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連他也沒想到儂智高居然會背叛大宋,本因為忘了舊情而已,本不打算得罪交趾國,卻未曾想這個儂智高“天生反骨”不去攻打與其有殺父之仇的交趾國,卻來對大宋下手!
也正因如此,才使得自己陷入如此局麵,不得已又要調兵南下,又要花費大量錢財,使得交鈔快速貶值至此!
否則也就無需擔心河西,無需擔心他葉安了。
但現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文彥博居然說河西正在打蜀中的主意,而田況卻說這很有可能是河西的聲東擊西之計。
一時間趙禎自己也拿不定主意,隻能看向殿中的兩府相公們道:“諸位相公以為,蜀中與廣南何重也?”
“蜀中!”田況想也不想的開口,但見殿中眾人皆看向自己,頓時尷尬的躬身後退。
倒是文彥博微微點頭的出班道:“啟奏官家,臣亦附田中丞所言!蜀中之地處處險要,一旦關隘,鎖鑰之處被占,再想用兵恐難於登天……”
隨著他的話,趙禎的臉色難看至極,很快又皺眉道:“既然如此,蜀中可有警訊傳來?此等大事,就算河西準備充分,突如其來,恐也難以如此平淡吧?”
文彥博與宋庠,高若訥三人互相看了看,最終低聲回答道:“不曾……”
趙禎鬆了口氣,他其實最擔心的便是蜀中有失,如此又要從北方征調大軍前往蜀中圍剿叛逆,可廣南叛亂未定,再度用兵……以東京城眼下的局麵,那便是真的要天怒人怨了。
作為大宋的官家,他比誰都清楚現在的大宋隻能出兵廣南平叛,而無暇他顧蜀中,若河西真的侵襲蜀中,那便隻能依靠蜀中的力量來應對。
而這麼些年來,蜀中起義不斷,國朝對蜀中的提防就沒有降低過,故而蜀中之兵卒最為敷衍,多用酷吏,苛政彈壓……
“成都府不是有懷安軍駐紮嗎?可派人去探查?”
文彥博躬身道:“以派樞密院文房官吏快馬而去,相信不出五日便有消息。”
趙禎微微點頭:“王堯臣率兵南下以解廣南之禍,蜀中之事便交給高樞密與文相公,朕以為,蜀中多山,關隘眾多,河西就算圖謀,恐也難下一城,何況東京城中亦有蜀中商賈,不見其慌亂,一切如常啊!”
文彥博等人齊齊躬身:“官家聖明!”
事已至此便沒有什麼好說的了,因為他們也是從表現進行的猜測,誰也沒有蜀中背叛國朝,成為河西附庸的確鑿證據。
就連成都府知府事趙拚的親筆書信都也傳來過,所有官員蜀中不穩的消息都是來自於小道,甚至是童謠,這隻能說明趙拚治蜀不嚴而已。
可不知為何,就算沒有確鑿證據,文彥博心中依舊慌亂不以,尤其是在看到來自蜀中的童謠後,更是渾身上下的不舒服。
“巴山蜀水不淒涼,河西之製出甘涼,天子不察蜀中事,川陝百姓西北望!”就算步攆出了皇宮,他也依舊不斷回首,猶豫要不要回去把這事上奏官家。
但一想到童謠中的內容,還是猶豫了起來,明日便是英王趙昕的誕辰,沒必要去觸官家黴頭。,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