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四年春節農曆一月一日/公元209年2月22日到了,上年末每兩戶家庭中就有一人中疫身亡。春節過的比較小心,串門拜年的人少了許多。聯軍內部也發了通知,首領和將領沒大事不要來陳倉。
韓遂和家人過了一個比較安靜的春節。
韓遂向次子韓略數著韓家人口從金城郡向夏陽縣遷移的四點好處。一是金城郡幾乎成了空郡,再也不用怕張猛、宋建偷襲金城郡了;二是留防金城郡的兵力向三輔前移,為應對曹操的進犯提前做好準備;三是縮短向三輔聯軍供給糧食、錢幣等物資的輸運路程;四是金城郡韓家的田地得到休耕。
韓略分析將來萬一和曹操敵對後的三種可能的結果。
一是聯軍戰勝或戰敗,韓家夏陽縣人口不被屠城,韓家人口都可正式落為人們期盼的三輔戶籍;二是如果韓家人口仍在金城郡,聯軍戰勝或戰敗,韓家金城郡人口不被屠城,韓家人口仍是涼州人。三是如聯軍戰敗,韓家人口遭屠城,則在哪裡都一樣。金城是聯軍起事之地,聯軍兵敗後,韓家人口在金城郡被屠城的可能很大,而在夏陽做為三輔人被屠城的可能很小,故搬遷是十分明智的。
一月中旬,代理金城太守韓棕派飛騎送信,稱女兒韓妮離家出走了,追趕不及。韓妮留下一封信,說是要去漠北找女兒韓靈芝和女婿王寄。
王寄是蒲頭和韓娟的次子,遼西烏桓部落首領,已被曹操趕回漠北,韓妮去遼西漠北,路途千裡之遙。
韓遂估計韓妮會些武藝,如化妝成男兒,路途不會出事,此次離家出走定是以找女兒之名義實為舊情去見蒲頭。提筆寫信給蒲頭,請其派兵護送韓妮去遼西漠北。
涼州、司隸傳來二件上年末事件:
漢陽郡冀縣人楊阜訪許都時曾被朝廷任命為安定郡長史,楊阜不願夾在各勢力之間,建安四年底辭去所有官職回家,至今在家已跨九年。
涼州刺史韋康上任後,調涼州彆駕從事漢陽郡西縣人閻溫去任守上邽令,以楊阜代替閻溫出任涼州彆駕也稱彆駕從事。
自從聖上任蓋勳子蓋順為永陽太守後,上邽縣被改為永陽郡,原上邽縣的每個鄉、鎮為郡下屬各縣,亭升為鄉。
韋端在涼州牧任上時,蓋順依靠父親留下的四員老將魏傑、杜楷、楊儒、第五儁,把永陽郡把持的很嚴,韋端一直插不上手。永陽郡就似一個自治的國。
原上邽鄉成了新的上邽縣,但不是上邽縣縣城所在地,恰縣長第五儁死了。韋康找準時機,直接任命閻溫去任守上邽令。“守”為看守或臨時之意也。
上邽鄉望族任家深受蓋順之恩,不願意接納閻溫,閻溫征不到稅,無法完成涼州刺史韋康要求完成的錢糧,閻溫很鬱悶,不甘心,要調韋康的刺史府兵前來強征,蓋順也不示弱,揚言隻要望族提出邀請,郡府兵將出動護鄉,並讓閻溫聽命於己。
據傳言,任家有人在馬超軍中任職,任家放話要搬馬超前來評理,絕不接受向郡府和刺史府各交一份稅。
蓋順也對韋康不通過自己安插人進永陽郡很氣憤,但不敢得罪韋康,於是寫告韋康越權的告狀信送去許都。
韓遂以為,以蓋順的已故父親蓋勳在朝野的聲望,這場官司還很難說誰輸誰贏,於是決定靜觀其變,不加乾涉。
聯軍探部送來上年末的信報。
上年十一月,周瑜、程普領數萬兵,與曹仁隔江對峙,未戰。
甘寧請先徑進取荊州南郡夷陵縣,往,即得其城,因入守之。益州牧劉璋鎮守夷陵的將領襲肅舉軍降。
曹仁遣兵圍甘寧,甘寧困急,求救於周瑜,諸將以為兵少不足分,呂蒙建議留淩統,可守十日,周瑜從之。
三人領兵大破曹仁兵於夷陵,解圍,獲馬三百匹而還。於是將士氣勢倍增。周瑜乃渡江,屯北岸,與曹仁相距。
上年曹操表任的揚州刺史劉馥病亡,曹操表任丞相主簿兼刺奸溫恢繼任揚州刺史,調九江郡平阿縣人丹陽太守蔣濟為揚州彆駕、冀州巨鹿郡人時苗為九江郡壽春令。
上年十二月,孫權自領兵將圍揚州九江郡南部的合肥城,使張昭攻九江郡北部的當塗縣,不克。
劉備表劉琦為荊州刺史,引兵南徇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長沙太守韓玄、桂陽太守趙範、零陵太守劉度皆降。
廬江營帥雷緒率部曲數萬口歸劉備。劉備以諸葛亮為軍師中郎將,使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調其賦稅以充軍實;以偏將軍趙去領桂陽太守。
益州牧劉璋聞曹操克荊州,遣彆駕張鬆致敬於曹操。張鬆為人短小放蕩,然識達精果。曹操時已定荊州,驅走劉備,因此不複留下錄用張鬆。
主簿楊修建議曹操辟用張鬆,曹操不采納;張鬆以此怨,返回成都,勸劉璋絕曹操,與劉備相結,劉璋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