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懷政與宋敏在進入利州路之後便不自覺的加快速度,因為這裡的一切看上去是那麼的正常,又是那麼的不正常。
往來的路人們有說有笑,但從他們的交談中多半是關於成都府的變化,且都同那日在金州遇見的河西商賈所說的一樣,成都城有何處變得不同等等。
兩人對視一眼,再也沒了當初離開東京城時的瀟灑快意,反倒是憂心忡忡。
自從聽聞蜀中歸於河西之製後,兩人便食不知味,睡不安寢,除了趕路便沒有其他的想法。
終於,在種種懷疑得到一一印證之後,馬背上的高懷政看向宋敏道:“賢弟,若蜀中以歸河西之製,你我現在去往成都城豈不是自投羅網?”
宋敏皺眉思索,許久之後才抬頭道:“一切皆是傳聞,你我以至利州,再行不遠便是劍門,若河西拿下蜀中,則劍閣必失,劍門關之險無需多言,咱們喬裝而去,直至劍門關下便知如何!”
這無疑是大膽且冒險的想法,高懷政心中忐忑,但他畢竟身為觀察使,若此時退卻,回去也不好向朝廷和官家交代。
宋敏當然看出了高懷政心中的擔憂,但有一點不可反駁,那就是必須得到實證才能將蜀中歸於河西的情況向朝廷奏報!
這件事太大了,潑天的乾係竟然落在自己的身上,畢竟眼下的河西乃是大宋西北的霸主,若僅憑流言蜚語便上奏朝廷,那倒黴的隻能是自己。
高懷政猶豫再三還是決定去往劍門關,宋敏說的沒錯,若蜀中有警,劍門關這樣重要的關隘必定會生變故,隻要還在劍門關外,進退還是自己能選擇的。
第二日下午,兩人便讓隨行的從官,護衛,仆從等儘數偽裝成商賈旅人的模樣,一切代表身份的東西都被隱藏了起來。
行至晌午,高聳的劍閣就在不遠處,大小劍山之間有閣道三十裡,又見大劍山中斷處壁高千刃,天開一線,便在此壘石為關,以為屏障,才有劍門之稱。
東漢謂之劍閣,唐為劍門關一直延續至今,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
高懷政與宋敏帶著隊伍走進閣道,兩邊高聳的上峰,懸崖,就如同隨時會擠壓過來一樣,駭人膽魄。
好在這漫長的閣道上儘是往來的商賈和路人,倒是不顯突兀,隻不過越靠近劍門關,兩人心中越是忐忑,仿佛所有人都在有意無意的看向他們。
護衛的刀劍早已被隱藏起來,兩人也沒有身穿公服,但總覺得腦袋上仍舊掛著一對長翅帽……
但就算心中忐忑,兩人還是走進了劍門關,守關的士兵倒是沒有說什麼,隻是上下大量一番,並對照這些人的身憑細致看了看。
高懷政與宋敏用的是開封府的身憑,這本沒有什麼,來蜀中做生意的什麼人都有,操著一口蜀中方言的巡檢官看高懷政一眼道:“欲往何處?”
“成都府,成都城。”高懷政想也不想的便說實話,此時作假更容易被識破。
巡檢官微微點頭,又打眼看了看他身邊的宋敏道:“這些皆為從人?”
“皆是!”
宋敏想也不想的便回答,甚至還笑著拉住巡檢官的衣袖悄然遞過幾張交鈔道:“還望官爺行個方便,以與蜀中惠民藥鋪的掌櫃約好,蜀中藥材甚多,比之東京又便宜不少,此次前來為的就是看藥,買藥的。”