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遂猜關西盟軍兵敗過渭橋後未經過槐裡縣,而是直奔美陽縣方向撤退。等三人知道時,已來不及追上馬超或聯軍,可能從槐裡縣渡渭水到南岸,沿南岸趁亂一路逃入發羌地盤。雕零迭來不及帶走所有部落民。
十二月底,終於傳來梁興、韓斌的消息。
關西盟軍渭南兵敗後,韓斌聚兵固守夏陽,梁興劫持了臨晉、合陽等縣的五千餘家,強拉壯勞力為兵,和自帶的五千人合在一起達一萬兵馬,接連搶占下邽、蓮勺、重泉等縣。
左馮翊郡新任的左馮翊太守鄭渾跟隨路招軍去接管左馮翊郡治所高陵縣縣城,縣城中聯軍的守軍已撤走,民、吏向鄭渾投降。
但也有不少韓家的家丁跑出城去投梁興,梁興軍勢強盛。
梁興軍逼近高陵,不少庶民和官吏從各縣跑來投靠高陵縣,鄭渾周圍的人都提議撤離高陵縣,鄭渾阻止,發布得十賞七的重賞令,鼓勵全民抓梁興的兵民,又調集吏民強壯者堆高城牆和守城。
梁興軍中不少兵的家眷仍在各縣。結果左馮翊的庶民為了發財,到處抓人,拿獲了不少梁興兵將的婦女、子女和財物。
失妻、子的梁興兵將求降,鄭渾出一狠招,要求這些失妻子的兵將去抓其它兵將的妻子來換回自己的妻子,導致梁興的兵將相互寇盜,梁興強行所擴之軍迅速分崩離散。
鄭渾又遣吏民中有恩信者,分布山穀告喻,於是躲在山中避難者相繼出山。鄭渾使諸縣長、官吏各還本治所,以安頓集聚回鄉庶民。
梁興和眾將恐懼,在各縣留下少數兵馬,將主力和餘眾收攏聚於鄜城。
夏侯淵擊破京兆南山劉雄鳴後,和徐晃、張合分三路渡過渭水北上增援鄭渾,鄭渾率吏民中強壯者組成的新軍為前部,掃過左馮翊郡,首先攻破夏陽,韓斌等聯軍將士大都力戰而死。民降。
以被免職的京兆尹張時出任夏陽長,以周城出任邵陵令。
接著夏侯淵領四軍直奔鄜城將之圍困,攻破,三千餘戶民降。
有傳言梁興戰死於鄜城,但卻無人見到梁興的屍體;也有傳言鄜城被圍前,梁興領一些騎兵出城了,不知去向。
曹軍北上去圍困鄜城時,幾十年躲在磑山的盜賊靳富等殺出山來,脅迫將夏陽長、邵陵令並其吏民入磑山。
鄭渾從鄜城回來,率新軍進磑山,討擊破靳富等,救回二縣長吏,將其所掠民、財各歸還。
從弟韓斌陣亡,令韓遂淚目,派人去浩亹縣找韓斌小時候的舊衣、物為韓斌立一個衣冠塚,並寫信通知在張掖居延屬國的從弟韓史。
韓遂叔伯韓儀的四子韓胤、韓斌、韓史、韓猛,現隻韓史尚存。
尉遲鐵曆經千辛萬苦,白天躲藏,夜裡行走,終於返回顯親,還帶回十幾名鐵騎將士。
尉遲鐵與馬玩突圍後,半路在藍田縣分手,馬玩稱與李堪是好友,李堪有舊部在藍田,馬玩想帶二十騎親兵去藍田縣躲藏一段時間,設法招攬李堪餘部,實在不成,再設法回老家敦煌去不遲。
尉遲延嘉、韓遂大為高興,和韓兆、韓銅等韓家要員及將領為其設宴,商議如何重組鐵騎。
鐵騎的舊裝備尚餘二千套,大都是每次戰役換下來的,破舊不堪,丟在西鎮庫裡,雖每年有專錢維修,但大舉向三輔移民後,沒有人手。
裝備二千鐵騎需要重新選出四千匹好馬,戰場上分二批輪騎。
韓兆答應調集工匠儘快加以維修,並每年打造三百套新的鐵騎裝備。此役帶去的軍需大部分已丟棄,韓遂撥錢給韓兆向雍州下訂單購置。
韓銅要求重回鐵騎部,韓遂答應其和尉遲鐵各領一千鐵騎。對於韓銅恢複四千鐵騎的提議,韓遂沒有答應,不是不想,而是從近一萬漢兵中很難選出四千強壯之士,而將羌胡兵訓練成鐵騎很難,以前試過,失敗在戰場應變不足、協戰不佳等。
偏將軍麴演、蔣石、田樂、陽逵前來見主公,提出既然已和曹操決裂,不如學宋建稱王,然後分兵四處,一統雍、涼。韓遂果斷拒絕,理由是孫權、劉備、劉璋、公孫康實力比聯軍強,均未稱王,所以誰先稱王,曹操必先滅之。
麴演以宋建為例,宋建已稱王幾十年安然無事。韓遂冷笑道:“如無吾聯軍辟護於枹罕四周,宋建恐怕活不到今日。”
麴演等見說不動主公,一齊告退。
據監部和探部總管韓嶽查實,四家的家丁在大戰前幾日從三輔及時撤回,已準備重新恢複耕種。
韓遂命韓兆派人去通知燒當羌,下年要重新雇傭其勞力,恢複新地的耕種。,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