。今治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獵於吳。“

孫權以書信示群下,眾人莫不響震失色。長史張昭等主張降曹操。

時周瑜受使至番陽,魯肅勸孫權召周瑜還。周瑜至,當眾說服孫權下決心抗曹。

於是以周瑜、程普為左右督,領三萬兵與劉備並力擊曹操;以魯肅為讚軍校尉,助畫方略;孫權率兵繼後。

劉備在樊口與周瑜彙合。

周瑜等兵進,與曹操遇於赤壁。時曹操軍眾已有疾疫,初一交戰,曹操軍不利,引退回江北。

周瑜等在南岸,周瑜部將黃蓋獻詐降計,送欲降書給曹操,取蒙衝鬥艦十艘,載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上建旌旗,預備放火後人轉移的走舸,係於其尾。

時東南風急,黃蓋以此十艦前行,到江中心時舉帆加速,其它主力戰船跟在後麵依次俱進。

曹操軍吏士皆出營站立觀看,指著江麵言黃蓋來降。

離北軍約二裡,各船同時發火,火烈風猛,船往如箭,燒儘北軍船,火勢漫延及岸上營落。

頃之,煙炎張天,北軍人馬燒溺死者甚眾。

周瑜等率輕銳繼其後,擂鼓大進,北軍慘敗而逃散。

曹操引殘部從華容道步走,遇泥濘,道不通,天又大風,悉使疲弱的士兵背草填之,騎兵乃得過。背草之弱兵為人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眾。

劉備、周瑜水陸並進,追曹操至南郡。時曹操軍兼以饑、疫,死者大半。

曹操乃留征南將軍曹仁、橫野將軍徐晃守江陵,折衝將軍樂進守襄陽。

以征南將軍都亭侯曹仁兼南郡太守。

從南郡分出襄陽郡和臨江郡,以裨將軍關內侯呂常為襄陽太守、陰德亭侯。

南郡枝江以西為臨江郡,治所在夷道縣今陸城,轄夷道縣、夷陵縣、佷山縣、秭歸縣四縣。

而劉

璋當初趁曹操南下,派襲肅出兵依次占據原屬南郡的巫縣、秭歸縣、夷陵縣。劉表的秭歸令李嚴棄官投奔劉璋。之後夷陵縣被周瑜部將甘寧攻克。

曹操自引軍北還。

建安十年公元205年那年,劉璋聞曹操將征荊州,遣中郎將河內郡人陰溥去向曹操致敬。曹操表加劉璋為振威將軍,劉璋兄劉瑁為平寇將軍。

上年,劉璋再遣益州彆駕從事蜀郡人張肅送叟兵三百人給曹操,並加雜禦物給聖上。曹操辟張肅為司空掾,留在鄴城,本年轉丞相掾。

本年,劉璋又遣張肅弟益州彆駕張鬆去見曹操。曹操當時已定荊州,正在追擊劉備。

張鬆為人短小放蕩,曹操對待張鬆無禮數,加表望升官不足,隻拜張鬆為越巂郡蘇示縣縣令。丞相倉曹屬主簿楊修勸曹操辟張鬆,曹操不納。張鬆於是怨恨曹操。

對於曹操將高陵縣分出一亭三百戶給虎豹騎都督曹純做食邑一事,韓遂明知是曹操故意所為,但非大事,不想得罪曹操,於是命高陵縣縣長韓禮給予辦理,從高陵縣早年未出逃的望族人口中分出三百戶。

韓遂未料到曹操會敗的如此慘重,對於曹操軍遭遇大疫十分敏感,擔心疫至關西,於是,即刻寫信給西平郡功曹郭憲,詢問郭家儲備有多少治藥壇。,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